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1881-1973),20世纪重要的经济学家、思想家,亚当·斯密之后对市场经济理论贡献的人。他的思想不合潮流,却是时代前进方向的指南。
《经济解释:张五常英语论文选》包括两篇中文序言和9个章节的英文正文,主要内容涵盖了张教授在外曾经发表过的重要学术论文、毕生致力于研究的经济学理论、中国经济改革取得的成就与遇到的问题以及媒体刊登过的文章等,如一九八二年回港任职的讲座演辞、加利佛尼亚大学的演讲,合约理论、社会成本理论、价格理论、中国经济改革以及政治经济学。
如何在提升价值的投资决策中利用现行的项目评估技术?这是伊恩·赫斯特编著的《价值评估:为股东价值进行投资评估(第2版)》的目的。本书介绍了净现值(NPV)和资本成本的基本知识;考察了现金流量,风险调整收益这些基本原则用于实践时涉及到的问题;诠释了NPV技术及计算NPV的两种方法。适合财务分析家及直接参与投资决策的人员使用。
《苏联经济思想史(从列宁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由向祖文著,本书是部比较全面系统研究苏联各个时期经济思想演变轨迹的学术著作,《苏联经济思想史(从列宁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文本解读的形式,研究和总结了苏联经济理论产生、形成及发展的历史过程:以经济学领域“学者排队”为主线,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述,再现了苏联经济思想史上比较重要的人物及其理论思维行程。
本书将哲学灵魂与经济学理论融为一体、《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为一体、理论与当代鲜活的实践融为一体,由此呈现对《资本论》的全新的鲜活的话语解释系统。主要学术贡献是:,揭示了《资本论》的主线是扎根于劳动二重性的社会经济双层结构:深层的市场权力结构和表层的自然物质结构,从而使社会历史过程成为自然史过程。第二,分析了资本推动生产发展的巨大动力作用及其机制。第三,用严密的理论与鲜活的现实证明了:吸收三种自然力而实现的资本积累,产生了全社会的经济贫困、生态贫困和人的社会关系的贫困的积累及其危机,它们通过全球化而展示为国际矛盾与危机,形成错综复杂的当代世界。第四,揭示了商品价格与价值相偏离的现象及其背后的社会权力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立统一运动,有力地回应了对《资本论》的种种挑
长期以来,世人对经济学的认识有两种倾向:一是教条主义,以抽象的理论模型为准绳简单推演复杂的经济现实;二是经验主义,以复杂的经济现实来否定理论模型的重要性。经济学家为此也备受诟病。丹尼·罗德里克从经济学模型建构的角度还原什么才是真正的经济学。经济学理论之所有要抽象和简单化,是为了探讨现象背后最本质的因素。与此同时,经济学家开发出多种多样的模型,从不同侧面解释经济现实,为我们勾画出一个更加全面的图景。
1987年以来,苏联报刊十分活跃,发表了许多历史反思的文章、揭露历史问题的资料。 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披露自己知道的事实,对当事人或知情人进行专访,回忆自己切身的经历,公布鲜为人知的档案资料,对不同观点进行热烈交锋……这是全民族的历史反思,是为了当前的改革回首历史,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总结。这里面不仅有对过去黑幕的揭露,有新鲜的历史事实的披露,更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有许多有益的启示。当然,目前许多问题还没有定论,还在争论,还在探索。但重要的正是思想、启示、求索,而不是现成的答案。 作者们决心编译《苏联历史启示录
行为经济学界的两位卡尼曼和特沃斯基联手优选当今世界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的研究成果,通过各个阶段与主题相关的代表性文献,勾勒出了行为经济学决策理论的一个完整知识框架,帮助你准确了解行为经济学。
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各行各业效率的提升和生活的便利,但卡尔指出,当我们每天在翻看手机上的社交平台,阅读那些看似有趣和有深度的文章时,在我们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过程中,我们正在渐渐丧失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互联网鼓励我们蜻蜓点水般地从多种信息来源中广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其伦理规范就是工业主义,这是一套速度、效率的伦理,也是一套产量化、消费化的伦理如此说来,互联网正在按照自己的面目改造我们。我们变得对浏览和略读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我们正在丧失的却是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卡尔认为这是一种信息技术带来的智能伦理。 在《浅薄》一书中,有智能技术的发展历史,有大众科学的普及知识,有文化批判的真知灼见,全书处处闪耀着令人难忘的智慧之光,这些内容恰似对我们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