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怎样促进发展、如何评估知识经济的发展、怎样制定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是备受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三个彼此关联的重大课题。本书采用定量分析法,通过数据和图表清晰地将经济增长与知识之间的关系给予量化,其分析直观、新颖并具有说服力。作者团队(课题组)开发并给出的“知识经济评估方法”的测评体系,可供世界各国准确掌握自身在发展知识经济上的优势和不足。书中还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分类描述和经验总结,指出发展知识经济必须在教育、创新、信息和通信技术、经济和体制制度支柱领域实施有效的具体政策。
本书分为两部分,共10章。部分包括前3章,从总体上介绍已有技术创新主体问题的不同研究视角,并从考察哲学中的主体概念入手,分析技术创新主体及其特征,探讨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第二部分包括后7章,具体分析创新决策主体、创新R&D主体、生产技术创新主体、市场创新主体、管理创新主体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然后给出本书的结论。 技术创新主体的研究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课题,必须从实践中提出的具体问题出发,关注创新实践的变化,否则,创新主体理论的研究就显得苍白无力。本书将避免抽象地就理论而谈理论的做法,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入手进行理论的研究,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系统科学的不断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整体性方法、开放性方法、协同方法等,对于把技术创新主体的活动作为一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