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基于世界海关组织《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及我国贸易政策,由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组织海关业务专家等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和财政部等发布的文件进行编制,内容全面、实用、权威,对海关业务监管和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意义,有助于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和规范进出口贸易行为。 本书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2025年税则,对进出口关税税目、商品名称、税率等进行相应调整,内容包括税则商品(中英)对照、自贸协定和优惠安排实施税率表、特惠税率表、关税配额税率表等。
《进出口商品特许权使用费合规管理分析指南(制造业)》一书是在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针对进出口商品特许权使用费合规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由具有丰富海关监管和稽查一线工作经验的作者撰写而成。该书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制造业特许权使用费,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如SAP、ERP,以及项目管理、产品设计、过程研发、供应链管理等多个阶段的实操研究,对特许权使用费进行合规判断。书中通过仿真技术,如财务仿真、设计仿真、物流仿真、场景仿真,揭示了特许权及相关费用的产生过程、财务安排和贸易形式,旨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确定进出口货物计税价格办法》解决特许权及相关费用的应税认定问题,明确界定 相关性 和 销售条件 这两个关键问题,从而准确判定特许权及相关费用是否应当计入进口商品的确税价格,提高判定的可靠性和效
为顺利完成该课题研究任务,由财政部税制税则司牵头,组成了以财政部有关司局领导,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为主体的课题组。由财政部税制税则司司长解学智同志任课题组组长,财政部税制税则司副司长储敏伟教授、东北财经大学许建国教授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全新的伟大工程。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税制,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结构、税收制度,实行规范的税收政策,对正确有效地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扩大社会就业,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税收知识,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为了配合大学学习,我部编写的《外国
战成的这部新作内容十分丰富,解读了100个基于实践总结出来的专业问题,涵盖了企业破产法基本知识、企业破产中的程序性税法问题和实体性税法问题,并附有破产涉税的典型案例和代表性政策文件。通读全书,可以看出战成多年来一直在密切关注和及时收集总结破产涉税的案例和政策文件,并努力地学习破产法知识,使之能够运用到税法实践中,毋庸置疑,此乃用心之作。该书的定位是侧重实务指导,因此作者在规范性文件引用方面,特别注意文件的时效性与全面性。该书不做专门的理论分析,但作者在具体问题的解答中,引用了学术观点来解释破产法的基本原理与范畴,以便读者能够更为准确地理解破产制度,同时也为读者展开延伸阅读提供了参考线索。可以说,无论是对破产法同仁办理破产案件,还是对税务局工作人员处理破产涉税问题,该书都是十分专
外债是清代与近代中国史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它具有“双面刃”特征,一方面它是帝国主义列强对华实行政治控制和经济剥削的手段;另一方面又在客观上缓解了清政府财政困境,推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过程。这一课题向为学界所瞩目,但存在两种倾向,或侧重批判其负面影响;或持肯定态度,认为其促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 《外债与晚清政局》作者马金华为历史学博士,长期从事财政史研究,具有较为扎实的研究功力。本书突破了或肯定或否定的传统模式,试图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的大背景对晚清外债进行深入探讨,着力揭示外债与晚清政局的互动关系。不仅对清代和近代财政经济史研究具有填补空白作用,对于当今我国外债政策的制定及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关系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外债与晚清政局》运用资料丰富,收集了大量国内外档案资
《中国印花税票总目录》收录了清代、中华民国、中国解放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历史时期发行和使用的印花税票,伪政权发行和使用的印花税票也酌情列入附录。《中国印花税票总目录》力求作到一票一图,无图者用文字说明,共收录印花税票2280余枚。
在我国全面开始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城市化和农村中小城镇的城市化,对推进城乡协调和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城市财政学》作为复旦博学版的“现代城市经济学系列”教材的一部,共设计了总论;城市财政预算、支出和收入;两个典型的城市问题与城市财政三篇。分为城市财政职能、城市财政预算、城市财政支出、城市财政收入、城市交通与城市财政、城市环境与城市财政等七章论述。为配合课堂教学,在每章后还另安排了本章小结、本章基本概念和本章思考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内部控制问题成为政府、学界和企业单位关注的热门话题,内部控制规范化的工作也在快速推进。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次以法律的形式,要求各企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控制制度。
《桐乡市财政税务志(1996-2010)》作为1998年版《桐乡财政税务志》的续志,共设30章121节,计116.4万字,真实客观地记载了1996—2010年桐乡财税工作的各方面全貌。 《桐乡市财政税务志(1996-2010)》以财税管理为脉络,各章内容相对独立又互相照应,既有面上材料的铺叙,又不乏典型事例的分析。该志的面世,是桐乡地方志工作又一硕果,有利于桐乡二轮修志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对部门志编修工作的全面铺开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以税收协定的解释为研究主题,深入解析了缔约国一方的税务机关和法院在解释税收协定时所涉及的主要理论问题。内容包括税收协定在本国法上的地位、税收协定与税法的联系与区别及其解释上的差异、税收协定的解释方法、OECD范本注释适用的法律依据、税收协定的解释规则等,这些都是我国税务机关和法院在税收协定解释及适用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书研究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分析透彻,既对我国的税收协定解释研究作出初步探索,也对我国税法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本书适合的读者对象为:从事财税研究以及财税法研究的研究人员,涉外税收征管的税务工作人员,从事税收筹划的会计人员,以及对国际税法感兴趣者。
税收信用体系建设是我国未来较长时期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国家经济体制转轨使原有的税收信用约束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个阶段,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以健全高效的法律体系为依托的税收信用体系远未建立起来;而原来的具有明显人格化特征的经济体制与社会管理模式已逐渐解体。
对房地产九大税种(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先深度剖析,知识点涵盖税制解析、申报方法、操作技巧、风险规避和税收筹划等,再附上相关税收政策; 先法律后法规,并按发布时间先后顺序编排收录了截至2014年6月底房地产业九大税种所有现行适用税收政策; 注重政策时效性,对部分废止文件做了编者注,明确告知废止时间、替代法规文号。
本书精选了15个涉税刑事犯罪案例,分别从法院、当事人及辩护律师的角度,深入剖析涉税企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罪重与罪轻的原因及法律依据,对常见税收犯罪的构成要件、税收原理、典型案例和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深度解析,对于办理税收犯罪案件和防范涉税风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本书通过梳理WTO框架下处理跨境数字化产品估价征税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争议焦点问题, 点明了WTO框架下现行海关规则对解决跨境数字化产品估价征税问题的难点 对此类产品归类的意见分歧;并结合WTO《海关估价协议》在解决跨境数字化产品估价征税问题上的法律局限性,主要国家和地区对数字化产品征税情况的分析,以及国际社会数字化产品相关议题的其他改革,剖析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针对跨境数字化产品征税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数字化产品估价征税与监管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