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2022年版)》是商品归类指导工具书,每5年作一次大范围修订。该书由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根据2022年版《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注释》编译而成,分上下册介绍2022年版《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全部内容,包括归类总规则及其解释、至九十七章商品范围及其归类规则解释,是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法律依据,可对我国海关和有关进出口管理等部门,以及从事国际贸易的进出口企业正确进行商品归类发挥积极指导和规范作用。
十三行300年,是海上丝绸之路2000年间的华彩乐段。它色彩斑斓,令人目炫,迄今仍余音绕梁。要把握住十三行,要真切了解清朝禁海到开洋,又从开洋至限关的政策演变的大起大落,尤其是限关之日又正是英军攻占孟加拉鸦片基地之际,最终导致鸦片战争,这期间有着一个又一个的重大历史转折,这才是整个十三行研究的枢纽,是禁—开—限演变之历史的枢纽之枢纽,解开了它,方可能解开整个清代外贸之谜, 掂量出整个清代十三行的存在价值与历史含量。
《协调制度》被称为国家贸易的“标准语言”,每4~6年修订一次,迄今已经过5次修订,2017版是第5次修订,2022年版是继2017年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海关总署征管司以新修订的《协调制度注释》为基础
在中世纪前期各方面都明显发达予欧洲的穆斯林世界,为什么后来却走向了与欧洲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甚至到现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仍然落后于欧洲?无数的社会科学家试图对这个历史之谜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综合运用了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各学科的方法,通过案例研究和历史分析,对中世纪后期东谣方的大分叉给出了制度上的解释。本书是制度经济学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堪称经典。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自由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简称RTAs)已经越来越被各国所接受,成为全球自由贸易思潮与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妥协的一种产物。在这些协定内容中,值得注意是有关贸易便利化及海关跨境快速通关的具体措施。 本书考察了世界自贸区投资与贸易便利化管理体制,试图去发现不同区域管理体制建立中的创新理念、政策措施和创新过程中的变法模式,以及各类变法模式对完善管理体制的效应。作者从国外自贸区投资与贸易便利化管理体制比较、国外自贸区投资与贸易便利化管理体制实施效应的实证分析入手,以期从国外自贸区投资与贸易便利化管理体制创新视角给予中国自贸试验区启示与借鉴。
宋代朝贡贸易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阐释宋代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政治和经济秩序。朝贡活动都是伴随着贡赐贸易,而且回赐的经济利益是朝贡诸国向入宋朝贡的重要动力,因而朝贡体系是同时具有政治和经济意义的朝贡贸易体系。本项目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揭示宋代朝贡体系的构成状况和运行形态,具有而言就是探讨宋、辽和宋、金两大朝贡体系的构成及互动关系,将宋朝从自身视角出发所规定的朝贡秩序与朝贡诸国对朝贡体系的认识作比较研究,考察朝贡体系运行的方式和影响因素,以及贡赐贸易、商业贸易等朝贡贸易体系的经济基础。 宋代的朝贡体系概括而言,表现为二元体系和多层结构的特点。北宋和南宋都是两大朝贡体系并立的格局。宋朝和辽(金)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朝贡体系。本项目首先探讨了北宋和辽朝两的朝贡体系的构成。本项目对北宋朝贡体系中
为使进出口企业及时了解进出口税收政策和贸易管制政策的变动情况,加快通关速度,海关总署监管司组织业务骨干和技术专家编写了2015年版《中国海关报关实用手册》,其主要内容包括:海关监管通关实务,海关新近规章解读,海关通关系统常用代码表及说明,10位海关商品编号、商品名称及备注、关税税率、进口环节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海关统计计量单位、进出口监管证件代码,进出口商品暂定税率,各种区域或双边协定税率,等等,体现严谨、、方便、实用的特点。
第三方电子支付是指一些具有较强银行接口技术的服务商,在银行支付的基础上提供统一平台和接口,就像一个插线板,前后分别连接商户和银行,并通过与银行的二次结算获得分成。随着网络技术及金融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在线支付市场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书对电子支付模式的研究有的现实意义。
《高级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证/经济科学译丛·“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近20多年来国际贸易的本主要研究生教材。在经济学中,贸易是一个基础概念,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所有经济学系都会讲授。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出现了大量对于研究生国际贸易课程十分必要的新的理论方法,这些方法在发展经济学及其他领域将受到关注。在本书中,罗伯特?芬斯特拉不仅探究理论,还对实证证据进行考察。他涵盖了包括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在内的所有基本理论内容,并进一步延伸至多种商品和要素、关税和配额的作用及其他贸易政策问题;近期研究内容包括不完全竞争、外包、政治经济学、跨国公司及内生增长;新的研究内容包括引力方程以及国际贸易中的企业组织。本书自始至终都将重点放在理论模型与实证证据的相互融合上,并辅以每章的理论与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是一部多角度解读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百科全书,部大规模收录中华五千年物产的文化盛典,部全方位采尽美丽中国之神韵的巨幅力作。全套书共59卷,1088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本册为总目录。
温州因《烟台条约》于1877年辟为通商口岸,建立洋关,从而真正进入近代社会。瓯海关贸易报告与十年报告详细记录近代温州的贸易、生产、交通、社会状况、地方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深刻分析影响贸易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是研究温州近代史最为系统详尽的资料。本书完整翻译光绪三年(1877年)至十四年(1888年)瓯海关贸易报告和所有瓯海关十年报告。鉴于贸易报告自1889年始同时发布英、中文版本而后者的内容较为简略,择光绪十五年(1889年)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瓯海关贸易报告之要者,以注释的形式对上述报告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斗转星移,这些报告所记载的许多人事风物已经不为今人所熟悉,甚至湮没在时光之中,本书也尽力予以注释。
《高级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证/经济科学译丛·“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近20多年来国际贸易的第一本主要研究生教材。在经济学中,贸易是一个基础概念,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所有经济学系都会讲授。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出现了大量对于研究生国际贸易课程十分必要的新的理论方法,这些方法在发展经济学及其他领域将受到关注。在本书中,罗伯特?芬斯特拉不仅探究理论,还对实证证据进行考察。他涵盖了包括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在内的所有基本理论内容,并进一步延伸至多种商品和要素、关税和配额的作用及其他贸易政策问题;近期研究内容包括不完全竞争、外包、政治经济学、跨国公司及内生增长;新的研究内容包括引力方程以及国际贸易中的企业组织。本书自始至终都将重点放在理论模型与实证证据的相互融合上,并辅以每章
本书作为“WTO法律规则详解丛书”的组成部分,主要对《原产地规则协定》进行了详细地解读。在章节编排上,本书主要按照WTO《原产地规则协定》的条款顺序,逐条对协定的内容进行介绍和讨论。在内容上,本书主要包括条文阐释和条文评析两大部分。其中,条文阐释部分主要对协定条文本身的内容进行解释和阐明,以使读者清楚地知道协定条款的具体内容和含义;条文评析部分则在对协定条文内容进行阐释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协定相关条文的立法背景、立法目的及意义,以及协定相关条文、制度与WTO其他多边贸易协定相关制度的关系等,以使读者在弄懂协定本身内容的同时,也能够弄清楚协定条文在整个WTO法律制度里的涵义和意义。
这是部系统研究宋代海外贸易史的专著。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发展过程曲折波动,发展进程迟缓。宋代是中国古代实现对外贸易重心的转移时期,是贸易制度和航海技术创新的时期,奠定了我国古代海上贸易的基本范围。宋代是我国海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时期,这已是学界共识,毋庸多说。关于宋代海外贸易的研究,自桑原骘藏、藤田丰八等先驱者的研究成果在1910年代问世以来,在近一个世纪的时期中,中外学者付出了大量努力,到今天已是硕果累累(其中也包括了本书作者的多篇重要论文)。因此要在此领域中做出突破性的成果,难度自然非同一般。大概也正是因此之故,近年来在宋代海外贸易研究方面少见有新观点推出,也未见有能够总结20世纪末外研究成就的综合性专著面世。一方面宋代海外贸易研究亟待发展,另一
本书涵盖商品范围广,涉及化学药品、中成药、诊断试剂、生物制品等。全书分为七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药品、生物制品及诊断试剂归类简介;第二部分为重点化学药品制剂归类实例;第三部分为重点中药制剂归类实例;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