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次重大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又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并首先在广大农村取得了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取得成功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本书分三编介绍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并在后作了综合分析,以帮助读者概括地了解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和一些共同性规律。
本书从清代档案中搜集了数万个18世纪的广东米价数据,并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分析了当时广东米粮的地区差价、季节差价、米价的不规则变动和米价变动的长期趋势,从而描述了一个以广州、佛山为中心,联结广东、广西两省和湘、赣、闽三省部分地区的区域性米粮市场的具体运作情形,讨论了中国传统社会晚期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本书曾获广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和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1984年3月,42岁的陈定模毛遂自荐,来到仍是一片荒滩的龙港,担任镇委书记。他梦想着要在这片滩涂上建设一座真正属于农民的城市。1990年11月,陈定模黯然神伤地离开了他朝夕相处了6年的“城市”。1974年,乐清第一批供销员在跑业务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叫“触头”的低压电器易损件,把它带回了乐清。乐清的电器化之路随之开始。当年的柳市区区长屠挽生,深情回顾乐清农民是如何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电器王国,从而走上乡村工业化之路的。本书讲述了这两位“孤胆英雄”的诸多故事,讲述了改革开放前期温州的故事。
本书追溯广州市工商所发展的历史以及现实的运作以此为切入点考察1949年后中国所谓“国家基础权力”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和角度来把握1949后中国政治变迁的轨迹全书聚焦于以下三个问题,1949年后中国国家基础权力究竟发生了何种演变,第二,1949年后影响国家基础权力发展的因素是什么,第三,国家基础权力如何影响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