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发表于《经济观察报》“挑灯看剑”专栏文章的第二本续集。内容包括经济看大势、国有经济名与实、收入分配是一个问题、话说教育、现象背后有道理、磨砺经济思维。本书没有枯燥的经济学理论,而是从身边的小事入手,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现象。
十九大报告提出“两步走”战略安排,即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在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20年中国将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航程,需要现代化进程的新指标和新评价。研制科学和规范的世界现代化的“度量衡”,可为探索和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指标和评价体系提供科学参考和国际借鉴,同时为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提供一种科学支撑。??《中国现代化报告2020》聚焦世界现代化的度量衡,主要包括五项内容。一是现代化度量衡研究。现代化的度量衡是现代化的度量和标准(Criteria?&?Measures)的统称,它包括现代化指标、现代化评价和现代化标准等。其中,现代化指标是反映现代化现象的水平、特征和状态的指标,现代化评价是对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现代化标准是关于现代化的指标、评价、过程和结果的标准。二是建立世界
作为以案例为基础的比较研究,《全球化、创新变迁与创新政策:以欧洲和亚洲10个国家(地区)为例》为我们展现了10个经济体(丹麦、芬兰、中国香港、爱尔兰、荷兰、挪威、新加坡、韩国、瑞典和中国台湾)创新系统的真实面貌;同时,对创新系统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澄清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全球化、创新变迁与创新政策:以欧洲和亚洲10个国家(地区)为例》共12章,章着重讨论创新系统比较研究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框架;第2章~1章详细介绍了各国和地区案例;2章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各经济体面临的挑战与采取的创新政策。《全球化、创新变迁与创新政策:以欧洲和亚洲10个国家(地区)为例》不仅为评价和分析国家(地区)创新系统提供了一个非常意义的思路和方法,而且有助于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深化对创新系统理论的理
经济全球化和海峡两岸关系都是现阶段中国社会各界乃至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本书试图传统的学术思维.突破局限于海峡两岸的观察视野.从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视角观察、剖析与解读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并预测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和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机遇。本书视野开阔,思路清晰,行文流畅,立论公允,不囿成说,发人所未发,在海峡两岸关系研究方面具有相当的创新意义,很值得一读。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非论坛”、“国家产能转移”等经济、外交战略的影响下,中资企业陆续进入到非洲,将工厂车间搬到非洲,为非洲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投资地贡献了税收、技术等。中资企业进入非洲有助于加速非洲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有助于将非洲纳入全球供应链,并逐步形成一种更加务实的、基于比较优势和资源互补优势的新经济格局。 然而,中资企业在非洲投资经营也遇到一些问题,存在一些不足,在一些时期生产和经营也比较艰难。本文以坦桑尼亚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并解释了中资民营企业在非投资过程中遇到的管理生产问题、解决方案、选择此种方案的逻辑及影响,为民营企业在非投资提供政策建议。 书中介绍,中资企业在坦桑尼亚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负责执行中国政府对坦无偿援助、优惠贷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