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脱胎于苏联解体并步入经济转型道路的“新俄罗斯”而言,1992年至今的15年,涉及了两个时代:一个是使俄罗斯陷入一波三折、动荡不安、风云变幻、急剧变革和危机深重的叶利钦时代;另一个是使俄罗斯人充满着更多企盼、渴望、追求和逐步走出“叶利钦困境”的普京时代。本书正是研究俄罗斯自转型以来的整整15年内,关于俄罗斯等国家所发生的涉及市场、政府、制度、政策、利益集团和国际关系的经济转型及其“衍生效应”方面问题的专著。
《东西方经济发展比较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十五章对东西方经济发展进行比较研究。全书从自然条件不同对东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谈起,阐述了农村公社、亚细亚生产方式以及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在东西方的不同实践,从而提出束来理想社会主义的模式将是高级韵农村公社。
《世界产业数字地图2012-2013》通过以图表为主、配以适当文字说明的方式,描述了21个重要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发展状况、产业内有代表性的大型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状况,使读者能够直观、便捷地了解这些产业的全球发展态势和竞争格局。
《创新、模仿、知识产权和全球经济增长》是武汉学术丛书中关于创新、模仿、知识产权和全球经济增长方面的一本专著。书中内容涉及创新、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边干边学,知识外溢和长期增长,内生技术创新,R&D和长期增长,创新贸易与长期增长等经济学方面的论述。
《2013年世界发展报告》将就业在发展进程中的中心地位作为出发点,对我们看待职业的旧有观念提出了挑战并加以重新陶建。通过采取跨领域和多学科的方式,本报告探究了为什么有些职业对发展的贡献比其他职业大,报告发现能带来发展效益的是那些能使城市更好地运行、将经济体与全球市场连接起来、保护环境、培养信任和促进公民参与,或者减少贫困的职业。
《日本的循环经济》总括地分析了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明确了它所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课题。希望对于正在发展循环经济的中国人民,能从日本的经验教训中有所获益。当然,日本和中国的社会背景、经济体制都存在着不同之处,但是,最重要的是能够在不同基础上互相学习。中国的经济发展,既支撑了日本的景气复苏,也对日本循环型社会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废料和使用过的塑料瓶、废纸等不断流向中国,甚至左右了采用这些废物做原料来生产的一些企业的经营。在这里,首先从日本的角度看,试对中国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作一个分析。中国从2000年开始,随着工业生产增长,所消耗的资源、能源都急剧增加了。从2000年到2006年的6年间,基础原料、能源生产提高了2倍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了近3倍;信息技术(IT)产品增长了近5倍(中国统计年
在美国通过实施保护主义政策而崛起为全球工农业强国的过程中,一种举世无双的被称作美国学派的经济学说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美国出于推行自由贸易帝国主义和金融帝国主义的目的,刻意地隐瞒了美国保护主义的历史以及指导美国经济崛起的工业化逻辑,从而使保护主义、美国学派与美国经济崛起的历史成为经济学和历史研究的“黑洞”。 本书揭秘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和美国经济崛起的秘诀,叙述了从《根特条约》签订后到1914年期间,美国学派经济学的发展及其与政治斗争之间错综复杂的历史,展现了美国民族主义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在塑造美国独立自主的内向型工业化模式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本书对我国启动内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呼唤经济发展战略大转型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你可以把本书当小说来读,本书与《说谎者的扑克牌》同时荣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20部商业书籍”称号,作者迈克尔·刘易斯无愧于“美国描写资本的桂冠诗人”的赞誉,他在本书中的精彩描述令人叹为观止。你也可以把本书当传记来读,传主吉姆·克拉克堪称硅谷最富盛名的商业怪杰。这位略带神经质的天才擅长于洞察未来世界的趋势,由此诞生的硅谷图形公司(SGI)、网景公司(Netscape)和永健公司(Healtheon)使其成为连续创建三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公司的人你还可以把本书当史诗来读,作者用18个月的贴身采访,将目光聚焦于创意横行财富飙涨的硅谷沸腾年代,生动地再现了以互联网为首的新技术如何以席卷之势整合传统行业,重构社会格局的宏大图景。几年后,这股强劲的创造力已悄然移师中国……无论哪一种读法,你都将看到一群深谙高科技之道,同时
在20世纪初期,美国已经变成了由“强盗大亨”主宰的社会。随着1929年华尔街的崩溃及其后痛苦的经济衰退,美国的富豪统治走入低谷。在战后干预的年代(1950-1980年期间),通过对富豪征收高额税收的方式,美国实现了程度的平等和均等的收入分配。这一时期的美国成为一个显著的中产阶级国家,广大的国民分享了经济增长的大部分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恢复到由富豪统治的国家,人民收入进入缓慢增长乃至零增长时期,不平等的问题严重,工会力量凋敝。直到在2011的秋天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人们才又大胆地把民主以及平等的主题重新推回到聚光灯下。富豪统治两次触发了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让世界各地数千万计的人蒙受苦难。他们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胁迫政府制定有利于自己利益的法律,逃避金融监管、高额税收。这不仅损害了
本书主要介绍和考察了欧盟区域政策与欧盟产业政策在区域层面上的实施情况,它们对欧洲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以及欧洲经验对当前中国区域政策与区域经济改革和发展,尤其是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与振兴的借鉴意义。本书共分为5章。章主要是对欧盟区域政策做出比较系统的介绍。本章首先讨论了欧盟区域政策出台的基本动机以及欧盟决策者实施区域政策的主要出发点;其次介绍了欧盟区域政策的运作框架与主要内容,重点探讨了欧盟区域政策的管理机制及结构基金的框架;接下来本章对欧盟区域政策的发展演进及其调整进行了梳理,探讨了欧盟扩大以及经济环境变化对区域政策调整的影响。第二章主要考察的是欧盟区域政策的效果,尤其是其经济效应。本章首先对欧盟区域政策的积极经济效应进行了归纳,指出其对欧盟相对落后地区及传统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