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执行系统(MES)是关联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和生产控制系统的纽带,是打通管理层与设备层之间瓶颈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随着经营管理的扁平化,MES正在成为企业实现生产活动与经营活动有效集成、优化运行、控制与管理的桥梁和纽带,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技术之一,也是实现企业集成的关键技术和系统。本书以企业和信息系统建模分析技术为依托,结合MES领域理论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介绍了MES的发展历程、体系结构、系统分析、构建和实施方法论。本书可以作为自动化、工业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工程、管理工程领域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实施信息化项目的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掌握MES技术方法的参考书。
本书从复杂系统的特点出发,基于分而治之的思想,以经验模态分解算法为分解工具,以计量经济技术为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集成信号处理方法、时间序列模型和人工智能模型,提出了一个复杂系统分析和预测方法论一一DAC方法论。同时,将此方法应用到国际原油市场分析与预测中,以验证其有效性。首先,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对国际原油价格进行了多尺度分解,总结了国际油价在长期、中期和短期内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波动特点;其次,针对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重大突发事件、金融危机和投机活动,分别分析了其对原油市场的影响模式;最后,在系统评估期货市场对原油现货价格的预测能力,以及各种常用单变量预测模型对原油价格预测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DAC方法论的集成预测模型: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多尺度预测模型,并探讨了原油价格的拐点预测问
制造执行系统(MES)是关联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和生产控制系统的纽带,是打通管理层与设备层之间瓶颈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随着经营管理的扁平化,MES正在成为企业实现生产活动与经营活动有效集成、优化运行、控制与管理的桥梁和纽带,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技术之一,也是实现企业集成的关键技术和系统。本书以企业和信息系统建模分析技术为依托,结合MES领域理论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介绍了MES的发展历程、体系结构、系统分析、构建和实施方法论。本书可以作为自动化、工业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工程、管理工程领域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实施信息化项目的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掌握MES技术方法的参考书。
《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共分5章。章为加快发展氢能产业基础设施的意义。从对发展氢能产业的支撑作用、化解电力结构性过剩、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及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加快发展氢能产业基础设施的重要意义。第2章为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从氢源分析、制氢/氢储存/氢运输及加氢站等关键技术装备发展水平和氢能利用技术发展水平等三方面,梳理了我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第3章为氢能产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从三个阶段分析了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并提出了亟待启动实施的重大工程。第4章为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路线图。基于前述研究,从产业产值、产业目标等方面,对不同时间节点(目标年)上实现路线图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分阶段描绘了我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技
能源革命意味着能源体系的重塑。在亚洲开发银行的资助下,中国能源研究会组织来自国家统计局、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开展“能源预测模型构建及中国能源展望2030”项目研究,形成《中国能源展望2030》。全书分为综合篇、煤炭篇、石油篇、天然气篇、电力篇、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篇,共二十一章。《中国能源展望2030》对能源革命背景下2016-2030年中国能源生产、消费、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供需形势等进行综合展望。
钢铁贸易模式创新本质是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被定义为四个方面:客户价值、组织结构、盈利模式和运营模式。商业模式是为了给特定客户提供服务价值面构建的一个适合内部组织结构并能持续盈利的系统。万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严峻形势之下,在开创性地构建并实施了我国钢铁贸易新兴商业模式。其模式实现了基于双边市场交易的渠道平台搭建,嵌入钢铁加工与物流专业服务体系,输出钢铁贸易管理与品牌增值服务。万雄钢铁贸易模式建立了钢铁贸易商与其上下游企业的新型战略联盟关系,促进钢铁产业纵向整合,重塑贸易商产业链地位,提高钢铁贸易渠道效率。万雄钢铁贸易模式使钢铁贸易从“搬砖头”走向钢铁产业专业化服务,实现贸易商产业链地位重塑;使远离终端客户和终端销售商的钢铁制造企业建立起与终端市场的直接联
《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报告》是一部全面、系统地反映国际和工业设计发展情况的年度报告。本书注重突出系统性、前沿性、战略性、创新性和国际性,注重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相统一,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统一,是一部了解、研究和把握国际和工业设计发展趋势,探索区域发展工业设计成果,分享企业设计创新经验,推动工业设计发展的重要文献。
本书结合生物化工领域前沿进展,涵盖了工业生物技术工程化或产业化主要单元的共性技术,展示了近年来一些取得重大进展并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工业生物技术成果及发展趋势。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发酵及相关反应器开发,阐述了高压发酵中传氧、传热以及二氧化碳和动力、能量成本的核算理论;从理论阐述到应用实例,展示了平行反应器、膨胀床吸的生物化学工程研究技术;并进而概述了进行微生物发酵代谢流分析的方法和进展。酶催化及酶膜反应器:论述了生物学原理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比较了不同辅因子再生体系的优缺点,阐述了酶催化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结合Degussa开发的膜反应器概述了其研究进展及应用实例。针对工业生物技术产业下游处理,阐述了厌氧废水处理的工程问题和工艺进展,比较了不同萃取体系用于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分离的进
以多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编辑出版专业经验为基础,行业内专家为支撑,官产学研相结合,深入剖析行业热点,助推国际商用车悬架系统产业蓝皮书的顺利出版发行,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本蓝皮书采用产业链的思维,对商用车悬架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全面系统的阐述行业产业现状;选取商用车悬架系统行业内外资龙头企业、科研机构、行业专家领导,进行实地调研,根据项目研究内容,获取一手产业信息;基于科学分类方法,建立商用车悬架系统产业供应链配套体系数据库、商用车悬架系统产业专家智库、商用车悬架系统产业产业技术信息数据库。有效加强项目团队在悬架系统领域研究能力、为更好的服务于行业相关咨询业务打下基础。
本年度报告(1)全方位研究我国近年来客车行业的政策法规、行业格局、客车产业的发展特点,客车企业的竞争力,对客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有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2)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深层数据分析,科学严谨的分析研究客车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3)总结经验、评价成效、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为客车行业和客车企业对未来的管理提供指导。(4)由于众多编撰者具备较强的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或汽车专业理论背景,并长期工作在客车行业一线,接触大量客车生产和运营企业,因此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所研究课题结论可以直接为国家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依据。(5)全书分析2018年和2019年客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2020年客车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和分析,数据翔实,视角独特,分析到位,宏观微观相结合,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一部综合反映2022年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的研究分析报告。对我国2022年信息通信业、数字经济、互联网、5G、信息安 全的发展以及新政策、新业务、新技术和由此带来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对我国2022年信息通信业的走向作出了预测和展望,内容涵盖了运营、市场、业务、技术、管理等众多方面,以及信息通信和互联网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附录包含重要文件及政策解读、详实的行业数据和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颁发的各类行业及企业奖项。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分落后;今天,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石油和化学品生产、消费大国,《新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史(1949—2009)》将真实再现1949—2009这60年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历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难而辉煌的历程,将实证研究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在每一个阶段对当时的内政外交、国民经济、人民群众的物质及文化生活等社会各重要方面的客观影响,同时通过“口述史”来再现新中国“石油人”和“化工人”的奋斗历程。
本书是汽车品牌蓝皮书2019年度报告,为本蓝皮书第二本报告,结合互联网大数据,运用汽车品牌舆情研究,来梳理、解读、评价中国汽车的年度品牌建设进展与问题,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和汽车零件。 这不仅对中国汽车企业提高品牌培育意识,引导企业更好地实施品牌战略有重要意义,更是对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品牌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全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品牌篇、案例篇部分。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报告(2023)》邀请多位省部级领导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等权威机构、高校、央企的知名专家贡献智慧,研判美欧开启清洁技术补贴竞赛,加大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围堵打压,国际碳规则壁垒渐成等新形势,深入解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把握坚定“双碳”目标,统筹经济增长、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的关系,加快规划建设以新能源为重点的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报告通过细致分析、科学建议,为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提供智力支持,也为同行专家和业界人士提供全面系统的参考资料。
本书在2010年度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完善了两化融合评估体系,依据2011年度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成果,客观描述了基于钢铁、冶金矿山、纯碱、水泥、电解铝、机床、船舶、商用车、家电、棉纺织、服装、乳制品等12个重点行业测评数据的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和各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梳理出促进各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的关键点,挖掘出一批标杆企业和典型经验,提炼了行业两化融合的实践和成功经验。全书具有理论研究前沿、数据案例真实、成果提炼可推广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