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对近代上海工业或者说对近代中国工业的考察,大致可以分成:从发展的阶段性上考察,如19世纪后半叶的上海工业、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工业等;分行业、分门类考察,如近代上海棉纺织工业、近代上海面粉工业等;依照工业企业不同的产权主体考察,如晚清上海官办工业的研究、近代上海民营工业的研究等;对典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研究,如荣家企业研究、刘鸿生企业研究等。 此书在学界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对近代上海与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总体面貌以及相关的重大问题,分条线、分阶段、分问题进行了整体性、系统性深入研究,推进和加深了对近代上海工业在近代中国工业,以至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此书在史料的挖掘、问题的展开、方法的使用,以及话语的表述等方面,系统、弘敞、细致、认真,在当今海内外的同类学术著作
《2014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报告》作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品牌项目,系统、翔实地回顾了2013年煤炭工业改革发展成绩,梳理、总结了煤炭工业发展的新特点、新形势,具有权威性和可读性。希望该书的出版,能够为行业内外全面、深入研究中国煤炭工业提供一份重要的参考资料。
《当代中国石油工业》(1986—2005)上下卷,作为《当代中国的石油工业》(1949—1985)的续卷,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同组织编写,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书主要记叙1986—2005年中国石油工业(上游)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服务及跨国经营等有关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记录石油工业在全国工业行业率先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反映20年来陆上、海上石油工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基本经验。因此,这部书对总结历史、反映现实、探索规律、启示未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7中国电力年鉴》围绕2006年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的主线,全面记载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生产与经营等等方方面面的情况。 本书适合从是电力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科研技术的有关人员。
该报告是目前省内反映全省工业经济情况的权威性年度报告,以其系统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前瞻性,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行业发展引导、企业经营管理、学者理论实证研究等提供了有益参考,并进一步扩大了经贸系统工作的社会影响。 本书在以往综合篇、产业篇、专题篇、地市篇、政策篇五部分的基础上,探索性增加了企业篇部分,旨在总结省内工业企业克难攻坚、化危为机的典型做法和事例,推广优秀经验,提供借鉴。继承往年做法,综合篇反映我省工业经济总体运行情况及战略思路;产业篇反映各大产业的年度运行情况及发展态势;专题篇研究当前工业经济领域焦点性、前瞻性的热点专题;地市篇反映11个地市及义乌的年度工业经济运行和重大活动;政策篇为浙江省工业领域相关政策汇编。 《2009浙江工业发展报告》更加注
本《报告》延续去年总体思路,共分为综合篇、产业篇、专题篇、地市篇、企业篇、政策篇六个部分。综合篇反映我省工业经济总体运行情况及战略思路;产业篇反映各大产业的年度运行情况及发展态势;专题篇研究当前工业经济领域焦点性、前瞻性的热点专题;地市篇反映11个地市及义乌市的年度工业经济运行和重大活动;企业篇为我省工业企业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典型做法和有效经验;政策篇为浙江省工业领域相关的政策汇编。
本书是《山东省志》的一种,全面、客观地记述了1986—2005年山东省内黄金工业整体的的发展历程,对20年间山东省黄金开采、经营管理、企业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进行总结。
2012年是我国煤炭工业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国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煤炭需求放缓,进口煤大幅增加,库存居高不下,价格大幅下降,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煤矿建设投资回落,部分企业出现亏损。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我国煤炭工业攻坚克难,在困境中取得发展,市场化改革实现突破;大企业建设力度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融合不断深化,煤电企业互保能力增强;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行业科技实力得到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节能降耗取得新突破;文化建设形成共识,煤炭行业文化成果快速涌现;人才培养渠道多样化,人才队伍得到加强;煤炭产业与区域经济统筹发展形成共识,企业社会责任逐步落实。
在《美国制造》中,“全球百位思想家”之一瓦科拉夫·斯米尔介绍了美国制造业在19世纪末的迅速崛起、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巩固和现代化、在1945年后创造消费社会过程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他在最近遭遇的危机。美国制造业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国家的故事,《美国制造》阐述了制造业如何成为美国夺取全球经济、战略和社会主导权的基本力量。美国能够实现制造业的复兴吗?《美国制造》针对当前解决美国制造业危机的各项对策进行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