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懋编著的《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的研究报告和2009年召开的学术研讨会征集的论文整理而成的成果汇总。本书对外茶业的组织结构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系统研究了未来我国茶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发展路径,预测了未来10年我国茶叶生产发展规模,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等。本书对各级茶业主管部门制定茶业生产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茶叶龙头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陶瓷产业发展报告(2016)》是中国陶瓷产业蓝皮书的本,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对中国陶瓷产业发展展开的系统论述。全书分为总报告、综合篇、工业篇和分报告四部分,分别对中国陶瓷产业发展态势、产业概述、产业发展环境、布局与集群发展、国际竞争力评价、商贸与现代物流、产业政策、工业总体状况、技术创新、原料与装备、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筑陶瓷产业、卫浴陶瓷产业、日用陶瓷产业、工业陶瓷产业四个子产业展开研究。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工业化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成书的。1989年到1992年,我师从胡寄窗先生攻读博士学位。在博士论文选题时,受胡老学术思想的启发,我向导师汇报了想从中国近代和现代贯通的时间维度凝炼一个论题,或者说选择一个论题能从中国近代延续到现代,主要是想将经济思想史的考察和研究向现代历史时期延展。胡老同意我的想法,并指出外国经济学说史是一个开放体系,近50年的代表性经济思想和理论都能吸收进来。新中国经济思想到20世纪末也有50年的历史,应该进行整理、考察和研究了。胡老还有一个思想,即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研究方向和范围必须有所改变,不能局限在古代经济思想整理的框架之内,而应该把研究的课题扩大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经济科学领域。导师的学术思想
本书阐述了城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分为以下几部分:农业社会的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等。
空中客车公司创建于1970年,是一家集法国、德国、以及后来加盟的西班牙与英国公司为一体的欧洲集团。其创建的初衷是使欧洲飞机制造商能够与强大的美国对手有效竞争。通过克服国家间的分歧,分担研发成本,以及合作开发更大的市场份额,空客公司改变了竞争格局,并且为航空公司、机组和旅客带来了真正的利益。 空中客车公司的现代化综合生产线由成功的系列机型(由107座到525座)组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商业知识、技术领先地位和制造效率使空中客车公司跻身行业前沿。2008年,空中客车公司的营业额超过了270亿欧元,目前已掌握了全球约一半的民用飞机订单。 《空中客车——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空中客车公司如何从民机行业的小兄弟一跃成为行业翘楚这一奇迹背后的故事,生动地描述了公司如何克服多国合作伙伴之间的体制矛盾和政府压力
本年鉴全面记载了一年一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企业经济运行的综合统计资料,通过对全国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分地区、行业、产品门类发展数据的统计和有关主管部门各级领导、学者的分析论述,系统地反映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
该书选取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三个最重要,也是代表性的工业部门即煤炭、钢铁和棉纺织业为对象,运用经济学、历史学和经济地理学、比较经济史等学科的知识和分析方法,实证与、规范相结合,宏观微观相结合,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影响近代中国工业布局的资源、交通、社会经济和人文自然因素,以及其在不同行业、不同时期和地域层次中对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影响和作用,勾画出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变轨迹。以此为基础,该书还澄清了以往学术界关于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某些认识,对中国近代工业布局演变中的区位因素、时空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
《中国房地产评论》立足专业思考,本着用一种学术性的、建设性的和客观性的立场去观察与思考中国的房地产业、居住变迁与生活理想,力求通过我们的观点去启发各界人士,特别是为房地产开发商们提供一种可参考性、有操作性的建议与观点,期待他们去更理性更健康地推动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将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扩大医疗服务资源供给。新冠疫情所暴露的医疗服务短板以及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需求使得医院建设呈现井喷之势。本书依据指南的相关编写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内容: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需考虑的因素、投资与造价组成、国外参考指标、前期策划与投资控制、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策略、大修改造造价分析、价值工程应用、新兴技术应用等主要内容。本指南的目的是通过医院建设工程投资与造价现状梳理、外经验借鉴、发展趋势分析以及投资策划、全过程全方位造价控制等关键要素的梳理、重要操作的指引、核心指标的确定、先进理念和方法的应用等,为医院建设单位、代建单位及管理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实践参考.
西辽河流域是中国北方生态敏感带。辽金两代,这一地区的人类活动方式从以游牧业为主向农业占主要地位转变,针对这一转变分析论证人类活动的空间变化特征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是本书的重要内容。在完成一系列颇有创新价值的具体论述中,作者揭示了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业开垦与环境变迁的互动特征,在学术与应用中部表现了较高的价值。 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辽金农业与环境问题研究的成果,文中解决了目前学术界与地方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比如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究竟有多大规模,这样的规模究竟带来哪些环境后果。
地球生态系统——森林、湿地、珊瑚礁等等——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提供了诸如气候调节、水质净化等不可或缺的服务。然而,为什么它们会被如此迅速地破坏呢?本书作者认为,仅仅靠人类的善意和政府的规范并不足以拯救自然。作者针对目前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通过讲述先行者们尝试驾御个人利益来保护生态环境的生动实例——美国纽约市如何摒弃昂贵的水过滤厂的修建,而选择通过保护北部流域的自然环境来确保城市饮用水的安全;环保人士瓦姆斯莱如何将澳大利亚情况日益恶化的农场变为兴旺的生态旅游景点;生态学家詹曾如何采用创新的方法使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重焕生机,等等——介绍了关注环境的革新者提出的一种新的概念“新生态经济”,旨在传达从创新角度应对全球环境危机的理念,以此作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强有力的工具,促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