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口岸监管实务2024》于关检融合后海关口岸监管业务的变化与发展,突出海关业务的实操性,贴合海关口岸监管业务的新政策、新调整和新发展,立足读者需要,对海关口岸监管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解读了国家关于进出境货物、物品、运输工具监管等的最新法规,介绍了当前进出境卫生、食品、动植物、商品等的检验检疫业务与程序等,涉及海关口岸监管各类业务。同时,对当前海关口岸监管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归纳与解析。该书全面、专业、新颖,突出操作性与实用性,有助于读者了解、掌握并开展与海关口岸监管有关的各种业务。
本书是一部关于农产品批发行业的资料性书籍。共分为九篇:*篇, 综述,主要内容是全国主要省市2019年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报告;第二篇,政策;第三篇,相关专家学者的理论观点;第四篇,地方农产品流通业发展动态;第五篇,行业创新与探索;第六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第七篇,国际交流;第八篇,行业荣誉;第九篇,行业大事记。该书客观而系统地记录了2019年度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状况,分析了行业发展趋势与方向,总结了行业发展的经验,对行业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2005年至2022年发布的商品归类决定公告为基础,同时收录世界海关组织商品归类相关内容,并根据关于更正和废止归类决定的有关公告进行了调整。全书共包含2800余项商品归类决定,按照归类决定来源不同,分为三个部分。每项商品归类决定由序号、归类决定编号、公告编号、商品税则号列、公告实施日期、中英文商品名称、商品描述及归类决定等内容组成。商品归类决定是海关商品归类统一执法的重要依据。本书是指导进出口企业正确申报商品归类事项的权威工具书。
迄今为止,人类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通过燃烧化石能源获取其中储备的太阳能后,重新将CO?返还到大气碳循环系统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创造出了伟大的工业文明成果,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模式,而且为地球生物的再次繁荣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碳。 本书从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多个领域探索了大气中CO?与植被互为消长的规律及聚煤期与贫煤期的周期性;从光合作用机理、基因工程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在未来大气CO?浓度快速增加的情况下,生物增长的速度、规模以及与人类相关的生态发展趋势:生物能源成本将低于化石能源并全面替代化石能源;农业将回归第一大产业;水利与沙漠改造工程、能源种植园将替代房地产与交通运输业,成为最大的基础产业;目前正在高歌猛进的许多新兴产业将再次面临淘汰;光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报告(2019) 装备制造业蓝皮书》包括综合篇、行业篇、企业篇和专题篇等四个部分。综合篇介绍了国际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综述了2018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并对未来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进行展望,还分别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建议;行业篇内容包括中国装备制造业主要分行业,主要介绍各行业2018年运行基本情况、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展望;区域篇重点介绍了天津装备制造业发展形势;企业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创造的年度情况,并着重介绍了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创造情况;同时还介绍了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型企业的代表,明确提出企业的创新点、具体做法和效果,给其他装备制造企业提供参考和启示。
空中客车公司创建于1970年,是一家集法国、德国、以及后来加盟的西班牙与英国公司为一体的欧洲集团。其创建的初衷是使欧洲飞机制造商能够与强大的美国对手有效竞争。通过克服国家间的分歧,分担研发成本,以及合作开发更大的市场份额,空客公司改变了竞争格局,并且为航空公司、机组和旅客带来了真正的利益。 空中客车公司的现代化综合生产线由成功的系列机型(由107座到525座)组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商业知识、技术领先地位和制造效率使空中客车公司跻身行业前沿。2008年,空中客车公司的营业额超过了270亿欧元,目前已掌握了全球约一半的民用飞机订单。 《空中客车——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空中客车公司如何从民机行业的小兄弟一跃成为行业翘楚这一奇迹背后的故事,生动地描述了公司如何克服多国合作伙伴之间的体制矛盾和政府压力
对于农村社会经济的探索,更进一步引发了傅衣凌先生的深层思索,中国的封建社会虽然经过农民军的猛烈冲击,封建地主抛力却依然强大,封建土地所有制照样牢固存在着。对此,不能简单地从土地制度本身去寻求解答,还必须考察其他社会诸因素。这样他又把研究面从农村扩大到商业上面来。1946年前后他写成《明代微商考》发表。之反又把研究的视野扩展到陕西商人,苏州洞庭商人、福建海商以及明清时期的手工业等领域。在搜集史料中,他看到严如煜的《三省边防备览》一书,记载了清代中乾嘉时期四川、陕西、湖北三小边区手工业生产发达的情况。
本书是为中国合作制重建、合作社知识再启蒙而写的。作者放眼世界、审视中国,通过国内外合作社历史经验的比较分析和从实际出发的逻辑论证,全面阐明了合作社基本问题。特别是针对国内合作社问题上长期存在的思想混乱,正本清源,揭示合作社的本质,着重分析了“合作社是谁的”和“合作社为谁”这样两个识别合作社本质的核心问题。鉴于合作社立法的滞后和残缺已经成为我国合作社发展的主要障碍,作者呼吁合作社基本法的立法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并明确论述了合作社政策和立法的基本框架。
城市住宅小区是社区的构成单元,是社会的细胞。随着中国城市住房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住宅小区得到了的发展,住宅小区的社会结构、物权保障、共同治理等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深切关注。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中国城市社区业主委员会治理机制研究”课题组于2006年8月~2007年6月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西南部省份的12个城市进行了实地调研。2007年11月,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与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联袂举办了“住宅小区和谐治理:制度、体系、机制”学术研讨会议。本书即是由调研报告和会议论文组合而成的一本文集,探讨了四个专题:,业主组织治理机制;第二,业主自治理论与经验;第三,业主参与行动;第四,境外社区业主自治的制度与实践。
《空间理论与城市秩序》主要内容包括:孤独:中国城市秩序重构的心理拐点;城市失序与当代中国城市秩序的伦理建构;城市正义:城市发展的价值轴心等。
本书在以往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城市形态新的研究方法,即要素分析法,并通过具体实例阐述了这种研究方法在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研究中的价值。当然,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研究并不是只有一种或者几种方法和模式,而且本书所提出的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必定存在不足之处,但在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的今天,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肯定会更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古代城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