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是一门研究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精神的重要环节。本教材力求充分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既适应产业对人才知识的需求,又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高专的特色。
《中国东盟商务年鉴(2006年)》内容有:走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相互间共同选择的结果、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一、“10+3”区域经济合作、二、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三、澜沧江 湄公河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b澜沧江一湄公河地区的次区域国家的合作、四、曼谷协定、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提出及建立、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提出、二、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中国一东盟博览会、附:第二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成功经验等。
产品改变世界,好产品总有一种能打动人心与资本的力量。如同蝴蝶轻扇一下翅膀,就可能会造成一场飓风,终将引爆商业系统的革命。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如何将有潜力的产品在短时间内运用各种力量,迅速推向市场并形成"”效应?本书作者以其丰富的经验,站在一个企业家的角度,为读者搭建一座企业和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指出企业玩转资本市场的路径,帮助企业打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和人才瓶颈。 海报:
?香港的投资评论家、趋势投资大师曹仁超将自己40年投资心得与内地读者分享,讲述如何在投资的惊涛骇浪中审时度势、顺势而动,从而将个人财富提升到无忧退休、享受人生的状态。?本书以如何利用趋势创富为纲领,从宏观的全球世态、中国的经济前景,谈到对行业的微观分析,以及如何了解自己作为投资者的优势与短处,从而合理规划投资策略。全书九个章节层层抽丝剥茧,分析角度毒辣而叙述又不失“曹氏风格”的风趣与哲理,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曹先生根据多年的观察和分析,提出此次金融海啸后“西方日落,东方日出”,他相信从2010年10月开始,中国股市将踏入牛市30年的大升势!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40年见识过股票市场四次大动荡),指导投资者如何持有一份对财富的理性态度,认识到财富是为了拥有快乐人生的道理。?在本书中,曹先生还介绍一些
《清代田赋刍论(1750-1911)》探讨了中国清代(1644-1911年)的田赋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从财政史的角度更好地了解传统中国。首先,田赋构成了清朝财政制度的最基本特征。作为国库收入的一个的来源,田赋在清朝财政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次,有一种获得普遍认同的理论,把中国历代王朝的衰亡归因于向农民课征压迫性赋税。但税收负担是否引起革命的主要原因,赋税到底重或不重,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清代田赋刍论(1750-1911)》试图就清朝的情况对这些问题作一番总结。 《清代田赋刍论(1750-1911)》作者长期治中国经济史,可以说《清代田赋刍论(1750-1911)》是有关方面的一部奠基之作,是学习清代经济史的书。
全书内容包括:套利定理、中性概率、用于金融领域的微积分、鞅、偏微分方程、Girsanov定理和Feyman-Kac公式,开头介绍了金融衍生工具知识。本书为略有金融知识背景或金融从业人员提供金融衍生工具定价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对数学原理和方法的介绍简明易懂,所举例子丰富。
本书既努力体现了欧美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又介绍了传统管理会计中的经典内容。全书共四篇十四章,力求体现以下特色:(1)在结构体系上,尽可能按照管理会计的内在逻辑规律安排篇章,以便于读者理解并把握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2)在内容上,尽量吸收近十几年国际知名企业管理会计的新实践,同时又保留“传统”管理会计的精髓,并尽量理论联系实际。(3)在写作风格上,强调严谨性与可读性并重,即在保证概念准确性的前提下,尽量使有关问题的论述深入浅出、清晰易懂,并通过大量小案例帮助读者理解有关理论和思想。 本书是为会计与相关专业本科生教学需要而设计的,也可供经济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研究生(如MBA)教学使用,还可供广大实际工作者阅读、参考。 本书配有教学课件。可以免费提供给任课教师使用。如
全书内容包括:套利定理、风险中性概率、用于金融领域的微积分、鞅、偏微分方程、Girsanov定理和Feyman-Kac公式,开头介绍了金融衍生工具知识。本书为略有金融知识背景或金融从业人员提供金融衍生工具定价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对数学原理和方法的介绍简明易懂,所举例子丰富。
产品改变世界,好产品总有一种能打动人心与资本的力量。如同蝴蝶轻扇一下翅膀,就可能会造成一场飓风,终将引爆商业系统的革命。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如何将有潜力的产品在短时间内运用各种力量,迅速推向市场并形成"”效应?本书作者以其丰富的经验,站在一个企业家的角度,为读者搭建一座企业和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指出企业玩转资本市场的路径,帮助企业打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和人才瓶颈。 海报:
《清代田赋刍论(1750-1911)》探讨了中国清代(1644-1911年)的田赋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从财政史的角度更好地了解传统中国。首先,田赋构成了清朝财政制度的最基本特征。作为国库收入的一个的来源,田赋在清朝财政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次,有一种获得普遍认同的理论,把中国历代王朝的衰亡归因于向农民课征压迫性赋税。但税收负担是否引起革命的主要原因,赋税到底重或不重,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清代田赋刍论(1750-1911)》试图就清朝的情况对这些问题作一番总结。 《清代田赋刍论(1750-1911)》作者长期治中国经济史,可以说《清代田赋刍论(1750-1911)》是有关方面的一部奠基之作,是学习清代经济史的书。
本书给了农业以全新的定义:“农业,是一个集技术、经济、政治和国家安全于一体,伴随和支撑着整个人类进化史,并随社会发展与进步越来越表现出多功能性的永恒的魅力产业。”在此基础上,围绕“未来谁来经营农业?”这一决定我国现代化发展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本书以我国农业经营与建设主体的演变、趋势与效率考察为基础,基于农业发展的历史视角与国际视野,充分考虑到国情特点与地区差异,、全面、科学、详实地阐述了现代农业发展所迫切需要解决的新型经营与建设主体的制度环境、模式选择与发展道路。力图回答:在当前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引导、扶持政策,才能借助于各种新型主体的成长,实现“强农、惠农、富农”的目标。
产品改变世界,好产品总有一种能打动人心与资本的力量。如同蝴蝶轻扇一下翅膀,就可能会造成一场飓风,终将引爆商业的。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如何将有潜力的产品在短时间内运用各种力量,迅速推向市场并形成"”效应?本书作者以其丰富的经验,站在一个企业家的角度,为读者搭建一座企业和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指出企业玩转资本市场的路径,帮助企业打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和人才瓶颈。
《清代田赋刍论(1750-1911)》探讨了中国清代(1644-1911年)的田赋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从财政史的角度更好地了解传统中国。首先,田赋构成了清朝财政制度的最基本特征。作为国库收入的一个的来源,田赋在清朝财政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次,有一种获得普遍认同的理论,把中国历代王朝的衰亡归因于向农民课征压迫性赋税。但税收负担是否引起革命的主要原因,赋税到底重或不重,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清代田赋刍论(1750-1911)》试图就清朝的情况对这些问题作一番总结。 《清代田赋刍论(1750-1911)》作者长期治中国经济史,可以说《清代田赋刍论(1750-1911)》是有关方面的一部奠基之作,是学习清代经济史的书。
股票归根结底是一门投资艺术,融合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心理学等多种科学。 “术”的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只是股票投资的表面, “道”层面上的多空博弈思想才是投资的要义。
本书汇集摩擦学研究的近期新进展及作者和其同事从事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系统地阐述摩擦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全面反映现代摩擦学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全书共21章,由润滑理论与润滑设计、摩擦磨损机理与控制、应用摩擦学等3部分组成。除摩擦学传统内容外,还论述了摩擦学与相关学科交叉而形成的研究领域。本书针对工程实际中的各种摩擦学现象,着重阐述摩擦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特征,进而介绍基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以及实验测试技术,并说明它们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本书可作为机械设计与理论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以及高等院校机械工程各类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供从事机械设计和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作为紧贴现实的指南,本书有以下独特之处: ? 全面分析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欧洲委员会对欧盟国家证券交易所中的所有上市公司提出了统一的要求, 要求它们必须遵守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中关于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 ? 提出了关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企业合并项目以及它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合作项目的新见解。 ? 以图表的新形式概括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关于金融工具)的主要要求。 ? 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常设解释委员会解释公告第30号(SIC-30)的基础上,给出了财务报告及披露事项的进一步指导方针。
陈万华著的《孙子兵法新解(东方智慧的现代商业应用)》从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实践的视角,解读《孙子兵法》这一东方古老智慧的现代应用,是一本东西方商业智慧交融的著作。本书按篇章顺序对《孙子兵法》进行逐篇解读,每篇包括原文、注解、译文、应用、案例五大部分。其中,译文尽量保留原文的修辞手法,使之更能体现出原文明快的韵律感和优美的文学性。应用部分充分将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实践与孙子兵法相结合,为靠前,启发性大。案例部分为真实的现代工商管理案例,实战指导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