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奇迹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外资、外贸和外汇政策在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中国人为此付出了多大代价?中国获得的经济资源如何通过和平手段转变为国际影响力?就上述问题,借助对“三外路线”的归纳与阐述,翟东升博士的《中国为什么有前途: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潜能(第2版)》从跨学科和整体性视角解读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并为读者勾勒出未来的政策演进趋势。
中小城市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支点。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在把握好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摸索乡村振兴的实践模式,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严守生态环境底线,传承乡村文脉,强化乡村治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为此《中小城市绿皮书·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中国中小城市乡村振兴之路(2018)》主题确定为“中国中小城市乡村振兴之路”。本书从产业支撑、体制机制、空间优化、民生改善四个维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乡村振兴。《中小城市绿皮书·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中国中小城市乡村振兴之路(2018)》由总报告、产业支撑篇、体制机制篇、空间优化篇、民生改善篇、典型案例和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7个部分组成。
《大洞洞小洞洞》通过一只小老鼠的眼睛,讲述了动物和人类在地底下建造四通八达的地底隧道,及在地底下发生的各种事情。 整篇故事有血有肉,透过小老鼠眼睛里的剖面图示和鲜艳的画面,不仅培养孩子 的观察能力,更是将探索式学习的教学过程体现得淋漓尽致,是一部兼顾知识内容与教学活动的作品。
《中国银锭图录》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银锭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以及唐、宋、金、元、明、清——民国初的银锭情况及实物图片,编选1163枚银锭,图片约2200多幅,集中国历史银锭实物之大成,图文并茂,数据翔实,按照历史脉络和区域特点相结合编排银锭实物。通过货币流通中的银锭,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银锭在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银锭除其本身的金属价值外,还有作为历史、经济、铸造工艺、文化艺术等学术研究价值,成为中国钱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书力求科学地、真实地反映中国历代银锭发展的全貌及其特点,给读者以系统完整的银锭知识,展示宣传独具风格的中国历史货币文化,是钱币研究者、爱好者、收藏者和银行工作者等学习研究中国银锭的珍贵参考资料。
深邃神秘的大海里住着一只不吃浮游生物只吃文字的神奇鲸鱼伊伊。在海天相接的地方,在同一时间,总有一位诗人驾着小船经过。他在那里创作诗篇,对着静默聆听的大海朗诵。当伊伊听到诗人到来的声音,它就悄悄靠近小船,把诗人抛向大海的文字一个一个吃掉,然后将它们拆分、重组,编织成无比精彩的故事,说给海底的小伙伴们听。可是后来,诗人的小船不再驶进大海,海洋一片静谧。饥饿悲伤的伊伊陷入迷茫。所有的朋友都为伊伊的伤心而伤心,所以它们聚在一起,决定给伊伊制造一个……
《明清杭嘉湖社会经济研究》分为六编,从农业生产、封建土地所有制与经营方式、赋役制度、官私手工业、商业与城镇和资本主义萌芽等六个方面,用专题形式,系统地、全面地而又有重点地加以论述,显示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作者还尽可能对一些重大问题提出理论性的概括,足资同行借鉴和重视。
由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和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陈东林研究员主编的《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辑)最近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小三线建设系20世纪 60-80年代全国三线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全国一、二线(沿海沿边)28个省区市的腹地,依靠地方自筹资金,以战备为中心、以地方军工和工业交通设施为主的全国性经济建设战略。时至1985年鼎盛时期,拥有229家企事业单位,职工人数达到25 . 65万人,工业总产值17. 2亿元。 作为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和研究》的中期成果之一,此书包括特稿、专题研究、手稿、口述史和回忆录、档案整理和研究、译稿和学术动态等栏目,全面介绍小三线建设的新研究成果和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情况,尤其注重公布有关档案资料、口述史和未刊手稿资料。在全面介绍有关信
《绯红树》以富于诗意的文字和图画,
战略性大宗商品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防安全,近年来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领域之一。《中国战略性大宗商品发展报告(2019)》对大宗商品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并得到了业界和学术界的支持,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本报告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被誉为行业内重要的蓝皮书之一,并已连续出版四年。《中国战略性大宗商品发展报告(2019)》的出版,对于推动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创新发展提供了积极的考意义,并为大宗商品金融服务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在此,也衷心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能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建言献策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