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无论东西,人文科学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塑造和发展乃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具有根本意义。《易经》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科学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似乎都不为过,因为它是使人成为人的学问,虽然其他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也很重要,但是它们终只能使人成为某种人,而不能使人成为人。唯有人文科学,才能堪称斯文在兹的“成人之学”抑或安身立命的“为己之学”。人之为人本乎人性,基于人性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理所当然应以人文教育为天职和本分。人文教育的首要目标就在于使人学以成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形塑皆与人文教育须臾不可离。若强以离之,则谓舍本逐末,蔽于道也,盖因“道之显者谓之文”。《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
《天下 法学新经典 中国物权法总论(第四版)》内容和体例是以立法问题为导向,强化了针对现实的物权法法学理论分析。从我国制定物权法的实践出发,侧重于物权法的学理探讨,提出关于物权法的系统性看法。在《物权法》制定后,作者根据全新立法及司法实践,于2009年、2014年、2018年进行了三次修订,不断反映中国《物权法》带来的新思想和新规则,突出展现当代物权法的人文思想和民权精神,探讨《物权法》独特的裁判规则。本次修订,考虑我国民法典正在编纂之中,各种物权法学说尚不统一,作者继续保持了本书强化物权法学法理分析的特征,坚持在现行立法之外,保持法学原理的适度独立,并且从法律科学的严谨性和体系性的角度去分析现行法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