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原意是指人民当家作主。但说起民主的实现形式,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选举。民主的含义因而就从人民当家作主变成了多党之间进行的自由的竞争性选举,从而,民主就变成了选主。但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选主体制正在经历的危机。严肃的思考者则开始试图跳出选主的框框,重新审视:民主的含义到底是什么?选主到底是不是一种适当的、实现民主的方式?实现民主还有哪些更有效、更可行的方式? 《选主批判:对当代西方民主的反思》选取的11篇译文是从大量文献中筛选出来的,它们是西方思想界反思选主体制文献中最有代表性的论文,且都是由学识渊博的学者撰写。文章对民主的含义,当前选主制存在的问题,实现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对于学界了解西方的民主理论,帮助我们建设民主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法律经济分析的基础理论》中,斯蒂文·沙维尔对财产法、侵权法、合同法和刑法都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经济分析。此外,他还分析了诉讼程序、福利经济学以及道德。《法律经济分析的基础理论》语言平易近人,即使是没有法律背景或者没有接受过经济学和数学的专门化训练的读者也很容易理解。法律对人们行为的影响究竟是什么?如果法律对人们行为会产生影响,那么哪种影响对社会来说是的?法经济学以一种全新的、严格的和系统的方式方法,对这些有关法律影响和法律选择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不仅在理性上颇具说服力,而且彻底颠覆了法律的传统理论。
《天下 法学新经典 中国物权法总论(第四版)》内容和体例是以立法问题为导向,强化了针对现实的物权法法学理论分析。从我国制定物权法的实践出发,侧重于物权法的学理探讨,提出关于物权法的系统性看法。在《物权法》制定后,作者根据全新立法及司法实践,于2009年、2014年、2018年进行了三次修订,不断反映中国《物权法》带来的新思想和新规则,突出展现当代物权法的人文思想和民权精神,探讨《物权法》独特的裁判规则。本次修订,考虑我国民法典正在编纂之中,各种物权法学说尚不统一,作者继续保持了本书强化物权法学法理分析的特征,坚持在现行立法之外,保持法学原理的适度独立,并且从法律科学的严谨性和体系性的角度去分析现行法律的发展。
《法律理论前沿丛书·一般法理学:以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为视角》是一部从法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的角度、探讨法律一社会关系的著作。在西方的法学传统中,法律常常被理解为反映社会中的习俗和道德的一丽镜子,它的功能在于维持社会秩序。以这种获得了广泛接受的理解为主线,塔玛纳喻教授在《法律理论前沿丛书·一般法理学:以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为视角》对西方传统理论中关予法律一社会关系的论述傲了回顾,并从理论和经验的层面对这些传统的理解提出了批判。以此为基础,他试图在《法律理论前沿丛书·一般法理学:以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为视角》中构建一种用于研究法律一社会关系的新的、一般性的理论框架。同时,塔玛纳哈教授也阐述了如何利用这个框架对当今世界上各种情境中的法律一社会关系加以研究、理解和批判。
《卡特尔法与经济学》向读者初步介绍了经济学上各种效率概念,如完全竞争、垄断、寡占;在着重廓清认定市场力与市场支配的方法后,从法学角度对市场界定与市场支配认定的执法实践进行深入分析。详细探讨了市场结构变化对竞争的影响,如能否通过市场支配标准或某一其他标准更好地认定非协调效应;企业合并控制应否考虑合并可能带来的效率提升等问题。此外,本书遴选、分析了德国和欧盟主管部门执法实践和法院司法实践中的大量案例、判决,系统地具体介绍了相关经济学方法在德欧竞争法实务中的应用。
借鉴与移植面临的首要任务必然是对外国执行法律资源的整理与呈现。本书作者为理论和实务界对主要发达国家强制执行制度有研究造诣的学者、法官等,整理了法、德、日、韩、英五国的强制执行法或者民事执行法,以期对当前逐渐从“冷”向“热”发展的民事执行法研究提供一手、的素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既全面介绍各国法律的内容,又能做到表述精要、简洁、易懂,地呈现各国法的全貌和精华。
在人类由"警察国"走向"法治国"和追求法治理想国的进程中,在宪法高扬的旗帜下,总是掩不住警察的身影。近代警察权的形成、发展与立宪主义的诞生变革相生相随。近代警察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的构建均是在宪法框架下与制度设计内展开,且在具体权力运行中更离不开宪法的规范与保障。本书从文化相对主义角度揭示宪法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运行过程及相应的警察权问题,明晰宪法与警察权运行的关系,理性分析宪法学视角下警察权的架构与权力运行,探索转型期中国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警察权发展完善的进路、问题预期及解决路径。在依宪治国理论中探寻警察权制度建构的宪法进路与规制,并以此为基础揭示隐藏在警察权问题后的宪法实质与解决路径。
《法律的训诫》是丹宁勋爵在1979年出版的一本重要的法学著作,作者在书中以自己丰富的司法实践,通过大量案例介绍了“二战”以后英国在防止行政机关和社会集团滥用权力,保证公民个人自由方面进行的司法改革。内容涉及如何解释法律条款、如何纠正错误的行政判决、如何进行司法审查和如何界定行政机关的过失行为及其赔偿等等。
《北京往事:学者周大伟随笔集》用深入浅出、诙谐幽默的文字来叙述艰涩枯燥的法律问题,主张客观温和、活泛并人性充沛的写作风格。书中用不同的视角揭示了往事中不为人知的一面,以及作者与众不同的思考。讲的不光是北京,也不全是往事,更不仅仅是法律,行文幽默风趣、构想缜密而有力度。
专利法体现社会技术创新活动的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专利制度必然体现出巨大的共性,深入研究美国专利法对完善中国专利法具有很高参考价值。等同理论被用于适当突破专利权利要求来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是界定专利产权的法律技术,也是影响技术信息生产传播的关键司法政策工具,如何适用该理论是专利法上的难题之一。美国专利法等同理论在判例中不断发展,适用标准日益精细化。《美国专利法等同理论研究》通过对美国专利法等同理论相关的近百个主要判例进行研究,基本厘清了美国专利法等同理论以及申请历史禁止反悔适用的标准,回答了等同理论“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从历史层面梳理等同理论的来龙去脉,并从科学层面探析其因果关系,是对等同理论的一次全方位“解剖”。《美国专利法等同理论研究》对中国专利侵权诉讼实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