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学术界用法律文化学原理解读中国宪法文化的理论作品。从文化学的宏观立场来看,古代基本法与中国近现代宪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文化关联。古代政制中的德政模式、集权结构、等级秩序以及人治机制,乃是中国宪法文化生长的基础土壤,并以文化根基的作用方式,支配和影响了宪法知识体系在近代中国的舶入过程与建构形态。该书梳理了西宪东入的时代语境以及宪法知识体系移植的历史进程,并从宪政的四个维度全面解析了中国近现代宪制在观念理解、制度设计以及实施运行上所表现出的文化特征,深刻地揭示出“宪法是一种文化”这一理论命题的当代宪政意义。
亚当·汤姆金斯的这本新书开辟了英国宪法的激进的新境界。本书认为,尽管英国宪法的外在形式是君主制,但它深受共和主义的价值与实践的影响,甚至的确被后者所塑造。书中关于宪法的共和主义解读把政治责任作为宪法秩序的中心。这样一来,《我们的共和宪法》有力地反驳了当前法学界把普通法与法院而非议会视作责任政府的主角的观点。本书进一步争辩说,尽管宪法应被视为具有共和主义的基础,但当前的宪法实践的性质在很多方面却不是充分的共和主义的。本书在结尾时勾勒了旨在确保真正责任政府的共和主义宪法改革方案。
我国现行宪法自制定以来已历时20余年,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书展现宪法制定过程中就一些重大问题展开的激烈讨论,其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既需要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纠正相当长时期以来的失误,又需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巩固改革的成果和确定进一步改革的方向。今天再回顾这一讨论.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宪法制定的过程与背景.把握改革开放的历程,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与精神。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在完成国家和部委科研课题、参加国家立法、参与国际人权对话以及参加国际宪法学学术研讨会的过程中,应用宪法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所研究和涉及的宪法问题产生的学术成果的汇集,其内容涉及宪法学的基本原理的主要领域。由于本书所探讨的宪法问题在传统的宪法学理论研究中很少或者是没有加以系统研究,加上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与传统的宪法学理论著作相比,本书包含了大量的具有作者个人学术特色的研究内容和学术观点,虽然说不上是填补了宪法学理论研究的空白,但也不失为近年来我国宪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本书共七章四十一节,内容涉及宪法学方法论、宪法的价值基础、宪法权利原理、宪法权力原理、宪法创制原理、宪法适用与宪法程序原理以及宪法判断与违宪审查原理等。总的来说,本书从
货币权力是当今社会最具统治力的社会权力,货币权力的异化与滥用则是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的制度根源。本书以最近一次金融危机为切入点,以货币权力为研究对象,从宪法学角度分析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背后的货币制度运行逻辑,探讨中央银行的宪法地位及其运作机制、货币利益集团对西方民主制度的侵蚀、持币人货币财产权的宪法保护等理论问题,并着重探讨了中国语境下的通货膨胀、地方债务危机、货币超发、超额外汇储备等客观命题。
本书深入研究了我国大学招生的现状及相关的宪法平等、依据宪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和受教育权的规定,探讨“国际经验”和“中国问题”,阐释我们现行大学招生制度和实践,旨在改善大学招生人为地方化和录取标准的不公平,“促进高等教育平等权”。
本书是目前为止全世界唯一一本对世界各国宪法的比较结果进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专著,涉及一百五十多个国家的成文宪法。1987年华夏版影响深远,为比较宪法研究方面的重要“工具书”。本书是一本关于宪法的书,它从经验和理论两个角度研究了所讨论的主题。第一编包括经济性的资料。这些资料的收集是为了确定在何种程度上宪法体现了共同特点。所有这些宪法都要在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加以分析,而这些问题只涉及宪法文本,而不涉及宪法性法律的适用或实际的效力。然后将搜集的资料用于研究若干问题,以及宪法作为建设国家的工具。第二编包括一些理论性的见解。作者并不关注于发展一种宪法综合理论,而是为了更好地阐明宪法理论的某些特定方面。作者的结论至少部分地依据在第一编的研究中所得出的结果。本书附录包括一个挑选出来的参考书目。
本书乃比较研究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以阐明五权宪法的原理及其运用方法。五权宪法根本与三权宪法不同,举其大都是约有四端。(1)三权宪法为民主政治的产物,而民主政治则以功利主义为基础,五权宪法以民权主义为基础,而民权主义则以知难行易为根据。(2)三权宪法的精神在使权力分立,以收制衡之效。五权宪法的精神在谋权力统一,以造成万能政府(3)三权宪法以立法权为国家最高的权力,五权宪法以行政权为治权的中心。(4)三权宪法注重法治,五权宪法则人治与法治并列于治权之中,立法与司法是关于法的,考试与监察是关于人的。政权之中,创制与复决是关于法的,选举与罢免是关于人的。 文化是社会的产物,政治制度不过是文化的一个形象,中国社会与欧美社会根本不同,因之中国政治制度与欧美政治制度也不能相同。惟关于欧美政治制
从内容上看:本分析了2005年以前的39个宪例,第二本主要分析讨论了2006年发生的宪例23个,涉及整个整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掘了很多平时不大注意的现实宪法问题,这对于训练宪法思维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