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防(原理观点与实践)》新颖的题材结构以及注重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从题材结构上看,本书以《犯罪预防:原理、观点与实践》为书名,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为理论。涉及方法结构、社会预防、环境预防以及犯罪预防评估等主要内客;第二部分为实践,涉及犯罪预防从理论到政策、公共场所的犯罪预防、如何应对社会失调以及犯罪预防的前景展望等主要内容。此外,本书中诸多部分均有针对典型性案例或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条理性概括的分析评述。从上可见,本书不但结构新颖、重点突出,而且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突出特点一方面生动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理论水平以及对实践的掌握和驾驭能力,另一方面也显著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以及理论和实践界参考借鉴的可行性。其次,亚当·苏通等专著的《犯罪预防(原理观点与实践)》内
本书是作者在北京大学开设犯罪通论公选课的基础上,经过十余年的精心编排,编写的这本通俗读物。作者通过犯罪行为、犯罪人、犯罪心理、犯罪规律、量刑等各个方面对犯罪和刑罚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说,设计了大量生动的案例,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了解犯罪与刑法有重要作用。
贪婪、虚荣、迷茫、失衡,使这些职务犯罪者人生奋斗的方向发生了偏离,滑出正确轨道,滑向腐败深渊……如何找到一种途径,在他们“偏离”之初就能及时发现和修正;如何确立一种制度,使他们根本就没有“偏离”的条件与可能一这就是本书所要告诉你的。
《共同犯罪论》是在作者1987年完成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一部学术专著。本书版虽然迟至1992年出版,但博士论文答辩完成于1988年3月,在博士论文答辩以后,作者又吸收论文答辩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对论文作了重要的修改补充,尤其是增补了部分内容,形成了一个十分可观的共同犯罪论的理论体系。 本书的上篇是共同犯罪的总论,作者以9章的篇幅,对共同犯罪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系统探讨。除导论是对共同犯罪的历史考察以外,总论主要涉及共同犯罪的定罪与量刑两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作者对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故意进行了颇为细致的论述,对于解决共同犯罪的定罪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的下篇是各论,作者以11章的篇幅讨论了与共同犯罪有关的理论问题,包括共同犯罪的因果关系、共同犯罪的发起等,还包括共同犯罪的刑事诉讼问题。可
以权钱交易为本质的受贿犯罪,一直是严重困扰世界各国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世界各国对于受贿犯罪的打击都毫不手软,我国也不例外。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贿赂犯罪行为人犯罪经验的长期积累和日益丰富,犯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方式越来越多,规避法律的意识和反侦查的能力也日益提高,贿赂犯罪行为人已经习惯于通过改变犯罪形式和增加行为的隐蔽性、伪装性来改变“传统”的、与刑法规定直接“对号入座”的行为方式,因此,规避法律制裁的种种变相贿赂行为愈来愈多,表现为不断以新的形式、合法的外衣作为“伪装色”、“保护色”、“迷惑色”来遮掩贿赂犯罪行为的不法性和“权钱交易”的本质特征,试图营造一个“掩耳盗铃式”的刑法真空以逃避刑罚惩罚。
重点探讨刑事被害人学的学科体系,刑事被害的规律,被害的成因,分析不同类型被害现象和原因,研究被害的防治与对策。以上内容,既是难点也是创新点,体现了被害人学的原创性研究,在程度上填补了我国在“被害人学原理”研究方面的空白。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致力于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图对犯罪的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突出。本书将犯罪主体作为犯罪专题论一篇,分别研究了当前我国犯罪热点、焦点、难点——青少年犯罪、女性犯罪、老年人犯罪、农民犯罪,以及有组织犯罪的概念、类型、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原因、特点及其治理的对策等等。 (二)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犯罪学的历史、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紧密结合实际、突出了市场经济与犯罪的关系,并重点研究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犯罪的特点:一是经济犯罪突出,日益严重,其具体表现是金融犯罪、贪污贿赂犯罪、走私犯罪量多质高;二是在我国曾一度声匿迹的犯罪,死灰复燃。 (四)在治理犯罪方法,突出研究了如何改善社会环境和提高人的素质问题,特别是研究了犯罪预测,犯罪预防的理论与具体措
本书精选了54个经典案例,共分为五个部分:部分,确定量刑起点和基准刑案例;第二部分,调节基准刑和确定宣告刑案例;第三部分,适用量刑情节案例;第四部分,常见犯罪量刑案例;第五部分,二审改判案例。本书从以上五个部分对量刑规范化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对加强量刑规范化工作的指导,确保量刑指导意见的正确实施,提高量刑规范化的办案质量和水平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
《犯罪侦查学(第2版)》主要是由我早年间卓有成就的几位学生编撰的。作者翁里、徐公社等同志自20世纪80年代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后,孜孜不倦地在犯罪侦查领域进行理论探索,近几年出了不少研究成果。翻译出版了美国的《犯罪侦查》(约65万字,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新编的《犯罪侦查学(第2版)》,在总结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体系和内容均有所创新。本书继“导论”之后,将“侦查技术”、“侦查措施”、“侦查方法”分编拟写。侦查技术部分,向读者首次介绍“DNA物证技术”、“声纹鉴定技术”等内容,这些都是目前各国应用较广泛的先进刑侦技术。书中还特别阐述了关于“有组织犯罪”、“毒品犯罪”、“金融犯罪”、“贪污、贿赂犯罪”和“涉外犯罪”等案件的侦查取证方法,范围和内容均有所拓展。为了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