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领域是对专利制度依存的技术领域,同时也与人类健康权益密切相关。本书章从历史角度梳理了专利制度的发展历程,阐述了药物专利相关的国际协议或公约的发展状况;之后用三个章节分别详细阐述了美国、印度、中国的医药专利制度;第五章介绍了全球药物专利强制许可情况;第六章介绍和评述了八个医药专利纠纷案件,包括中国“”专利无效案、吉西他滨专利纠纷案;印度格列卫专利案;美国吡格列酮专利案等六个典型专利案例。
本书记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版权发展的历史进程,其问跨越了中国稿酬制反复与滑坡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版权保护停滞与扭曲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版权保护复苏和建制的新时期,以及国家版权局的成立和著作权法的颁布、实施、修订的全过程,将我国在较短时期里从建立和不断完善著作权保护制度,到与国际接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版权保护过程全面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该书内容翔实,史论结合,脉络清晰,既概括全面,又重点突出,在史料的挖掘上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是研究中国当代版权史的一部力作。 读者对象:知识产权领域与版权产业领域专业人士及广大关注版权发展的读者。
本书联系中国传统中医知识和中药事业的实际,通过对国际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知识产权的法律文件的比较分析,深入探讨了知识产权法对传统生态知识的影响,充分揭示了现行知识产权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特别是在中药和中医)方面的不足和弊病。 该书从环境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研究知识产权问题,填补了知识产权法和环境法之间关系的空白,开拓了环境法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深刻阐明了土著人民及其传统知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发展生物技术市场方面的作用;分析了平衡理论和新古典主义经济方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发展生物技术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在知识产权执法和环境法中纳入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传统知识和中医中药的主张。
在论证制度时,不应只关注权利本身的正当性,还应当关注的界限,后者在意义上,也涉及到我国宪法的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析制度的宪法进路,它主张存在于市场,但不属于市场;是一种促进公共领域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肩负着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任务。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立体、全面、周密的研究方法对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经第三次修改的《专利法》逐条解析、说明,提出了很多作者独到的见解。本书详尽介绍了《专利法》每一处修改的历史沿革,同时还列出了1984年、1992年、2000年、2008年《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四个文本的对照表。是学习、研究、运用中国专利法律制度的经典著作。本书入选新闻出版总署首批“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
亚运会知识产权是一类特殊的知识产权,涉及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权等传统知识产权,也涉及域名、数据库等新型知识产权,还包括亚运会特有的标志专用权,如吉祥物、会徽和相关造型等。 寿步、王永红主编的《广州亚运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从法律、法规及规则的设置和应用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筹备工作的情况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知识产权事务的实践经验进行探讨,以期展示广州亚运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全貌,并希望这种探讨能够为今后类似活动的筹备工作提供些许借鉴。 《广州亚运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适合知识产权研究者和从业者,以及大型活动组织者和管理人员参考阅读。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创新、建设创新性国家的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保护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鼓励创新,并从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角度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安排.已经成为重要的立法工作任务。《原住民遗产与知识产权: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汇集、翻译了国际上有关国家、地区在保护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方面的相关资料,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比较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20世纪90年代末,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进入了知识产权讨论的范围。《原住民遗产与知识产权: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并试图回应许多长久以来的需求,即系统地阐述现行知识产权、特别解决方案(suigenerissolution)及各种
作者强调了互联网环境下,应当强化知识产权使用规则,以便使知识产权制度更加适应互联网的特点。在领域,本书重点研究了保护技术措施的发展状况,着重研究了互联网环境下的合理使用制度应当如何完善,对于首次销售理论和数字市场销售电子产品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 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在专利领域,着重研究了商业方法可专利性判断标准的新进展,对于目前计算机软件申请中涉及到的功能性限定制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商标领域,着重研究了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平行进口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策略,着重研究了电子商务平台商的商标共同侵权责任问题。
《论专利及商业秘密》收录了作者徐家力有关专利和商业秘密方面的 论文,其中既有法理方面的理论论述,也有基于实践的,对包括专利和商业秘密在内的具有实际意义的 法学研究。既包括了国外有关专利和商业秘密的研究成果介绍,也有中外知 识产权方面的比较法学分析,对于研究专利和商业秘密相关法律问题是不可多 得的 法学文集。《论专利及商业秘密》适合律师、法律专业师生以及技术人员、企业 管理者参考阅读。
本书立足于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制度、原则和规范,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哲学层面,以劳动理论、人格理论、激励理论和平衡理论为视角,深入而系统地论述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理性,特别是这种制度存在的正当性。从法哲学角度比较全面地透视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内涵和原理,是一部研究知识产权法学的具有较高学术品位的理论专著。同时,该书从法哲学层面剖析和提炼了大量案例与知识产权立法规范,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该书是法学工作者、政法院系师生和对知识产权感兴趣的人士提升对知识产权制度的理性认识的重要读物。
本书针对种子市场中知识产权侵权这一问题,从基础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两个层次上进行了的探索,以建立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为核心,以借助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保护等其他知识产权权利保护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为目的,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商业秘密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建设方面进行了的开拓性研究。
《服装知识产权保护及侵权案例评析》是作者针对服装这一特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研究成果。《服装知识产权保护及侵权案例评析》力求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入手,梳理与服装业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介绍服装业商标、专利和著作权的保护内容,并通过服装业侵权纠纷案例分析,提出构建服装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思路。 《服装知识产权保护及侵权案例评析》可为服装类院校教师和学生、服装界业内人士、学者了解和研究服装知识产权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
本书拟讨论信息依其本源成为权利客体的可能性。本书使用信息财产这样的概念,着重于对信息财产化的探讨。 本书从检讨知识产权与信息的关系人手,在信息财产概念下对不受法保护的信息产品赋权问题作出了探索,旨在解决非信息产品交易的合法性基础。 信息网络给信息的生产、利用展现了无比广大的前景,但也为我们进行制度设计增添了巨大困难。本书与其说试图得出什么肯定的结论,不如说为今后的探讨提供了基础。
《专利池的运营与法律规制》由专利池的概念开始,逐步系统介绍了专利池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专利池、专利池相关的法律政策、专利池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系统总结了各种专利联盟的运作模式。
本书为德国学者鲁道夫?克拉瑟的德国专利法经典著作。本书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从基础问题、专利和实用新型保护的前提条件、发明权、专利和实用新型的产生与丧失、专利和实用新型的效力及其实施、发明权的交易等角度出发,全面介绍了德国专利法的历史沿革,专利和实用新型的授权及实施,以及欧洲专利法、国际条约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是全面学习德国和欧洲专利制度的经典之作。本书为“知识产权经典译丛”的一册,入选“2015年国家出版资金”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