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4月24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生效以来,这部法律被宣传贯彻的情况怎样、各项制度和措施是否得到真正的实施、企事业单位对有关规定是否予以遵守了、立法规定本身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是否达到了立法目标所追求的效果,都是社会各界所十分关心的问题。对此,中国政法大学组织专家,对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一年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评估:①评估对新《环境保护法》贯彻宣传情况;②评估重点环境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③评估重点环境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④评估企业环境守法情况;⑤新《环境保护法》实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该书通过研究美国1970年代以降三十年所发生的影响环境立法的真实事件和案例,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期对当下和未来环境立法所面对的相同问题有所借鉴。该书分为三编。*编《环境法的形成》从宏观理论角度分析美国环境立法遇到的挑战;第二编《环境法的发展之路》更为详尽地分析了环境立法的本质,并对影响环境立法的典型事件和公众态度进行评介;第三编《新千年的环境法》更具批判性和前瞻性。本编对环境法的当前状态做出了判断,对在不断变化的时空概念下美国环境法的未来作出了合理预测。通过审视美国现代环境法的前三十年,笔者不只试图描绘一幅有关环境法的现实图景,更希望通过分析环境法的早期变迁,梳理环境法的发展历程,并探究自然世界是如何在其影响下发展的。诚如作者所言,美国环境法三十年的历程表明,环境法并不像初露端
环境议题的崛起,正考验着每一国家的政府与国民,如何在期待技术层面的解决之余,认真思考政策与法律层面的建制。本书从环境权、环境立法、环境刑罚、环境影响评估、民众参与环保以及公害纠纷等方面,广泛探索环境问题的政策与法律背景。除了学理的分析外,本书亦多方引进先进国家的制度与理念,更深入解析五轻设厂与林园事件等人们耳熟能详的环保事件。本书的出版,期提供决策者与关心环境议题的人,一个更有深度的思考空间。
你手里拿着的这本书,依我的看法,是所有谈论动物权利这一主题的书中的一本入门读物。汤姆.睿根清楚地阐明了动物权利意味着什么和应该意味着什么,在这方面,没有人比他贡献更大。作为数十年来公认的动物权利运动的哲学代言人,汤姆.睿根的观点,在激进这个词的本意,即“直抵根本”这个意义上,一直是激进的。正是这一点使他能够基于纯粹的道德理由。谴责任何动物试验,无论这些试验被认为对人有什么好处。我全心赞同这一立场,这也是我次听到的由汤姆.睿根最雄辩地予以阐述的立场。汤姆.睿根关于动物的哲学,其核心思想是原创性的。它并不依据已有的哲学体系,也不附着于功利主义学说或者任何其他传统的观点。它是一种头脑与心灵独特组合的产物。正是这一点使得汤姆·睿根受到那些关心动物的人们的爱戴,也正是这一点令本书如此令人振
本书是国家“十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危机与法律革命》(陈泉生教授主持)的一项中间成果与最终成果之一。作者通过对环境法、社会法与生态法性质的探讨,分别论述了生态运动与法律变革,生态法上人的模式、生态权利、生态契约、生态资本、生态正义、生态责任等生态法哲学问题,作者以生态主义为主线,以社群主义为辅线,贯穿全书,前后一贯,论证详实,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作者的研究视角和方法颇具独到性,对环境法的性质分析,提出了着重从第三法域——社会法与第四法域——生态法探索的观点;对生态权利与生态主义,提出了自然权利与自然公平是基础性权利与“底线公平”,并主张以此来界定与审视其他生态权利与生态正义;通过对生态人的提炼,构造生态法人之概念,借以推动生态维护事业;主张建立在动态的社会契约论基础上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