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问题上有客观正确的答案吗?当法律争论呈现道德问题时司法判决能够做到客观吗?这样一些关涉客观性的问题,是现代法律理论论辩的中心。自1970年代以来,元伦理学己经形成了与法律哲学基木问题的联系,木文集则次将该领域丰富的哲学文献汇集成册。 本文集也括七篇原创性论文,它们由杰出的一些道德和法律哲学家撰写而成。这些论文在法律解释和司法判决制作的客观性问题上注入了一种错综复杂的哲学视角。它们在实在法和自然法的传统中探究道德客观性和法律客观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关于道德客观性的基木问题上形成了各种建设性和批评性的方法。其中探讨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所谓客观性概念的“场域特征”,即是否有一种适合于道德规范的客观性概念,并在类型上有别于在科学和其他领域适用的客观性概念。 从整体上说,本书展
本书重点通过对“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这句耳熟能详的口号进行再梳理和在论证,提出环境法既不是类似于民法的“权利之法”,也不是类似行政法的“权力之法”,而是“责任之法”,应以环境责任为基点来重构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的关系。
从Google的“手气不错”,抢红包,到Nike+的跑步APP,如今全球都掀起了游戏化设计的浪潮。“游戏化”一词在2010年下半年被“谷歌趋势”收录,在2011年入选牛津词典年度热词候选。其定义是“使用游戏化机制和游戏化体验设计,数字化地鼓舞和激励人们实现目标”。 全球都在进行游戏化但每一项产品都适合游戏化吗?游戏化后的产品会成功吗?正如想把难吃的食物做好吃,不是简单地给它摸上一层巧克力。游戏化产品,也不是简单地把游戏元素与机制放进产品或者工作制度里。 全球著名IT研究与咨询公司Gartner副总裁帮你分析“游戏化”发展趋势,拨开过度炒作的迷雾,指出失败的陷阱,帮你了解真实的游戏化。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第3版)》作者Timothy D.Crowe先生于2009年2月21日不幸去世。毋庸置疑,他的离去对国际犯罪预防领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Crowe先生是一位国际著名的犯罪预防专家、犯罪学家、《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第3版)》版和第2版的作者。《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第3版)》已经成为多个国家在环境设计预防犯罪领域的标准教材。Crowe先生曾经任国家犯罪预防研究所所长,他自己就培养出了超过6000名环境设计预防犯罪领域的专家。他个性谦逊、专业且正直、思维敏锐。他永远是我们的朋友。
《个人独资企业法百问》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贴近生活、权威规范为宗旨。其特点为坚持高水准与全面性、通俗性与实用性的合理结合,以现行单行法律为分册,对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规定作出精要解析,准确反映立法意图,不侧重理论阐述。丛书选择公民最为关心和经常遇到的问题,依据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司法解释作出直接、准确的解答,问题实际且广泛,解答注明法律依据且突出重点,全部问题以问答方式呈现,针对性强,便于查找。
本书汇编了26部联合国、欧洲联盟、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组织和国家与外来入侵生物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及防控体系,包括《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植物保护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实施协议》、《21世纪议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外来生物防治制剂进口及释放行为守则》、《防止外来入侵物种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指南》等,涉及外来入侵物种的预防、监测、和控制等措施以及早期预警与紧急应对策略等内容。本书可作为各级农林部门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及科研院所专业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