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内容:《劳动合同法》共8章98条,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五号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修正,201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三号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2.主要特点:收录近期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采用64开本,方便携带和随时查询。3.选题价值:本套图书为长销书,具有较长的销售周期,完善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单行本系列。面向人社系统干部和服务对象,既可以单独销售,又可以配合“春风行动”“农家书屋”等活动,还可以由系统采购作为赠送图书。
本书作者结合《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的有关背景情况,以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流程为主线,穿插《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通过分析100多个立法原意与实际操作密切相关的“短小精悍”的案例,解答社会各界关注的疑难问题,探讨劳动合同的应用技巧,推动劳动合同的有效实施。
《志愿服务与道德建设/学者文库》在深入探讨志愿服务行为动机、道德属性、道德价值目标及其与道德建设内在关联等问题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志愿服务在彰显和弘扬为人民服务道德核心、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倡导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和个人品德养成中的独特优势及其作用与影响。全书对我国道德建设的发展历程、中西方志愿服务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了细致梳理,对我国道德领域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客观分析,从社会“第三部门”的视角提出了加强道德治理的独到见解和创新观点。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的时代背景下,该书的研究和出版,对于深入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增强公民道德建设实效,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是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重点关注,广大从业人员和企事业单位法律意识的提高以及安全工作的需要,遵法、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已蔚然成风。特别是2001年颁布实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即GB/T 28001—2001)中将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应用列为核心和主干要素,强调企业在制定安全/健康方针时应做出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在制定安全/健康目标时应首先考虑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在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时应以法律法规为行动准则,并要求定期监视和评审与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遵守情况的业绩。同时,在该规范的策划阶段中有一个专门用于控制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要素,要求企业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时必须“识别、获
《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劳动争议卷》所选案例是以《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为主,同时,还精选了部分人民法院直接裁判的具有指导性的案例。《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劳动争议卷》突破了传统法律案例类图书的“要点提示、案情、法院审判、裁判要旨、评析”等写作模式;在编写体例上,采取了 裁判规则 、 理解与适用 、 法律拓展 、 案例 的体例。以裁判规则为主线,在内容和体例上都具有的性,突出强调不仅要关注公报案例等指导性案例本身,而且要关注指导性案例所形成规则的理解与适用,侧重于弥补法律漏洞以及阐释实务中如何正确理解与适用法律,致力于为读者迅速查找指导性案例和把握裁判规则提供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
一、收录全面,编排合理,查询方便 收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14年10月期间公布的现行有效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重要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以及相关政策规定,全面覆盖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的方方面面。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劳动法规政策”部分按劳动法内在体系,收录劳动合同、薪酬福利、劳动保护、争议处理等各领域的法律法规和重要政策文件,均为劳动者维权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常用政策法规依据。“社会保障法规政策”部分则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险”为主要内容,收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各类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本书具有体系清晰、查询方便的特点。 二、特设导读、条旨,新增典型案例,实用性强 全书各部分特设“导读”栏目,对本部分核心主体法进行解读;对重点法律
《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劳动争议卷》所选案例是以《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为主,同时,还精选了部分人民法院直接裁判的具有指导性的案例。《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劳动争议卷》突破了传统法律案例类图书的“要点提示、案情、法院审判、裁判要旨、评析”等写作模式;在编写体例上,采取了 裁判规则 、 理解与适用 、 法律拓展 、 案例 的体例。以裁判规则为主线,在内容和体例上都具有的性,突出强调不仅要关注公报案例等指导性案例本身,而且要关注指导性案例所形成规则的理解与适用,侧重于弥补法律漏洞以及阐释实务中如何正确理解与适用法律,致力于为读者迅速查找指导性案例和把握裁判规则提供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
《法律生活常识全知道系列丛书:五险一金不可不知260问》体系科学、问题全面、回答详尽,从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的法律法规倾情打造,为读者维护合法权益、办理相关法律事务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1.科学合理,系统全面 《法律生活常识全知道系列丛书:五险一金不可不知260问》以日常生活领域涉及的法律问题划分单书,包括买房租房、恋爱婚姻、抚养继承、劳动就业、交通事故、工伤保险、医疗美容、五险一金、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物业管理、农村生活等,分类明确,便于作者快速找到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 《法律生活常识全知道系列丛书:五险一金不可不知260问》收录常见、多发问题,附有相关基本知识、名词解释、生活常识解答,全面涵盖日常生活法律常识。 2.以案说法,生动直观 问题解答配以
刘新民、江赛蓉编著的《劳动法律维权精要》这是一本献给广大职场人士的劳动维权实用读物,它将与作为职场人士的您分享本人长期以来研究劳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心得,与您共享本人多年从事劳动法律培训和咨询工作的体会。本书有通俗易懂讲解劳动法律知识,典型真实案例点拨维权经验。
本书由工作在劳动争议处理一线的律师和法官携手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体现如下特点: 全面 全书涵盖各类劳动争议,全面分析劳动法律规定。在对劳动争议的实体问题进行阐述的同时,还就劳动争议的程序问题进行介绍。 新颖 采用“法律规定 案例指引”的体例,将法律规定融入案例,以案说法,方便读者根据自身的需求在最短的时问内找到贴切的案例参考。本书还大量使用了图表,帮助读者一目了然地掌握相关法律知识。 务实 书中所选用的案例均为司法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凭借在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作者试图从律师和法官的双重角度,全面剖析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实务问题。
本书从劳动法领域的热门关键词入手,在进行穷尽式搜索后按关键词整合相关法律法规,对与每个关键词有关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必要时配以案例帮助理解,最后进行实务指导,解决困扰读者的问题,本书脉络清晰,逻辑严密,是值得一读的劳动法及人事管理工具书。
本次修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2012年12月28日修订的《劳动合同法》、2012年12月31日通过的《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四)》、2013年12月20日通过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和2012年4月18日通过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新的法律法规对原稿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 2.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和意见,补充了竞业限制相关问题。 3.对上一版图书中存在的错误或表述不准确、不清晰的地方进行了修改、润色,删繁就简,进一步提高了书稿内容的质量。
劳动法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劳动法律制度的发展受劳动用工实践以及劳动争议处理实践影响极深。本书作者,通过长期处理劳动争议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之其扎实的劳动法学和民商法学的理论积累,经过两年编撰,共同提炼了164个具有代表性的劳动争议问题并结合实践判例汇成此书。 纵观全书,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内容广泛,体例清晰。本书共计16章,包括确认劳动 关系纠纷、事实劳动关系纠纷、劳动合同效力纠纷、劳务派遣合同纠纷、非全日制用工纠纷、劳动合同签订、续订纠纷、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纠纷、试用期间劳动合同纠纷、服务期纠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劳动合同变更纠纷、劳动合同解除纠纷、劳动合同终止纠纷、休息休假纠纷、竞业限制纠纷、社会保险纠纷;基本上涵盖了劳动争议纠纷中确认劳动关系、工资、、服务期
亓昕编著的《欠薪与讨薪--工地政体与劳动过程的实证研究》试图与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劳动过程理论以及外有关工人阶级团结的研究对话,在揭示建筑工缺少社会建构能力这一社会事实及形成原因的同时,推进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劳工问题的研究和对于中国农民工问题的研究。
矿山安全生产是我国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面对当前矿山安全生产基础薄弱、重特大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改善矿山安全生产状况,强化安全基础管理,实现矿山安全生产是一项艰巨、复杂和长期的任务。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计量司等编著的《矿山安全计量常用法律法规及标准》选编了有关矿山安全生产方面现行有效的以及发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安全标准及计量检定规程,是一本较全面系统的关于矿山安全生产方面的工具书。本书可供各级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及企业干部职工参考使用。
《劳动争议审判前沿问题研究》一书共分为八章,分别是“劳动关系的认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及效力”“劳动报酬问题”“劳动合同的变更及解除”“劳务派遣问题”“竞业限制问题”“工伤待遇及其他福利”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本书的案例以及研究的问题,不少是全国的首例,多数涉及法无明文规定或者法律规定不明确的情形,具有新颖性和典型性。本书以促进劳动争议审判实务和理论发展为宗旨,展现与总结劳动争议审判经验和审判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