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金融仲裁案例选编
    •   ( 15 条评论 )
    • /2025-01-15/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总目录 br br 第一部分:基金案例 br br 案例一 自然人A、中国B公司、C银行O地分行基金合同争议仲裁案 br 案例二 自然人A与中国B公司基金合同争议仲裁案 br 案例三 自然人A与中国B公司合伙协议争议案 br 案例四 自然人A与中国B公司基金合同争议仲裁案 br 案例五 自然人A 、中国B公司、C公司基金合同争议仲裁案 br 案例六 A公司、中国B公司、自然人C、自然人D、E公司、 br F公司、G公司、H公司差额补足协议争议仲裁案 br br 第二部分:债券案例 br br 案例七 A公司、B公司衍生品交易主协议争议案 br 案例八 A公司、B公司交易主协议争议案 br 案例九 A合作社与B公司A合作社债券回购交易争议案 br 案例十 br 案例十一 中国A银行与中国C公司债券回购交易协议争议案 br 案例十二 中国A公司与中国B公司债券募集争议案 br 案例十三 中国A公司与中国B证券公司承销协议争议案

    • ¥80.1 ¥178 折扣:4.5折
    • 中外行政诉讼法汇编
    •   ( 366 条评论 )
    • 何海波 编 /2018-04-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为配合 2014年《行政诉讼法》修改而编制的参考资料,也是 理想的行政诉讼法 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书中共收录了11个国家和地区的行政诉讼法立法。 中国编 部分涵括了中国大陆、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现行立法,以及清末、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3个历史文本。 外国编 部分收录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8个国家现行的行政诉讼立法,其中法国、俄罗斯等国的立法系首次在中国翻译出版。

    • ¥62.1 ¥138 折扣:4.5折
    • 诉讼时效制度研究 冯恺 著 山东人民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冯恺 著 /2007-07-01/ 山东人民出版社
    • 本书借助比较法学及概念法学等研究方法,强调法律文化背景差异对具体制度设定的影响,围绕诉讼时效的价值、客体、期间、障碍及效力展开剖析;指出该制度正当性的获得有赖于督促与惩罚、证据彰示、秩序与安全、效率等多种价值的衡平,此种追求内部衡平的多元化价值体系始为诉讼时效正当性的基础;对客体的讨论标准予以评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请求权得以成为诉讼时效客体的根据并对物权请求权的可适性提出质疑;突出对诉讼时效期间予以设定时应考虑的各种要素的考察,系统讨论诉讼时效期间的类型及其划分根据;结合诉讼时效的双刃性,建议通过合理的限制措施(即诉讼时效的障碍)以保障其价值的充分实现;在对三种立法主义以及我国所奉行的“胜诉权消灭说”予以评介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当由传统的“胜诉权说”向抗辩权发生主

    • ¥90 ¥191.76 折扣:4.7折
    • 中国律师办案全程实录:刑事诉讼被害人代理与附带民事诉讼 朱加宁,叶连友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朱加宁,叶连友 著 /2009-04-01/ 法律出版社
    • 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刑事诉讼被害人代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对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犯罪行为的直接受害者,被害人对案件事实的了解比一般人更为清楚,对司法机关公正处理案件的期待也特别强烈。但是由于被害人自身权利保护能力和法律知识的欠缺,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刑事诉讼过程中,其权益往往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因此,建立和完善被害人代理制度,严格依法办事,使被害人在律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对维护法律尊严,伸张社会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刑事被害人是指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广义的刑事被害人既包括刑事公诉案件的被害人,也包括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害人。在刑事诉讼理论中,自诉案件的被害人一般被作为自诉人来加以研究,故本书中的被害人是指

    • ¥57.62 ¥122.79 折扣:4.7折
    • 刑事庭审制度研究 龙宗智 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版书】
    •   ( 2 条评论 )
    • 龙宗智 著 /2001-1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庭审是刑事诉讼的中心和重心,建构合理的庭审制度理论对于刑事诉讼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价值。而且新型事诉讼体制下的庭审环节,是各种矛盾和冲突的集中体现。通过探讨庭审的基本理论以及现实中的矛盾和冲突,研究整体上的制度协调和微观意义的制度填充,对于新的刑事诉讼体制的完善和有效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著作共分10章,前四章论述庭审制度的一般性问题,如庭审的要素、功能和价值目标;庭审的基本原则和原理;庭审制度的前现代类型和现代类型时势比较研究;关于中国新的庭审方式的特征与模式等,可谓“总论”。后六章则属于“分论”的内容。分别论述庭前的公诉审查和证据开示程序,庭审调查和辩论程序的基本问题,法庭公诉和辩护中的问题。尔后,对庭审调查的重点和难点——人证调查进行了专门研究,对法官的审理

    • ¥51.6 ¥109.97 折扣:4.7折
    • 刑事自由裁量权导论【正版图书】
    •   ( 0 条评论 )
    • 董玉庭,董进宇 著 /2008-01-01/ 法律出版社
    • 刑事自由裁量权是自由裁量权问题在刑事法领域的体现,刑罚权力的发动事关当事人的生杀予夺,所以刑事自由裁量权是刑法适用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理论课题。本书全面介绍了刑事自由裁量权这一刑法理论,作者严密地分析了我国刑事自由裁量权的理论基础、历史渊源、价值分析、作用范围、与刑法基本原则的关系、刑事自由裁量权的负效应及其矫正方式等。 文章从以下六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 部分主要介绍了刑事自由裁量权的概念、特征及主体。 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成文法局限与刑事自由裁量权的价值。 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的根据及表现。 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刑事自由裁量权与刑法基本原则的关系。 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刑事自由裁量权的负面效应及其克服。

    • ¥84.29 ¥218.58 折扣:3.9折
    • 审理室主任谈审理 中央纪委监察部案件审理室 编 中国方正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中央纪委监察部案件审理室 编 /1999-11-01/ 中国方正出版社
    • 今年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1998年全国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会议精神,效果明显。这次中央纪委案件审理至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的“审理室主任谈审理”证文活劝就是落实会议精神的措施之一,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审理室主任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研究新形势下案件审理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案件审理工作的业务建设,提高审理干部队伍素质和处理违纪违法案件的质量。 案件审理工作上纪检监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查处违纪案件的必经程序,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执行党纪、政纪,有效地保证案件质量的客观要求。案件审理工作不仅要贯彻从严治党、治政的方针,正确执行纪律,严肃处理违纪违法人员,还要保障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的合法权利。新形势下,案件审

    • ¥86 ¥179 折扣:4.8折
    • 言词证据研究 房保国 主编 知识产权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房保国 主编 /2012-01-01/ 知识产权出版社
    •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相对应,在英美法中主要称为人证,包括当事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种类,言词证据具有易变性、动态性和直接性的特征,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宁要深刻的片面,不要肤浅的全面,《言词证据研究》的写作不追求面面俱到,在对言词证据的一般特性探讨之后,重点针对司法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了言词证据的调查程序,同时从心理学、社会学和逻辑学多个视角对言词证据予以解读,指出言词证据研究的发展趋势

    • ¥72 ¥151 折扣:4.8折
    • 刑事诉讼法哲学 陈浩铨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陈浩铨 著 /2008-03-01/ 法律出版社
    • 《刑事诉讼法哲学》的论题显而易见地把刑事诉讼法的哲学观作为讨论的中心提了出来,提出这一中心论题的根据在于:刑事诉讼法的哲学意义由于种种原因而被疏忽和延宕了。然而,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一样如此紧迫地要求理解刑事诉讼法哲学观的实际意义,要求给予这种哲学观以深刻的阐述和精详的论证。 《刑事诉讼法哲学》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规定的基本理念。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判定这个基本理念。既然刑事诉讼法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真理而并非单纯的国家意志或命令的表述与诠释,那么,《刑事诉讼法哲学》就不能囿于现行法律原则与规定的平面性,而必须扩展至客观事实特别是案件事实本身的深度。因此,就必须探寻刑事诉讼最内在的本质,追溯刑事诉讼形而上学的本原,运用刑事诉讼形而上学

    • ¥83 ¥177.37 折扣:4.7折
    • 外来法与近代中国诉讼法制转型 何志辉 中国法制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何志辉 /2013-10-01/ 中国法制出版社
    • 蛰居澳门的志辉博士,潜心从事澳门法制史研究,在鲜有人至的领域拓荒多年,陆续取得了让人欣喜的成果。这部《外来法与近代中国诉讼法制转型》虽与澳门法制史无关,却因为横贯法史学与比较法,兼具解释性和描述性,辨识西法东渐的影响,勾勒诉讼法制的转型,探微索隐,言微论宏,让我们同样欣喜。 书稿的首要特点,在问题意识的清醒。书稿所涉的基本问题,是“外来法”、“诉讼法制”与“近代转型”的内在关联。近代中国法制转型,必然涉及外来法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外来法”被笼统言说,既不辨其分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也不察其有各自兴衰、彼此竞逐。书稿开篇即道破此点,且以一章篇幅谈近代中国遭遇的外来法,考溯各自的源流和特质,再现各自的楔人和渗透,使读者明晰近代中国所见的外来法,绝不是平面化和一体化,而是立体型和

    • ¥67 ¥141 折扣:4.8折
    • 民事判决理由研究 王合静 法律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王合静 /2016-06-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结合民事判决理由所关涉的理论问题和民事判决文书的样本对民事判决理由进行研究,并通过对域外法系国家和地区判决理由的比较考察,归结出影响判决理由制作的一系列制度、文化以及司法权配置等因素,以此说明判决理由是一个关涉多重学科的综合性的论题。欲提升我国民事判决理由的制作水准,则需采取多种路径对我国民事判决理由进行改革。在研究的过程中,本书运用了交叉学科的知识,从法理学、法社会学等视域论述了判决理由的理论基础和证立方法,并且本书运用了文本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在法律之外影响法官制作判决理由的社会因素进行关注,从而感知法官对判决理由的制作是一项复杂的思维和多种知识的综合。

    • ¥84 ¥175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