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实用版
    •   ( 30506 条评论 )
    •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8-11-09/ 中国法治出版社
    • 实用版系列 独具五重使用价值: 运用法律维护权利和利益,是读者选购法律图书的主要目的。法律文本单行本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据,但单纯的法律文本中的有些概念、术语,读者不易理解;法律释义类图书有助于读者理解法律的本义,但又过于繁杂、冗长。 实用版 法律图书至今已行销多年,因其权威、实用、易懂的优点,成为广大读者理解、掌握法律的*工具。 1.专业出版。中国法制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文本的权威出版机构。 2.法律文本规范。法律条文利用了本社法律单行本的资源,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正式版本完全一致,确保条文准确、权威。 3.条文关联适用。本书中的【理解与适用】均是从庞杂的相互关联的法律条文中精选、提炼而来。 4.附录实用。本书收录了宪法宣誓誓词以及我国宪法历

    • ¥13.5 ¥30 折扣:4.5折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22实用版)
    •   ( 1296 条评论 )
    •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22-10-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本书以根据2017年9月1日第二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为主体法,就重点条文进行权威注释,并辅以相关指导案例、典型案例裁判要旨,方便读者迅速查看、全面理解、准确掌握条文内容,帮助广大读者学法用法,是学习适用我国仲裁法相关法律制度的实用图书。

    • ¥8 ¥20 折扣:4折
    • 无效合同法律实务研究
    •   ( 170 条评论 )
    • /2024-09-06/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合同制度是民事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债权合同是民事合同的一种,本书所说的无效合同,是无效债权合同。合同效力是指合同约束力,包括形式约束力和实质约束力,有的合同开始仅发生形式约束力。形式约束力是法锁效力,实质约束力是给付效力。合意是约束力的源泉,无效合同的本质是无效合意。无效合同没有形式约束力,也没有实质约束力,不能产生意定之债。无效合同并非不发生任何效果,它作为民事法律事实,可以产生法定之债。无效合同是违反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合同,在《民法典》的语境下,无效合同就是非法合同。无效合同的认定和后果处理,是实务中纠结的问题,不仅要依法,也需要相应的理论指导。 br 无效合同的认定和后果处理,是实务中纠结的问题,不仅要依法,也需要相应的理论指导。本书以《民法典》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 ¥36 ¥80 折扣:4.5折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实用版(2018版)
    •   ( 8869 条评论 )
    •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8-09-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实用版系列 独具五重使用价值: 1专业出版。中国法制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文本的权威出版机构。 2法律文本规范。法律条文利用了本社法律单行本的资源,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正式版本完全一致,确保条文准确、权威。 3条文解读详致。本书中的【理解与适用】均是从庞杂的相互关联的法律条文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等对条文的权威解读中精选、提炼而来;【典型案例指引】来自*人民法院公报、各高级人民法院判决书等,点出适用要点,展示解决法律问题的实例。 4附录实用。书末收录经提炼的法律流程图、诉讼文书、办案常用数据等内容,帮助提高处理法律纠纷的效率。 5附赠电子版。与本分册主题相关、因篇幅所限而未收录的相关文件、 典型案例指引 所涉及的部分重要案

    • ¥10.4 ¥26 折扣:4折
    • 证据法的理论反思
    •   ( 109 条评论 )
    • 郑飞 /2024-02-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10年来(2011-2021年)在《法学研究》《政法论坛》《环球法律评论》《中国刑事法杂志》等期刊上发表的证据法学论文的一本选集,经过笔者系统修改后,整理为两编,共十二章。 br 上编:证据法的基础理论 br 第一章 证据科学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走向(《环球法律评论》,CSSCI) br 第二章 证据属性的层次性与证据规则的结构体系(《法学研究》,CSSCI) br 第三章 证据法的功能演变:从信息规制到风险防控(《证据科学》,北大核心,约稿,待刊) br 第四章 证据法的运行机制与社会控制功能(《南通大学学报》,CSSCI) br 第五章 证据推理的性质与方法(《证据科学》,北大核心) br 第六章 威格莫尔的证据法与司法证明科学(《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和《司法改革论评》) br 下编:证据制度的理论反思 br 第七章 中国司法专门性问题解决的四维模式(

    • ¥30.6 ¥68 折扣:4.5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附配套规定)(大字版)
    •   ( 126 条评论 )
    •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22-11-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本书选取读者学法、用法的常用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为主法,并收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相关的法律、部门规章。本书中所收录的法律文件均为现行有效标准文本。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各条附加【条文主旨】,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法律规定。同时,本书采用大字排版,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 ¥12.2 ¥27 折扣:4.5折
    • 民事诉讼法(第三版)(美国法律文库)
    •   ( 223 条评论 )
    • (美)弗兰德泰尔 等著,夏登峻 等译 /2003-12-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民事诉讼法(第3版)》有以下特点:首先,它有大量的援引、脚注、有关民事诉讼的论文以及许多著名判例都是阅读、研究不可或缺或非常有用的法律资源。从该书本文的内容来看,比耶鲁大学著名民事诉讼法教授JamesHazard1985年著的《民事诉讼法》多两章,约30万字。正如《民事诉讼法(第3版)》作者在序文中所说:“第三版的目的是使这一卷本包括重大变动和发展的内容都能跟上形势,确定内容丰富、翔实”。 其次,书内有附录《西方法律出版公司民事诉讼法检索》,共有八章,导言除外。告诉读者Westlaw有关民诉的联邦和州的规则、法令、法规、判例法、判例和论著、评论等等数据库以及多种检索方法。只要我们有Westlaw联网关系,就可随时检索你需要的详细资料。同时还让你可把握新的动态,给你提供新的数据库,仅用你的指端就可拥有法律文献

    • ¥30.6 ¥68 折扣:4.5折
    • 中外行政诉讼法汇编
    •   ( 366 条评论 )
    • 何海波 编 /2018-04-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为配合 2014年《行政诉讼法》修改而编制的参考资料,也是 理想的行政诉讼法 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书中共收录了11个国家和地区的行政诉讼法立法。 中国编 部分涵括了中国大陆、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现行立法,以及清末、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3个历史文本。 外国编 部分收录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8个国家现行的行政诉讼立法,其中法国、俄罗斯等国的立法系首次在中国翻译出版。

    • ¥62.1 ¥138 折扣:4.5折
    • 无罪裁判的证据逻辑
    •   ( 137 条评论 )
    • 郑飞 /2024-04-08/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无罪裁判的证据逻辑是一个亟待研究的 富矿 。受我国诉讼结构和研究进路的影响,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长期忽视了证据对于罪与非罪裁判的影响,这便造成了无罪问题研究的系统性缺失。基于此,本书从横向和纵向两条线路,探究了无罪裁判的证据逻辑。在横向视角方面,本书将证据逻辑分为以证据能力(可采性)为中心的静态逻辑和以证明力(推论链条)为中心的动态逻辑。相应地,在无罪裁判中的证据逻辑也就可以分为以证据能力(可采性)为中心的静态证据无罪逻辑和以证明力(推论链条)为中心的动态证据无罪逻辑。在纵向视角方面,本书主要关注法官在无罪判例中对证据规则形成的创造性程度。根据法官的创造性程度不同,将无罪判例证据规则分为了四大类:一是规则解释,即无罪判决对现有证据规则的解释适用;二是法官续造,即法官在无罪判决中

    • ¥31.5 ¥70 折扣:4.5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018年新修订)(含草案说明)
    •   ( 6749 条评论 )
    •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8-11-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焦点在:完善与《监察法》的衔接机制。删去人民检察院对贪污贿赂等案件行使侦查权的规定,保留人民检察院在诉讼活动法律监督中发现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的侦查权。建立缺席审判制度。对于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潜逃境外,监察机关移送起诉,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建立认罪认罚从宽与刑事速裁制度。明确刑事案件认罪认罚可以依法从宽处理的原则、程序规定;增加速裁程序。适用于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被告人认罪认罚,民事赔偿问题已经解决的案件。

    • ¥4.5 ¥10 折扣:4.5折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含草案说明)
    •   ( 188 条评论 )
    •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8-05-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该法的亮点如下: 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需要具备的条件。人民陪审员的学历要求规定为 一般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年龄要求为年满28周岁。此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监察委、公检法工作人员以及律师、公证员、仲裁员等不能担任人民陪审员;有受过刑事处罚,被开除公职,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情形的,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 人民陪审员的选任与使用。采取由司法行政机关牵头负责,形成司法机关选荐、人大常委会任命、法院使用的选任工作机制。人民陪审员主要是随机抽选产生。同时,为了满足审判活动需要,也可以通过个人申请和组织推荐的方式产生人民陪审员,但人数不得超过名额数五分之一。

    • ¥1.6 ¥4 折扣:4折
    • 诉讼证明标准研究
    •   ( 70 条评论 )
    • 李玉华 等著 /2010-05-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诉讼证明标准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问题。在21世纪初,我国学术界对诉讼证明标准的讨论呈现出争鸣之势,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乃至流派。这充分反映了在社会和法律的转型期人们理念的改变。理论上的争论也影响到了司法实践,在诉讼证明标准的理解与运用上,司法人员也出现了不同的认识。因此,对诉讼证明标准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本人非常关注中外证明标准的研究,本世纪以来也陆续发表过一些文章,参与证明标准的讨论。李玉华是我指导毕业的博士,她自硕士论文《论诉讼证明标准》(2001年通过答辩)的写作开始就一直在关注和研究诉讼证明标准,发表过多篇相关文章并写成了博士论文《刑事证明标准研究》(2005年通过答辩),在此基础之上又主持完成

    • ¥21.6 ¥48 折扣:4.5折
    • 民事诉讼法学
    •   ( 851 条评论 )
    • 毕玉谦 /2021-03-12/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研究所针对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理论发展的研究文章合集。其中,以民事诉讼电子数据证据规则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涉及民事诉讼电子数据基础理论、民事诉讼电子数据的比较法视野、民事诉讼电子数据的证据类型化、民事诉讼电子数据的收集、民事诉讼电子数据的存取、民事诉讼电子数据的证据保全、民事诉讼电子数据的庭审证据调查、民事诉讼电子数据的证据审查与认定。

    • ¥44.6 ¥99 折扣:4.5折
    • 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 罗克辛 ,蔡桂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售后无忧】
    •   ( 1 条评论 )
    • 罗克辛 著,蔡桂生 译 /2011-01-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第二版)》包含了论及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之关系的两篇中文译作。这两篇作品在产生时间上跨越了四十年。篇作品以纲领性的方式,努力将刑法总论的体系建立在刑事政策的指导思路上:构成要件所遵循的是法的明确性原则;违法性则依照各种特定的秩序原则,利用正当化事由来解决社会冲突;而答责性所考虑的是可罚性,它要接受罪责和为预防所需的刑罚幅度的双重限制。第二篇作品描摹和批判性地点评了20世纪刑法体系思想的演变,并以刑事政策为基础讨论了法益保护、客观归属、不法和罪责及答责性等内容。

    • ¥375 ¥760 折扣:4.9折
    • 驳案汇编【正版书籍,满额满减,咨询更优惠】
    •   ( 1 条评论 )
    • (清)全士潮 等纂,何勤华 等点校 /2009-06-01/ 法律出版社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德固政之本,刑亦礼之平。政非德不立,礼非刑无以峻其防。虽然,有难言者。律法虽周,无成案每虞出入;五听具备,而实缓犹待称量。 本书是清代乾嘉时期的成案编集,是中国法制为的驳案集。通过本书,可以对我国清代中期判例运作的历史状况作一些考察,从中可以看到新例的制定过程和立法依据,有助于对制定法与判例法互补作用的认识与借鉴,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注释律学的历史认识。

    • ¥538.8 ¥1253.4 折扣:4.3折
    • 刑事法学研究(2023年第2辑)
    •   ( 5 条评论 )
    • 吴宏耀 /2024-03-28/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与社会治理 专题精选了六篇佳作,它们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就专题的不同侧面展开论述。 br (2) 刑事法与个人信息保护 专题讨论了刑法保护个人信息的力度与限度。 br (3)案例聚焦。本专题旨在通过挖掘个案的制度意义,以个案推动法治。每辑将围绕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案例、经典案例、重大疑难案例,通过透视个案正义的方式,深入推动案例指导制度等问题研究。 br (4)刑事法治。本专题旨在鼓励刑事法领域的实证研究与学术提升。每辑将根据来稿情况,遴选调研报告、大数据分析、刑事辩护实务等文章。 br (5)学术专论。本专题旨在鼓励学术创新与学术争鸣。每辑将遴选具有重大学术争议的创新性文章,鼓励批判性思维、对传统学说提出质疑,以激励学术自信与学术创新。 br (6)域外视野。本专题主要登载域外刑事法治动态、刑事司法制度、

    • ¥44.1 ¥98 折扣:4.5折
    • 文字之讼——语言与民事案例
    •   ( 44 条评论 )
    • (美)舒伊 著,沙丽金张茜 译 /2013-0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词语与语言是许多人类冲突的起因,也通常是冲突斗争的战场。这对于民法来说尤其如此。在这一领域,词语的用法与含义形成了辩论的漩涡,这些辩论通常由精确的分析和解读来解决。因此,民事案件为探讨语言在法律中的作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通过研究民法中的特定案例,罗杰·W.舒伊教授表明r如何运用语言学分析技巧解决语言含义的争议,以及民法案例对于语言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舒伊教授收集并分析了许多案例,包括合同、广告、产品责任、版权侵犯、歧视、商标争议和欺诈争端。在每个案例中,他都运用了形式语言学研究手段来表明语言学如何像自然科学一样协助解决法律争端的。 对于语言学家——社会语言学家、法律语言学家、法律与社会学学者与学生——以及律师和法律专业学生来说,《文字之讼:语言与民事案例》存在着一定

    • ¥13.1 ¥29 折扣:4.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