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诉讼证明标准研究
    •   ( 70 条评论 )
    • 李玉华 等著 /2010-05-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诉讼证明标准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问题。在21世纪初,我国学术界对诉讼证明标准的讨论呈现出争鸣之势,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乃至流派。这充分反映了在社会和法律的转型期人们理念的改变。理论上的争论也影响到了司法实践,在诉讼证明标准的理解与运用上,司法人员也出现了不同的认识。因此,对诉讼证明标准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本人非常关注中外证明标准的研究,本世纪以来也陆续发表过一些文章,参与证明标准的讨论。李玉华是我指导毕业的博士,她自硕士论文《论诉讼证明标准》(2001年通过答辩)的写作开始就一直在关注和研究诉讼证明标准,发表过多篇相关文章并写成了博士论文《刑事证明标准研究》(2005年通过答辩),在此基础之上又主持完成

    • ¥21.6 ¥48 折扣:4.5折
    • 诉讼时效制度研究 冯恺 著 山东人民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冯恺 著 /2007-07-01/ 山东人民出版社
    • 本书借助比较法学及概念法学等研究方法,强调法律文化背景差异对具体制度设定的影响,围绕诉讼时效的价值、客体、期间、障碍及效力展开剖析;指出该制度正当性的获得有赖于督促与惩罚、证据彰示、秩序与安全、效率等多种价值的衡平,此种追求内部衡平的多元化价值体系始为诉讼时效正当性的基础;对客体的讨论标准予以评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请求权得以成为诉讼时效客体的根据并对物权请求权的可适性提出质疑;突出对诉讼时效期间予以设定时应考虑的各种要素的考察,系统讨论诉讼时效期间的类型及其划分根据;结合诉讼时效的双刃性,建议通过合理的限制措施(即诉讼时效的障碍)以保障其价值的充分实现;在对三种立法主义以及我国所奉行的“胜诉权消灭说”予以评介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当由传统的“胜诉权说”向抗辩权发生主

    • ¥90 ¥191.76 折扣:4.7折
    •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范愉 主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范愉 主编 /2005-12-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在当今世界,诉讼案件剧增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传统的审判机制面对日益沉重的诉讼负荷,开始显得力不从心;诉讼的高成本和审判的迟延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从而构成民众“接近正义”的障碍和司法制度的危机,由此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司法改革运动。各种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1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简称ADR)应运而生并逐渐得到各国立法、司法机关的重视。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治国、加人世贸组织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意义。作者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以“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外国经验,完善司法制度”为宗旨,广泛参考了中、英文资料,反复论证,精益求精,力求在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论述深入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 ¥40.17 ¥85.62 折扣:4.7折
    • 程序与民主【正版书籍,满额减,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皮罗·克拉玛德雷(Piero Calamandrei),陈瑞洪,翟 /2005-03-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程序与民主》是意大利著名政治学家、法学家皮罗·克拉玛德雷(Pierocalamandrei)(1889-1956)讨论现代诉讼程序的著作。该书篇幅虽小,但影响甚大。国内对该著者及其作品的介绍较少,倒是其弟子卡佩莱蒂的著作已有中文译本:《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徐昕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程序与民主》一书,并非平行地讨论程序和民主,而是从程序的视角讨论民主。这里的民主,也不是政体意义上的治理机制,而是尊重人的权利这样一种态度和行动。这是一本检讨性的著作,是对自由主义理念支撑下的形式主义程序观的一个反思。

    • ¥107.14 ¥224.28 折扣:4.8折
    • 外来法与近代中国诉讼法制转型 何志辉 中国法制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何志辉 /2013-10-01/ 中国法制出版社
    • 蛰居澳门的志辉博士,潜心从事澳门法制史研究,在鲜有人至的领域拓荒多年,陆续取得了让人欣喜的成果。这部《外来法与近代中国诉讼法制转型》虽与澳门法制史无关,却因为横贯法史学与比较法,兼具解释性和描述性,辨识西法东渐的影响,勾勒诉讼法制的转型,探微索隐,言微论宏,让我们同样欣喜。 书稿的首要特点,在问题意识的清醒。书稿所涉的基本问题,是“外来法”、“诉讼法制”与“近代转型”的内在关联。近代中国法制转型,必然涉及外来法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外来法”被笼统言说,既不辨其分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也不察其有各自兴衰、彼此竞逐。书稿开篇即道破此点,且以一章篇幅谈近代中国遭遇的外来法,考溯各自的源流和特质,再现各自的楔人和渗透,使读者明晰近代中国所见的外来法,绝不是平面化和一体化,而是立体型和

    • ¥67 ¥141 折扣:4.8折
    • 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 (日)棚濑孝雄 著,王亚新 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日)棚濑孝雄 著,王亚新 译 /2004-0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决定型的纠纷解决的典型是以对抗性辩论为基础的审判;合意型的纠纷解决的典型是以协商性交涉为基础的调解。棚濑认为审判程序和调解程序应当加以区别,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辅相成的流动性关系。 处理纠纷过程中当事人与法官、律师的关系,放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来考察,反映了法律秩序中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一般来说,在现代化过程中,个人观念和国家观念会同时得到加强,从而形成政治和法制上的紧张。在日本法制现代化的长期实践中,被变革的对象实际上是民众的行为方式,而不是国家的结构;这种事实一直得到大多数学家的默认。 如果行政权力的膨胀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宿命,那么为了取得社会的平衡,一方面必须让政治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法的体系中应该限度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与过分膨胀的行政权力

    • ¥26 ¥59.37 折扣:4.4折
    • 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 第3版 陈瑞华 法律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陈瑞华 /2018-07-01/ 法律出版社
    • 《天下·法学新经典.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第三版)》是运用社会科学方法研究刑事诉讼问题的一种尝试。按照这种方法,研究者观察制度、实践以及改革经验,从中发现问题,解释制度或实践变迁的规律,并将其上升为理论,很终对理论进行检验和论证。运用这一方法,《天下·法学新经典.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第三版)》对刑事和解、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速裁程序、司法裁判、案卷移送、靠前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以及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并论证了一些理论命题,如“私力合作模式”“合作型司法学”“三元化审判模式”“立法推动主义”“案卷笔录中心主义”“积极的实体真实探知主义”“义务本位主义”,等等。通过上述概念化和理论论证的努力,本书探索出一条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新路子,推动这一学科进入社

    • ¥56 ¥119.37 折扣:4.7折
    • 合同法律纠纷处理依据与解读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 法律出版社【正版】
    •   ( 1 条评论 )
    •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 /2016-06-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围绕合同相关法律实际纠纷,依据主题内容划分为合同的效力纠纷,合同的解除及违约责任,买卖合同,借款合同,服务合同,租赁、融资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运输合同,保险合同,技术合同,纠纷处理程序相关规定十二大部分。选取纠纷实例,收录与合同法相关的核心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法律文件,并按照法律效力等级进行合理编排,基本涵盖了合同诉讼所涉及的主要法律依据。配以重点法律条文解读、文书范本、实用图表等实用内容,便于读者更好的参与法律实践活动。

    • ¥12 ¥31 折扣:3.9折
    • 审理室主任谈审理 中央纪委监察部案件审理室 编 中国方正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中央纪委监察部案件审理室 编 /1999-11-01/ 中国方正出版社
    • 今年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1998年全国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会议精神,效果明显。这次中央纪委案件审理至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的“审理室主任谈审理”证文活劝就是落实会议精神的措施之一,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审理室主任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研究新形势下案件审理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案件审理工作的业务建设,提高审理干部队伍素质和处理违纪违法案件的质量。 案件审理工作上纪检监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查处违纪案件的必经程序,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执行党纪、政纪,有效地保证案件质量的客观要求。案件审理工作不仅要贯彻从严治党、治政的方针,正确执行纪律,严肃处理违纪违法人员,还要保障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的合法权利。新形势下,案件审

    • ¥86 ¥179 折扣:4.8折
    • 保险诉讼典型案例年度报告-第七辑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编 法律出版社【正版】
    •   ( 1 条评论 )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编 /2016-01-01/ 法律出版社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精心组织、编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加强交流,指导实践,提高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和保险人诉讼实务能力与水平,同时也为监管人员、从业人员、司法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有关人士工作和学习提供参考。 本书共收录保险诉讼典型案例60个,其中人身保险诉讼典型案例27个,财产保险诉讼典型案例33个,每个案例由案情、裁决和评析组成,并结合《保险法》作了深入解读。本书案例具有客观性、代表性、指导性和理论性的特点。 本书将为提高人民的保险意识和法律意识发挥积极作用。

    • ¥25 ¥57 折扣:4.4折
    • 娱乐法诉讼案件审理实务 李振武 编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李振武 编著 /2015-11-01/ 法律出版社
    • 与娱乐法相关的诉讼案件,一般包括名誉权、肖像权、著作权等侵权纠纷案件和演出合同、演艺经纪合同等合同纠纷案件。侵权纠纷案件是娱乐法领域所需探讨的重要领域,而娱乐法合同纠纷案件与一般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并无不同,往往只是因为当事人的知名度使得该类案件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还有一类案件,也与娱乐法相关,即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影视投资类纠纷,囿于笔者的审判范围和研究兴趣,对于该类纠纷案件尚未涉及。 本书主要分析前述两种诉讼案件,理清法官在该类案件中的审理思路,既是对娱乐法诉讼案件的汇编整理,同时也融入了本人在传媒行业和案件审理中的经验提炼。

    • ¥18 ¥43 折扣:4.2折
    • 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研究 宋英辉,甄贞 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宋英辉,甄贞 主编 /2011-08-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理论研究和法律实践均起步较晚,无论是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是法律制度的健全程度,均与国外法治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而言,虽然学界对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适用的原则、制度、程序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且仍未完成建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理论基础的任务;从法律实践的角度而言,虽然已有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基本原则和相关制度进行了相应的规定,也有一些地方司法机关探索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改革,但尚未建立起一套相对独立、完整且行之有效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宋英辉、甄贞主编的《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研究》立足于以上现实,通过比较研究、实证研究、思辨等多种研究方法,力求在考察国外相关

    • ¥24 ¥55 折扣:4.4折
    • 审判解释引论 刘青峰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刘青峰 著 /2004-05-01/ 法律出版社
    • 本文共分八章。章着重论述什么是审判解释,审判解释与我国的法律解释体制的关系。其中,从审判权的特性出发分析论证了所谓司法权就是审判权,所谓审判解释就是司法解释,司法机关仅指审判机关。 第二章着重论述审判解释的必要性。 第三章审判解释的方法与规则。本章着重论证了审判解释与法律适用的联系,法律须经由解释始得适用。也就是说,法律适用必须确定作为大前提的审判规范,而这种确定的过程也是解释的过程。 第四章审判解释与法律推理方法,分析论证了审判解释与法律推理方法的必然联系。 第五章审判解释的基本目标及审判规范的确定,分两个部分。部分旨在说明法律及司法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是秩序、公正与效率。秩序作为社会制度、法律制度、司法活动的最基本价值;公正是社会制度、法律制度和司法活动的核心;而效

    • ¥13 ¥33.37 折扣:3.9折
    • 打官司的操作程序 陈爱武 编著 南京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陈爱武 编著 /2000-09-01/ 南京出版社
    • 打官司是诉讼的通俗说法。本书主要讨论的是民事诉讼的方法。全书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详细介绍了民事诉讼的基本知识,具体说明了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和民事诉讼执行的有关规定,为读者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 这套丛书的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最常见的法律问题,包括处理劳动关系、工伤事故、人身伤害事故、医疗事故、购房合同、房屋装修、社会保障、诉讼和仲裁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还涉及到有头号贿赂犯罪的刑事法律知识。每一个方面的问题自成一册,内容针对性强,行文通俗易懂,使读者既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某个领域法律规范的整体面貌,又能够在需要时很方便地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所以,整套丛书基本上能满足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对相关法律知识的需要,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14 ¥35.37 折扣:4折
    • 公诉权原论 王新环 著 公安大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王新环 著 /2006-03-01/ 公安大学出版社
    • 在刑事诉讼构造中,公诉权是与审判权、辩护权和侦查权都有直接关系的一项重要权能,也与诉讼条件理论相关闻。本论著将公诉权的基础问题作为研究、阐述对象,勾勒的主要是公诉权的理念及制度基础、公诉权本质属性、公诉权行使原则、公诉法律关系、公诉权运行及其独立性的制度保障等。作者采用把握和透析公诉权的问题意识和内在本质对制度问题的研究路径,围绕公诉权提出自己的学术主张,法律探讨与实践联系紧密,对制度建构与诉讼实践具有的参考价值。

    • ¥18 ¥43.37 折扣:4.2折
    • 审查起诉的原理与方法 李勇 主编 法律出版社【正版】
    •   ( 1 条评论 )
    • 李勇 主编 /2015-03-01/ 法律出版社
    • 坚持走“第三条道路”,实现原理与方法、技能与智能的恰当融合,实现知其然又知所以然,让读者既能学会技巧与方法,又能启发读者思考背后的原理及发展方向。 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切入。一方面,以传授、讲解实践方法为依归,真实的案例贯穿始终;另一方面,所有的方法总结都建立在原理之上,以确保其符合刑事诉讼的科学原理。

    • ¥120 ¥309.37 折扣:3.9折
    • 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 贝勒斯(Bayles,M.D.) 著,邓海平 译 高等教育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贝勒斯(Bayles,M.D.) 著,邓海平 译 /2005-07-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法学界对程序正义的问题研究的并不少,但主要关注个别领域或个别情况下,是否实现了正义。真正从更普遍的意义上,研究一般的程序正义问题,还是很少的。该书可以说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作者主要关注程序的道德方面。 一般来说,在三种语境下使用程序一词:做出集体决定或选举代表的程序,典型的是议会程序;对两造争端进行裁决的程序,典型的是民事诉讼;对相对方做出负担或利益行为的程序,典型的是行政行为和刑事追诉行为。作者主要研究的是最后一种程序。 该书对程序理论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分析,被公认为是这一领域的的一部经典之作。

    • ¥178 ¥435 折扣:4.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