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要出版《俄罗斯法译丛》时,心情是很高兴的,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尤其是对我来说,俄罗斯的法律是一种难以挥去的感情。半个世纪对于历史来说,只不过是短短的一瞬,但对于一个人来说,五十年几乎是人所能工作时间的。去年,为了纪念从莫斯科毕业五十年,我还特意自费去俄罗斯旧地重游,在旧地重游中力图将过去的影像再翻新重拍,重温青春年代在异乡的火热生活。
本书是亨金教授系列演讲为基础撰写而成的一部专题性国际法理论著作。本书对传统国际法主要问题作一番特别考究,并阐述其新发展。全书以命题为基点:论述作为政治的法律,第二探讨国际法的变化,第三认识法学发展思潮。本书对于深入了解当代美国及西方国际法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英国现代公司法》共19章,约43万字,是对英国2006年公司法的深度解读。这本书并非是简单的对英国公司法的介绍和评论,而是进行深度的评析。其实有心之人完全可以通过在网上下载英国2006年公司法的原文法条进行了解,但是,在对英国公司法相关制度的前因后果没有了解的情况下,单纯浏览公司法条文,难免会出现误读。有鉴于此,本书通过对英国公司法各重要制度的历史脉络进行一一梳理,使得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英国公司法的相关制度,并以此深度了解2006年公司法的相关法律条文。
《合同解除效果的意思自治研究:以意大利法为背景的考察》以意大利法中解除效果的意思自治问题为中心,对解除制度的法理基础、解除的返还内容、欧洲法上解除效果的立法模式及现代发展趋势、解除效果的意思自治等解除权前沿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填补了解除权问题研究中相应的理论空白。《合同解除效果的意思自治研究:以意大利法为背景的考察》通过对坚持物权变动有因理论和溯及力原则的意大利法的考察,理清了解除效果和物权变动模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作者试图推翻将解除制度建构在“溯及消灭合同关系”基础上的民法传统理论,并以解除效果意思自治为独特视角,论证了在意大利和中国现有法律体系下,解除制度的理论建构从“直接效果”说向“清算关系”说转变的可能性。《合同解除效果的意思自治研究:以意大利法为背景的考察》
本书从历史角度探讨了法院及其司法实践对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其中的“鸟瞰篇”在回顾美国法律史学界对法律与美国经济的关系所作研究的基础上,对法律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历史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探索篇”则从合同法、财产法、侵权法、公司法、反托拉斯法、证券法、环境法和“新政宪法”等专门法领域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角度,对美国法律与经济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具体分析和探索,力图多方位和深层次地展现其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很后的“回眸篇”从本书对美国法律与经济的关系所做的综合研究和具体探讨提供的启迪出发,将视野扩大到对研究美国历史容易陷入的几个误区的思考,呼吁史学界同仁对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这个重大历史问题进行新的探讨。
荷兰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前卫社会思想的指向标而这与荷兰先进、成熟的刑法制度密不可分。本法典既具有性,又讲求实用,罪刑配置适度,展示了荷兰刑法温和、务实、前卫、保障人权的特点;反映了荷兰在犯罪的理念,一直奉行刑法的谦抑性,刑事处罚轻缓,体现了宽容的刑事政策。
《日本行政程序法逐条注释》是一本逐条注释1993年颁布的日本《行政程序法》的著作,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具体条款乃至具体的法律词汇用语在立法过程中的由来,以及在适用阶段学说和判例对其内容构成的影响。《日本行政程序法逐条注释》由上海师范大学印刷厂印刷,2014年1月版,2014年1月次印刷。
本书基于我国人民法院于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中引入安全保障义务这一契机,深入探讨了这一义务在德国法中的渊源即交易安全义务制度的形成与展开,特别是它在德国侵权法内在结构(三阶层)与外在结构的变迁中所发挥的重要功能.并以此反观我国侵权行为法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对安全保障义务在我国未来侵权法体系中所可能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
本书选编的这些联合国人权文书体现了很广泛的国际人权标准。另外还有五十多项联合国人权补充公约、宣言和几套国际限度规则和其他普遍公认的原则,我们以后可能陆续介绍。这些人权文件所包含的标准进一步完善了范围非常广泛的各种问题的国际法律准则,如妇女权利、免遭种族歧视、儿童权利和许多其他问题。本书收录了六个主要人权公约的六个委员会,即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委员会”、“人权事务委员会”、“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禁止酷刑委员会”和“儿童权利委员会”分别通过的一般性意见和建议,还收录了对这些委员会及其职能的介绍、对有关公约条文的理解。本书还介绍了与这些人权公约有关的许多关键问题,相信可以帮助广大读者更有效地享受到自己的权利,也有助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继续在所有地
本书是田山民法学的一个浓缩,通俗而生动地向读者展现了田山侵权行为法理论的鲜明特色:,提出了关于请求权竞合的理论;第二,主张并详细阐述了公平责任说;第三,对“损害”概念重新进行了诠释,尤其是围绕法人的名誉毁损的损害赔偿的属性,提出了独特的见解;第四,围绕违法性的判断标准,主张采用类型化标准,并在交易型侵权行为领域导入了市场竞争秩序原理。
自从本书第三版出版以来,刑事证据法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制定法改变。,1996年刑事程序法将有关披露的法律规定置于一个制定法基础上并使其发生了重要改变。(因此,关于这一主题的讨论被重新撰写并在这一版中单独构成一章。)第二,根据1998年人权法,欧洲人权公约成为英国法律的组成部分。虽然该法案直到明年(2000年。——编者注)才开始生效,本版还是因其对于从业者的重要性而将其包括进来,因为其对证据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及因为需要有时问来消化它。在这一版中,该法案构的一章的主题,此外,还在与诸如传闻证据、排除性自由裁量、特许和被告未能证明等相关主题的关联中讨论了公约。欧洲人权法庭最近的重要裁决,诸如沉默权、禁止自我归罪的特权和Doorson v.Nethertands(传闻)等案裁决,也被提到。
《罗马法民法大全翻译系列·学说汇纂(第23卷):婚姻与嫁资》采用拉丁文与中文对照形式编排,拉丁文在左(双页),中文居右(单页)。书中的拉丁文原文来源于意大利罗马桑德罗·斯奇巴尼教授主编的IUSTINIANIAUGUSTIDIGESTASEUPANDECTAE(MILANO-DOTT.A.GIUFFRaEDITORE-2007)一书。优士丁尼《学说汇纂》的原始文献中并无标点。《罗马法民法大全翻译系列·学说汇纂(第23卷):婚姻与嫁资》拉丁文中的标点皆为法史鸿儒蒙森所加。为了照顾中文的表达习惯,译文中的标点与拉丁文中的标点不尽对应。部分片段结尾处用的是逗号、冒号或分号等不是表示句子完结的标点,甚至可能没有任何标点,乃是因为它们与下一片段关系密切,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述。拉丁文脚注中“”里的内容,是相对于其他版本,斯奇巴尼版本所增加的字母或单词。拉丁文脚注中“[ ]”里的内容,是
本套丛书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欧洲侵权法原则:文本与评注》,是《欧洲侵权法原则》的条文及其解释:二是制定《原则》的基础,即各国侵权法制专题比较研究丛书专题涉及侵权责任的确定和损害赔偿中的几个最重要因素,如违法性、因果关系、严格责任、损害和损害赔偿等。专题丛书都以问题为中心。各国作者针对问卷表的问题,结合本国的通说、立法和司法实践做出回答、主编在国别报告的基础上撰写比较报告,指出各国的异同,为草案相关主题的拟定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