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继受也称法律移植,是一种不同法系、不同法律制度以及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主要形式,在许多国家的法律发展史上都可以多多少少地找到法律继受的痕迹。因此,法律继受不仅成为学者们的关注对象之一,而且也成为许多国家建立和完善本国法律体系的一种主要手段。日本自古以来就以擅长吸收他国长处而著称,这种特征同样也表现在对待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的态度上。日本古代就曾经大规模地继受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由中国继受而来的律令法,律令法与日本武士的统治习惯融合而成的武家法构成日本近代之前的主要法律传统。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脱亚入欧”思想的引导之下,全面地、概括性地继受以德国法和法国法为主的西洋法,从而使日本法在结构上或形式上完全切断了与传统法律制度的联系,具备了与西洋法完全相同的外观
现行韩国民法典于1958年2月22日颁布,并于1960年1月1日始施行。国内民法界有些学者误认为韩国民法典即是日本民法典的翻版。诚然,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现行韩国民法典虽未能完全摆脱所谓“依用民法”,即日本民法的影响,但除了在亲属编和继承编仍保留韩国固有法的特征外,在财产法方面,并非完全照搬日本民法。立法者制定当时参照日本民法学的新的研究成果,在依用民法中删除不服水土的源于法国民法的条款,更多吸收德国民法。除此之外,又参照了中华民国民法典和伪满洲国民法典。
如何才能揭示内在于知识产权法中的这一矛盾并提出解决的方针呢?这是《日本现代知识产权法理论》编著者所面临的课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03年,本人负责的北海道大学“新一代知识产权法政策学国际基地的形成”这一项目,作为日本文部科学省21世纪COE项目得到了采纳,我们已经进行了五年的研究工作。日本文部科学省21世纪COE项目是指,为实现文部科学省重点支援世界性研究教育基地的形成这一目的,针对根据不同学科选拔出的项目授予政府补贴的事业。作为项目成果,我们已经出版了学术杂志《知识产权法政策学研究》共20册以及研究丛书《21世纪COE知识产权法研究》共4卷。此次承蒙汕头大学法学院的合作,我们从上述成果中挑选出12篇论文,将其译成中文出版。《日本现代知识产权法理论》的作者不仅限于北海道大学的研究人员,也有赞成本研究
日本公司法是在2005年制定、2006年开始正式实施的。在此之前,日本公司法制度一直规定在日本商法典的第二编。2005年的日本公司法不仅是在形式上、同时在内容上也进行了诸多的调整,可以说是百年一次的重大法律修改。日本新的公司法强调以公司法现代化为目标,在新公司法中,将过去采用片假名文言文体的文字表述等改为平假名文言文口语体文字表述方法,使法律条文的阅读更为方便。同时,日本新公司法在内容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重点在于构建完善的特别股份制度、加强董事的权限、公司收购、合并等企业重组手段的多样化构建以及增加针对敌对收购的对策等方面。另外,日本新公司法还新引进了会计参与、持分公司等新的概念。通过至今近九年的实施,日本新的公司法在实践中也积累了更深入的认知与众多的经验。本书立足于解释、说明日本公司法
秦鹏,1959年出生,山西人。l982年7月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现任新疆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国际法研究。主持国家社科西部项目《构建中亚地区环境法律保护的区域合作机制研究》。主持研究课题《欧盟一体化:中国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予项目“地区、环境、能源政策研究”。发表论文《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的现状、问题与法律对策》、《政治、经济、法律——析中亚国家投资环境》、《用国际法纂本准则规范中国与中驻各国的关系》、《国际反恐法律合作模式探析》、《跨界环境污染的形成与危害性》、《中国新疆与中亚地区跨界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国际商事仲裁若干法律问题探析》、《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的构建》、《晚近国际司法制度的新发展》及《中亚区域合作——环境保
本书介绍了行政执法的基本原理、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行政执法主体、行政执法证据、行政许可法律制度、行政确认法律制度、行政处罚法律制度等内容。
作者在《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第2版)》中试图用“对抗”和”判定”两个基本要素来把握、归纳渊源于西欧法律传统,并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为背景的民事诉讼所共通的深层结构。日本民事诉讼被视为体现这种结构的制度样本之一。《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第2版)》就是通过对其各领域程序设计与运作的描绘分析,较完整而又具体地例示这一可称为“对抗·判定”结构的理论模型。 作者认为,我国目前的比较民事诉讼法研究所面临的一个很难做到两拿的课题是,如何既能够完整而深入地把握理解作为参照的国外资料,同时又提供真正可能切合我国现实情况的参考。《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第2版)》为了克服这一难题而在方法上做出努力:就在于构筑上述有关民事诉讼基本结构的理论模型,并试图利用此模型
本书以对日本的法律,尤其是对M&A相关的法律规制以及实务感兴趣的中国企业的实务工作者、中国律师、从事中国的M&A咨询的人员、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为对象,从实务的角度对日本并购法律进行了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