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民法典》是拿破仑五大著名法典中的第一杰作,是拿破仑文治之功的辉煌颠峰,是法国民事社会生活的基石与准则,是法国的第二宪法,是法国国家“最伟大的财产”。 《法国民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民法典,是大陆法系的主要经典,200年来在世界上产生的深远影响。它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是一座永久不倒的丰碑。 这部《法国民法典》的中文新译本是100多年来国内翻译外国法典的一次突破,它第一次完整地收录了与条文相关的判例,必将成为我国民法研究与民事立法参照的一部重要文献。
本书由当代俄罗斯著名教授О.И.奇斯佳科夫主编,是莫斯科大学法律系的现行教材第5版,也是俄罗斯联邦法科高等院校教学法协会向全国高等院校推荐的教材。 全面考察了苏联领域内从古至今存在过和存在着的各种国家构成体及其法律体系的规律性更替过程。上卷从公元前9世纪出现在外高加索南部的奴隶制国家乌拉尔图王国开篇,历经先后在黑海沿岸、中亚地区、里海及波罗的海沿岸和俄罗斯腹地不断产生和灭亡的数十个封建国家(也有少数奴隶制国家),历经前封建时期的古罗斯和封建割据时期、等级代表制时期、独裁专制时期的俄罗斯,最后到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被推翻的沙皇俄国和短命的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结束。下卷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始,至苏联解体和俄罗斯全面复辟资本主义止。作者依据大量史实和文献资料,侧重从社会构建、国家机制、法
本书是一本学术自传体性质的刑法专业书籍,汇集了二战后德语区刑法学二十一位知名刑法教授的自我陈述。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知悉二十一位教授的成长经历,了解他们的基本学术观点,而且可以借此掌握德语区刑法学的发展历程、师承关系、学派争议等整体状况,进而可以直观地了解德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面貌。本书作者是埃里克·安德烈亚斯·希尔根多夫是德国法学家和法律哲学家,在Julius-Maximilians-Universit?tWürzburg 担任刑法、刑事诉讼法、法律理论、信息法和法律信息学主席。
基本概念,大陆欧洲民法典中的侵权行为法,斯堪的纳维亚赔偿法和普通侵权行为法,欧盟内侵权行为法的统一和协调,在私法范围内的侵权行为法,侵权行为法与宪法和刑法等六章。下卷包括:损害、可赔偿性损害和损害赔偿,自己不当行为之责任的理论及其表现形式,自己没有不当行为之责任的理论与表现形式、因果关系与可归责性、一般抗辩事由等五章。本书对欧盟15个成员国16个法域的侵权行为法立法、判例和学说进行了系统的比较观察。研究细密、资料全面、见解深刻是其基本特点。大陆法系法学论著通常较少研究判例,而本书对欧盟各国从《法国民法典》以来近200年的侵权案件之全面研究使读者见到的是各国生动的侵权行为法。作者站在整个欧盟的高度研究侵权行为法,避免了偏颇于一国之制、一孔之见,而给谈者展现了欧盟各国侵权行为法的全
德国刑事诉讼法典》内容庞大、体系严谨,也是德国法中修订最频繁的法典。此译本采用的是2013年10月10日的最新修订版本,并参考德国法典评注和教科书,对很多重要的条文和术语加以注释,是理解和研究德国刑事诉讼法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本书由德国著名的科劳斯·缇德曼(Klaus Tiedemann)教授提供《德国刑事诉讼法导论》,并由德国马普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所长乌尔里希·齐白(Ulrich Sieber)教授和弗莱堡大学瓦尔特·佩隆(Walter Perron)教授撰写序言。此译本的法条译文曾被德国联邦司法部公开并使用。
在《法国人格权法(上)》当中,笔者凭借良好的法语知识,通过所占用的详尽资料,*一次在华语世界对人格权究竟是由哪一位民法学者在哪一年提出来的问题做出了准确的、确定性的回答;*一次在华语世界以编年史式的方式对人格权的产生、发展和确立过程做出了立体式的、大跨度的、*方位的阐述;*一次在华语世界以*清晰的方式、*宏大的篇幅和*充分、*原始、*直接的法文资料将人格权的产生、发展和确立路线图展现在中国民法学者的面前,既包括将德国人格权的产生、发展和确立路线图展现在中国民法学者的面前,也包括将法国人格权的产生、发展和确立路线图展现在中国民法学者的面前。《法国人格权法(上)》所援引的法文资料丰富详实,除了涉及法国当今主流民法学者的著作之外,也涉及16世纪、17世纪、18世纪和19世纪民法学者的著作;所翻译的
《英国法研究三部曲:合同法原理与判例》1999年出版以来,英国合同法又有一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议会通过了《1999年第三人利益合同法》,修改了传统的合同相对性原则,允许某些合同的第三人为自己的利益直接强制实施合同,强化了对第三人合同利益的保护,这次修订对该法作了详细介绍;另一方面,作为终审法院的上议院(以及2009年取代它而成立的英国最高法院)、上诉法院和高等法院的一些重要判例,进一步澄清、修改、完善了相关的法律规则,这些新判例分别补充到相关章节,主要集中在合同条款、不正当影响、损害赔偿等章节。
2007年,我国《物权法》正式颁布实施,我始终认为,《物权法》的核心是不动产物权,不动产物权的核心是土地物权,而土地物权立法的重中之重则是农村土地立法问题。农村土地问题实际上涉及三大土地问题:第一是承包经营土地问题;第二是农村建设用地问题;第三是宅基地问题。 《物权法》在这三个涉及集体土地改革的问题上无疑采取了谨慎的姿态,既保持现行土地法规定的现状,又为将来地方上进行制度改革与试点留下了充裕的空间。与此同时,在立法与理论创新的层面上,尚且存在诸多困惑与瓶颈,亟待各界学人认真地加以研究和突破。 欲真正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我们务必要虚心借鉴采纳各国在土地立法方面的经验成果。众所周知,罗马法是大陆法系的起源与根基,汪洋博士的这本著作就是对罗马法上土地制度的研究。本书立足于公法与私法两个
《德国民法典》一书是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法律英文译审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卫佐教授1998年至2004年在德国萨尔大学留学期间和2012年至2019年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马普外国私法与国际私法研究所、汉堡大学和波恩大学从事研究工作期间的呕心之作。其第1版于2004年、第2版于2006年、第3版于2010年、第4版于2015年出版后,获读者普遍好评和广泛认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德国民法典新动态,译注者依据德国民法典新版本重新进行了翻译、修订、补充和完善。现推出反映德国民法典截至2020年4月1日的施行状况的第5版。第5版对比了德国民法典德文原版与多个英、法、日文译本,力求使译文更为准确;吸纳了读者的批评意见和修改建议,并参考截至2020年1月的德语民法文献对全书一千余条注解进行了更新和完善,使译文和注解
《外国法与比较法文库:法国民事诉讼程序的起源》出版于19世纪,至今在法国法律史学界和民事诉讼法学界都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它根据翔实的历史文献,还原了法国民事诉讼法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外国法与比较法文库:法国民事诉讼程序的起源》的观点和材料经历了几代学者的反复检验,在相关学术领域无可替代,是一部经典之作。 《外国法与比较法文库:法国民事诉讼程序的起源》首先介绍法国古代司法制度的组织架构与历史变迁;其次,论述法国民事诉讼程序的来源,重点论述罗马法、教会法、国王敕令以及法学家的著述对现代民事诉讼程序形成的影响;再次,描述封建法民事诉讼程序及其转型过程;最后,详细介绍君主专制时期法国民事诉讼法的特点与程序规则。
《德国劳动法》清晰完整地介绍了德国劳动法的历史与现在,劳动法的一般民法的理论根基与劳动法的体系化概要;同时深入论证并指出该领域的争议问题。兼具基本理论阐释与案例解析,有利于读者深入、全面地学习、了解德国劳动法。
《当代罗马法体系1》主要具有一种批判性(kritischen)的特征。许多人对此并不满意,因为他们只是需要正面的、能够直接适用的真理,而并不关心它们获得的方式以及可能存在的对立。如果我们能够只让清晰的、单一的真理对于我们产生绝对的影响,并且能够不受干扰地发展而取得新的知识,我们的精神生活就会非常容易和舒适。但许多渣滓却包围并且阻碍着我们,这些渣滓由错误的或者部分正确的概念和观点组成,因此我们必须自己开辟道路。命运使得我们担负起许多不必要的负累,我们要为此和命运抗争吗?我们必须要顺从它,将之作为我们精神存在的必要条件,但这里却并不缺少丰富的果实这些果实是作为我们劳动的报酬而从这种必要性中产生出来的。在此之中,我们的精神力量得到了全面的培养,我们通过与错之间的斗争而获得的每个真理,就会在更高
本书是对英国合同司法救济制度中的赔偿法律规则予以全面、系统研究的一部著作。通过深入探究英国合同赔偿制度建立的背景和理论基础,分析各种具体规则的功能、作用、适用方式,判断各种规则对解决违约纠纷的途径、方法、意义和价值,同时阐明英国合同赔偿制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表明,英国合同赔偿制度是以权利救济为基本理念结合多元化的赔偿方式,实现多样化功能,操作性、实用性强的法律制度。本书是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前沿理论研究青年学术创新团队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