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英国为代表的英美证据法的特色、英国证据法史的历史分期及其中包含的理论问题进行概要阐述。按照“证明规则与标准的历史”、“文书证据与证人证言的历史”、“证据规则的历史”及“对证据的内部排除与外部排除规则的历史”生产与发展中的实际地位与形成时间对其进行了分别论述,从历史角度对英国证据法给予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考察,从比较角度揭示了英美证据法的主要特色及历史成因,是一本基础理论著作。
本书的原作者克劳斯·罗克辛教授通过《德国刑法学总论》这两卷书的写作,向德语的读者们清晰而完整地说明德国刑法科学大约二百年来的主要成就。《德国刑法学总论》这两卷书的成功之处,在于对德国刑法理论进行了完整的前后一致的体系性说明。在第1卷中,作者对与刑事政策(刑罚目的)有关的基本问题与犯罪构造理论进行了论述;在第2卷中,作者对犯罪行为的特殊表现形式,包括实行人与参加人、未遂、不作为,以及竞合等方面的理论进行了完整的论述。这样,这两卷书就完成了对刑法学总论中有关问题的完整讨论,不仅说明了各种理论观点与主张,而且对所有的理论都进行了完整的梳理,从而使整套书形成了一个完整而流畅的整体。作者通过翻译,向中文的读者们正确而清晰地展示这部“当代刑法学的成就”,使我国刑法理论界对21世纪初德国刑法学
本书是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近年来对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基本法律法规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部分的欧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收集了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研究人员及专家的研究文章;第二部分是欧盟食品安全基本法;第三部分是欧盟关于植物源性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基本法律法规。本书理论资料翔实、观点新颖,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可读性,适合食品安全的管理一机构、进出口食品企业及外经贸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食品安全领域研究人员与政府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当代德国法学名著译事之缘起,在乎“取法人际,天道归一”之理念。 天地渺渺,众生芸芸;然天地何以长存不灭,众生何以繁衍不息?此中必有亘古于今之一般法则。天地者,自然之谓;众生者,乃自然所赋生灵之长,人也。而人所以居万物之首而为生灵之长,概因其不仅是生于自然,而且还能领悟于自然,进而以理性和智慧的劳动创造受益于自然。由此而论,天地间至真至善至美,莫过于人与自然之和谐融合。正如庄子所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也。”而中国哲人所言“天人合一”,实际表明着人类的智慧和境界。但是,的智慧未必是功利的智慧,的境界往往不是现实的境界,此乃人类虽为万物灵长,但又归于万物的本性使然。尽管不无缺憾,但却理所当然。纵观古往今来,可知人类始终是在理想与现实、理性与物件的矛盾状态中存在发展,不
拉德布鲁赫的著作中,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可能是在二战后发表的几篇小文章,而其中最的当属1946年发表的《制定法的不法与超制定法的法》。这篇论文中的核心观点也因“拉德布鲁赫公式”之名而誉满全球。雷磊、许章润、於兴中编著的《拉德布鲁赫公式》选取了德、日、美、荷、中五国学者的十六篇论文,对拉德布鲁赫公式的三个层面,即经验层面、规范一分析层面与适用层面进行了详尽的解读。
《哈扎尔辞典》“二十一世纪第1部小说”。哈扎尔是一个存在于拜占庭时代的王国,《哈扎尔辞典》一直记录这个曾经存在后又没落的王国的历史。这部《哈扎尔辞典》分为红书(基督教)、绿书(伊斯兰教)和犹太教(黄书)三部分,综合了这三宗教各自记录下来的史实,并是以辞典的形式记录的。它不用时序处理,反而是字母的次序来记录,但毕竟它不是一本辞典,每个人名和事件等都记载了关于那个名字的故事及历史。从辞典反映的“资料”来看,三部书记录了三段时期的事件,成了一个3x3的matrix(3可能是三位一体的象征)。此书中的人物不停地转世,或者是来回时空的旅程,在一段三个人的关系里,两个人互相“托梦”,透过梦境,这些人穿梭时空。俄罗斯评论家萨维列沃依认为《哈扎尔辞典》使作者得以“跻身于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科塔萨尔和埃科这样的当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