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德布鲁赫的著作中,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可能是在二战后发表的几篇小文章,而其中最的当属1946年发表的《制定法的不法与超制定法的法》。这篇论文中的核心观点也因“拉德布鲁赫公式”之名而誉满全球。雷磊、许章润、於兴中编著的《拉德布鲁赫公式》选取了德、日、美、荷、中五国学者的十六篇论文,对拉德布鲁赫公式的三个层面,即经验层面、规范一分析层面与适用层面进行了详尽的解读。
托尔斯泰的小说大都反映了十九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真实生活,描写了俄罗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俄国环境,真可说是身历其境;接触各种身份和个性的人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同时随同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自然而然地对他们的遭遇产生强烈的共鸣。 文艺作品主要是以情动人,阅读的文艺作品,也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有益的熏陶,并由此产生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 托尔斯泰的一生主要是关心人,同情不幸人们的苦难,思索怎样使人间充满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爱,也就是宣扬人道主义精神。正是这种伟大的人格感动了并在不断感动着全世界一切正直人的心。难怪他的作品在全世界被译成最多种文字,在经典著作中印数始终占据首位。
西蒙·罗伯茨的《秩序与争议--法律人类学导论》是一部以“争议解决机制”为切面的法律人类学导论性质的著作,沿袭作者本人的一贯研究主张,即从当地人的文化脉络中 去理解当地人的法律现象。单以视角论,这部作品就已把自己与其他同类主题的作品区分开来。 有关法律人类学的研究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发展至今,很多中国学者也已经开始关注并挖掘中国本土的法律人类学主题,并已 经有了一些关于少数民族群落或社群法律和社会关系的研究成果。《秩序与争议--法律人类学导论》采用的“实证研究”和“田野调查 ”方法、争议解决的切入点选择、关注地方性的进路、社群经济活动对争议解决方式的法经济学 思考等,都会对同行的地方化研究有所启发和帮助。
本书意图提供一个宽广的范围来覆盖刑事司法程序,但最终证明想要对一个刑事司法程序给出完整的解释是超出我们的能力的。我们既不能对所讨论的问题给出我们所期望的深度,也不能涵盖其他那些值得讨论的并且会使本书更加全面的问题。尤其是,程序管理人员每天都要遇到的那些实际的问题,如管理案件的负荷和控制预算,尽管这些问题对整个程序的构成和特征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我们没有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虽然国际准则对的刑事司法程序制度的影响不断增加,但是我们也没有空间对该问题进行专门的探讨。虽然国际标准对的刑事司法程序制度的影响范围还有待于研究,可是当今如果一个国家不重视那些不断被国际社会所认可的并且被用来对越来越多的制度进行评价的准则和标准,那么很难想像这个国家的法律改革的进行。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刑
本评注对法典条文的处理,主要在于对法典条文做出总体性的、和新兴的和实质性的论述和说明,特别是侧重于规范本身的意旨和目的,原则上不采取逐款、逐句的说明,在一个条文的评注篇幅上,同样不采取统一的原则,其实也不可能采取统一的原则,因为每个法典条文之对于社会生活,并不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破产法律制度标志着一个法域的经济信用程度,并且影响该法域的经济发展。我国目前正在起草一部统一的破产法,以结束前实行的两套并行的破产制度,这将对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译者翻译并推介英国1986年破产法,希望能够为从事破产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法律界、经济界人士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英国是普通法的发源地,自中世纪以来的法院判例在英国司法制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为使读者能够从英国法院的填密推理分析过程中增加对该1986年破产法中部分重要破产制度的理解,译者选译了五个重要判例的判词摘录,并对有关破产制度作了简介。必须承认,译者本人对这部体系庞大的法律的翻译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该法内容较繁杂,用语细致精密,不易准确掌握。译文中的不当或错漏之处,敬请读者不
芬兰以湖泊众多、空气清新而闻名,被誉为“千湖之国”。游人可以时而乘船畅游,观赏沿途风光;时而林中漫步,聆听鸟语花香。芬兰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作者张直鉴带着对芬兰人民的友谊,对芬兰社会和文化的深入了解,著成此书《千湖之国(芬兰)/外交官带你看世界》,文字简练,图片清晰,信息广泛。《千湖之国(芬兰)/外交官带你看世界》是曾在中国驻芬兰大使馆工作过的范勇同志和孙明晰同志与作者张直鉴一起共同撰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