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中国民法典的编纂》百万余言,是作者自1988年从事民法学术研究以来迄今30余年的学术文集。由此文集,可以管窥新中国民法学基本与我国改革开放同频共振,由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以及由微小到彰显的演进、发展历程。 新中国之有民法典,系为数代法律人的共同夙愿。尽管现今的民法典草案尚有诸多不成熟、不尽完善、如意之处,但本书中的诸多文字也都紧紧围绕如何构建或完善我国民法典中的诸多制度或规则而展开。期冀国家、社会、人民乃至整个民族于民法典的庇护下尊严、安宁、富足及和谐地生活于如斯的这个世间。或许文章中的立法主张未被采纳或受重视,但它们仍具学理与解释论( 评注论 注释论 )的功用与价值。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中学艺术专业学生作品集:时光的橡皮筋》汇集了上海戏剧学院附属中学2007届至2014届学生的散文、故事、评论、戏剧小品及微电影作品113篇。《一块手表的风波》;《那一年我十六岁》……《上海戏剧学院附属中学艺术专业学生作品集:时光的橡皮筋》(作者吴新嘉)这些作品浓缩了艺术专业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有文笔优美生动的随笔散文,有情节曲折离奇、充满想象的故事创作,还有充满戏剧张力并发人深思的戏剧影视剧本。
法律通常板着面孔出现在大众面前。 但以一个舒适的姿势、轻松的心情透过法眼看世界,也许会得到一个完全不同结论:法律并不枯燥,也不深奥,甚至有时候,还有点意思。谢烟客的玄铁令是个嘛玩意儿?律师在法庭上骂委托人好不好?把遗产留给自己的猫咪行不行?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问题,都会在本书中得到作者天马行空般地点评和解读。 在法治社会里,谁也不能由着性子可劲儿撒欢耍酷,一切得按程序来,所以“慢”。这种“慢”是必须的,是法律固有的本性。作者尽量恪守法眼观事,辣笔评人的准线。有的话也许不中听,但从不骂街。
《用我黑色的眼睛去寻找美好世界》记叙了作者漫游土耳其、美国、日本、欧洲、马来西亚、泰国、中国大连、云南的所见所感。望能够为热爱旅游的驴友、偏爱背包的穷游家,以及一心希冀去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的人们提供一些更加便利的资讯和更加实用的信息。
《与岁月同行》收入吴国荣先生近两年所写散文近四十篇。沿袭作者以往散文集的风格,这些散文文字平易,情感深沉,所涉主题仍然是绵绵不尽的乡愁故事、读书感怀、朝华夕拾、浮生感悟。作者丰富多彩的早年生活,给了作者极大的写作空间。通达睿智的人生感受,令这些散文亲切可读,又启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