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梁慧星主编,宗旨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广泛参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民商事立法的成功经验和判例学说,研究民商法的基本理论和重大法律问题,为我国民商事立法的现代化和审判实务的科学化提供科学的法理基础,提升我国民商法理论水准,培养民商法理论人才。本书是论丛第48卷。
本书稿的主要内容。本书以“契约附随义务研究”为主题,本体部分共九章,章为“导论”,第二章至第八章为“本论”,第九章为“结论”。作者在章指出,因为本书是以义务为对象所展开的研究,从表面上看似与民法之权利法属性格格不入,故而在导论中首先以说明的方式指出:在以权利为本位的民法中,债法部分却“多从债务的方面设其规定”,可以说,义务乃债法的主线,债之关系上的义务群,乃债法的核心问题;契约义务的构造,则为现代债法之重要课题。第二章,概念论:契约附随义务的理论界定。作者主要集中在探讨附随义务与先契约义务、后契约义务、保护义务、给付义务等的区别问题。第三章,历史论:契约附随义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附随义务理论是德国学者在探讨契约给付义务及其履行时首先提出、并以缔约上过失、积极侵害债权为中心,
本书为日本民法学者星野英一先生自选的民法论文集,内容由除民法总则和契约法以外的民法总论、物权、家族法以及1945年以后的日本民法、民法学概观等部分组成,共有13篇。主要围绕民法是什么、民法的意义、民法的原理和思想,以及日本民法典中法国法的影响、法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等展开了著者较为独特的观点。同时,还选择了具有其代表意义的民法方法论的论文一篇。这些论文都是从比较大的论题入手进行探讨的,应该说在一定的层面上反映了日本的民法学。
《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相当于繁体版2006/04第五版)是知名民法学者、台大法学院教授黄茂荣先生的修订本,该书改写增订自原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之《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相当于繁体版1993/07第三版)。作者根据近些年的思考,对以前版本的文字及思路都重新调整,并增加许多内容。本书可以说是黄茂荣教授在内地最为广泛流传的一本论述法学方法论与民法发展的著作,同时也是目前为止在此领域水品的华文著作。本书的写作主要在说明法学方法对现代民法的影响,并从其中认识法学方法,以及训练运用法学方法进行说理的能力。
《民法的民法解释学》立足于规范的民法解释理论,结合我国司法审判中的典型性案例,分上下两编、九大章内容,围绕司法审判中的具体民事争点内容,进行了视角独特、论证充分、解释有力的阐释。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紧扣中国司法实践,大部分内容都是基于案例(尤其是z高院指导性案例和公报案例)的研究,内容饱满且针对性强;其二,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把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突破了传统民法解释学的窠臼;其三,研究问题涵摄了民法总论、侵权法、物权法、合同法等民法的基本范畴;其四,书稿中部分章节的删节版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法学》等靠前有影响力期刊,已经有的学术影响力和口碑。
《财产权的概念:从契约的视角分析(法学民法学)》以契约作为分析财产权的起点和工具,研究财产权的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关注在传统物权与债权二元划分的法律概念体系中存在的大量中间状态,试图建立一种更精细的财产权划分尺度,尝试对曾经被认为不言自名的财产权原理进行合理化论证。为我国正在进行的物权法立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书由一位法学家和一位经济学家联手撰写的次全方位的关于侵权法——该法本身调整事故和故意侵权行为,例如殴打和诽谤的法律责任——的经济学研究著作。兰德斯和波斯纳提出侵权法被理解为得到一种针对安全的有效的资源配置的体系——那么,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侵权法的规范和原则鼓励潜在的侵害人和潜在的受害人在安全方面进行投入。 本书既包含对于侵权法主要原则的综合描述,也包含一系列用于探索这些原则经济特征的正式经济学模式。所有正式模型都被转译成简单的常识性术语,这样,即使不懂数学的读者也能毫无困难地理解原文;(同样)为了经济学家和其他没经过法律训练的读者们,(本书)也避免使用法律专用术语。 尽管主要焦点是放在解释现存原则而不是探索法官们、保险理赔员们以及其他“现实世界”的行为人对于法律的执行,
《动产浮动抵押权制度研究》结合比较法分析我国动产浮动抵押制度的制度建设,从法律的经济分析和法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动产浮动抵押权的产生、效力及实行等问题,对于动产浮动抵押制度进行了较为详尽论述。 《动产浮动抵押权制度研究》由王仰光编写。
《物权法释论》为张双根老师20多年物权法领域代表作的集合,既反映了作者在物权法领域多年精耕细作的功力,也详细记录和体现了中国物权法的发展历程和脉络,为本领域难得的学习研究参考资料。
《IP知识产权专题研究书系:电子商务中的商标使用及侵权责任研究》从电子商务的实际问题出发,立足于酉标法基础理论,对网络环境下的商标使用和商标侵权作详细、深入研究,梳理商标使用与商标侵权理论,明确商标使用、侵害商标权的本质及构成要件,并分析两者的关系。同时,作者对网络交易平台、关键词推广(竞价排名)等典型情形中的商标使用和商标侵权做出具体认定,以帮助实务界在司法中确认识和解决电子商务中商标使用和侵权的问题。
国际技术转让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技术转让的资源成本专门技能和有效的技术转让的市场。授权和交叉授权从技术创新中获利:整合的含义版税、专利权、创新的价值商标和商标评估的入门书组织研发跨国企业。
本书是研究从宋代至民国近千年间中国妇女财产继承权的专著。全书共九个部分:导言;章,宋代至清代女儿的继承权;第二章,宋代至清代寡妇的继承权;第三章,寡妇与民国初期的宗祧继承;第四章,民国民法中的财产继承;第五章,民国民法中寡妇的继承权;第六章,民国民法中女儿的继承权;第七章,帝制和民国时期妾的财产权利;结论。一般认为中国的财产继承是与妇女无关的,但在男子缺席的场合,妇女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一直被忽视的问题。本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填补了我国法律史研究的空白,对我国的妇女史研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