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边际均衡论:经济法哲学(修订版)》共分为九章,靠前章阐述法边际均衡论导论,包括哲学中的均衡论、相关的均衡理论、法学中的均衡论等。第二章至第九章分别从法本质、法目标、法原则、法主体、法客体、法行为、法责任、法程序等方面论述其相关边际均衡论。包括法的基本类型论、法的边际均衡论、法的均衡方法论、法的构成要素论、法的目标地位论、法的目标类型论、法的原则性质论、法主体本质属性论等。
《中国能源法律体系研究》阐述了能源法律体系的含义与构成,介绍了国外能源法律体系建设状况,论证了完善我国能源法律体系的理论基础,提出我国能源法律体系的结构构想,并从能源管理法律制度、能源战略与规划法律制度、能源开发建设法律制度、能源加工转换法律制度、能源供应与服务法律制度、能源储备法律制度、能源安全法律制度、社会节能、能源法律责任等角度详细论证了我国能源法律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构建出一个以《宪法》为立法依据,以《能源法》为龙头,《煤炭法》、《石油天然气法》、《原子能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具体能源单行法齐备,且配套实施细则跟进的法律结构体系,以期为我国能源法法律体系的立法提供理论及借鉴意义。 《中国能源法律体系研究》由张剑虹著。
本书作者旨在将反垄断法的理论证成及其经验检验纳入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本书的特点是将法经济学方法贯彻到反垄断法各主要领域,对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规制对象、规制模式、规制原则等基本范畴进行了理论上的证成或建构,从而揭示了反垄断法的经济逻辑。作者还在反垄断法各具体制度的分析中,着重考察了美国这个反垄断司法最为普遍、反垄断法经济学最为发达的国家在具体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反垄断立法、司法、执法方面的成果。此外,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力图做到经济学方法与法学方法的综合、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的综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综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综合。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证券市场在分配某一经济体的资源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个有效率的证券市场,其作用发挥是建立在“自由竞争”的假定基础上的,而证券欺诈、虚假陈述、操纵市场等行为则是对“自由竞争”的破坏。在证券市场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关系不可能受到所有人的关注,利益分配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利益上的不均衡,甚至产生严重失调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必须通过某处机制来消除影响利益不公正分配的消极因素及其所造成的后果,以恢复社会主体的应有权利与社会正义。如果一个社会的利益分配明显地使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那么,就要通过民事责任制度要求违法者补偿受害人所受损害,由此使得纠份得到公正的解决,而证券民事责任制度的功能,就是为公正解决
本书主要配合集团公司发展研究部开展“九五”普法教育而出版的教材,主要收录了我国目前各类法律法规。
《企业法律与管理实务操作系列: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与案例精解(增订4版)》是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参考,管理人员实务操作细指南、涵盖三部劳动立法新内容,列举劳动争议预防全对策。内容通俗化解读、案例化论述、对策化分析、实战化操作。
本书是现行海海法律和行政法规基础上编辑的。该书汇集了海洋权益,海洋渔业、海洋石油、海上交通、海洋环境保护、海关、海事等方面的主要法律、法规,较全面地反映了目前我国海洋方面和与海洋直接有关的诸项法律制度,适宜从事海洋的管理、海洋开发利用、环保、军事、外交、司法、教学等部门的同志参阅使用。 考虑到海洋法规的涉外性质,对适应与开放的形势需要,编辑时,采用了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其中属非官方翻译的法律、法规,执行中以中文法规为准。
2005年日本公司法的制定,与我国公司法的修改几乎同步。两厢比较,虽各有千秋,但除了我国有关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成文化的体例,尚未在日本法上有所体现之外,其他新引入的制度,通常均可找到日本法的影子(尽管日本法也是传承欧美的产物,但毕竟已经亚洲化、本国化)。而论详尽周延的程度,则我国新公司法远逊于日本法,这单从较之我国新公司法为寥寥13章219条,日本公司法则有8编34章979条,即可见一斑。因此,赶在我国新公司法施行之际,将这部21世纪最庞大的外国公司法典译介过来,不仅对学界比较公司法研究有重大意义,而且对该法施行中的诸多具体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也会有所帮助和启发,甚至可为公司法实施条例或者司法解释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借鉴。值此之际,我们就日本公司法的本国化、现代化与法典化演进,稍作回顾与探讨,以为代序。
《银行卡犯罪司法认定和风险防范》结合《解释》的起草过程,介绍了银行卡业务和银行卡犯罪的概况,对《解释》中规定的妨害信用卡管理等5种信用卡相关犯罪的犯罪构成、司法解释适用以及司法实务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全面研讨,收录了信用卡犯罪的典型案例及评析,附录了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行政规章及有关文件资料。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内容按照“综合类、中介服务类、职业健康类、非煤矿山类、危险化学品类、烟花爆竹类、其他类”分为7部分,共包含36项相关规定的实施标准。在实施标准中,针对违法行为作出了具体描述,并列出了“法律规定”、 “处罚依据”和“实施标准”等内容。 《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适用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实施行政处罚的组织和机构在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时,根据立法目的和行政处罚的原则,在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内,综合考量违法的事实、性质、手段、后果、情节和改正措施等因素,正确、适当地确定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或者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的选择。对有关部门、组织或机构在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税法学通论》分税法学基本原理、税收基本法、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以及税收救济法五篇,共二十三章,主要介绍了税法的基本内涵,税收法律要素与原则,税收法治现代化,税收基本法的国际借鉴,流转税法,所得税法,行为税法,税款征收程序,税收救济法概论,税务行政赔偿等内容。税法学是一门研究征税主体与纳税主体间发生税收法律行为、形成税收法律关系表现为(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独立的应用法律学科。
本书共包括七章。章指出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修复工作的要求,进而提出生态修复属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之下的良法之治。第二章通过分析生态保护现状认为,目前进行生态修复具有现实和法律的必要性及充分性。生态修复属于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应当将其纳入法律制度框架之内,以法律制度来保障其有效实施。第三章是关于生态修复法律制度基本理论的研究:界定了生态修复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生态修复的立法现状,并指出了生态修复立法的法理基础和生态修复立法秉持的基本原则。第四章着重分析生态修复的法律制度属性。相对于事先预防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生态修复制度属于事后性的制度,是在生态正义、生态文明、生态价值等基本理念指引下,具有独立性、普遍性和完整性,应当成为生态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制度。该制度有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