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毓海著的《重读毛泽东从1893到1949(精)》以1893到1949年为时间节点,从人物生平、思想轨迹、文学作品、政治斗争、哲学解读等方面。讲述了大地与革命、青年与斗争、创造历史与改天换地、“我要读书”和“翻身道情”的故事,深刻动人地叙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人——毛泽东。全书共16个章节,从毛泽东的故乡——新儒学文化发源地和革命之乡“湖南”起笔,到毛泽东56岁准备迎接新中国的成立收笔,以插叙的叙事手法,多角度地呈现一个国内学者眼中,更符合中国读者阅读需求的毛泽东。
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是指党通过教育、制度、监督等多种手段,克服与纠正党内不良思想作风,形成与党的性质与宗旨相适应的优良思想作风,并将其发扬光大的动态过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放在首要地位,这是新的发展阶段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定位。本书分为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两大部分。其中,前三章为历史考察部分,分别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本书的最后两章为历史考察部分。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党内不良思想作风的现实表现及其主要原因。第五章主要探讨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本书对于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大众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报纸中历史很长、刊期很多的。1938年12月27日,山东分局在沂水成立,1939年1月1日,它的机关报《大众日报》诞生。《大众日报》完整地记录了党领导山东军民血战到底的烽火历程;记录了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党与人民群众如何建立起生死相依、血肉相联的密切联系;记录了山东分局贯彻中央战略指导思想、逐渐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的人民武装体系,在军事体制上保证山东敌后抗战的人民性、很终取得抗战全面胜利的过程。
该论著在选题方面有其可贵的学术眼光、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论著对哈定政府初期对德政策行为和美国支持缔结《洛迦诺公约》的论述;对美国干预鲁尔危机和主持形成道威斯计划的论述以及基本结论:美国依托其经济优势和灵活的外交策略,以经济的、非官方的外交方式开启了德国赔偿问题的解决过程,由此在不承担任何政治责任的情况下决定性地促成了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德国国际地位之走向“正常化”,同时也形成了以后很长时间里美国介入德国事务和欧洲国际政治的基本模式,都是其重要的创新之点。在研究国际关系史的成果中,从来没有学者撰写一部一战以后美国对德国政策的专著。因而从选题角度讲,作者选择了没有涉足的课题来研究,虽然难度相当大,但选题却很有特色、很有研究价值。该专著填补了中国国际关系史和美国外交史研究的空白
志明的书稿经几年的修改,付印在即。我看他的《鸣谢》写得朴实无华。这是他的性格,钉是钉,铆是铆,不喜欢花里胡哨。我畏惧为人作序,好在他对我的要求很低,只需要写几句就行。我觉得他的鸣谢,漏掉一个应该首先感谢的对象。这就是16开、30大册《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的整理单位及其编者。多少年来许多学者欲窥而不可得近的原始史料,经他们十六个寒暑的努力,终于走出暗楼深阁,变成了学人共享的天下公器。我次看到这一整套书,是在1997年出版社举行的式座谈会上。当时心为之一动,脱口而出,这可是做博士学位论文的好料啊,不知有谁愿意上钩?!志明打算攻博,我就把这个心意提出来,说清楚这是一件沉闷的苦活,会很费力。他满口答应,毫不犹豫。到l999年夏秋之交,博士生入学的时候,志明做的件事,就是把一纸箱的《履历档案全编》费
本书作者在编写时参照国外同类研究和教材的近期新成果,力求深入浅出,在写作体例上吸收国外教材的优点,同时针对中国学生理解西方思想的难处,增加对其社会文化和思想背景的分析,增加各种实例,以求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古希腊罗马时期政治思想的变化过程,使他们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继续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政治思想和政治学。
中国和印度在同样贫弱的基础上,走上现代化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印两国的现代化模式哪种更为成功?《中印现代化比较研究》从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三个层面对中印两国进行了全面透彻的比较研究。
《新中国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史》力图在研究总结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组织制度、管理体制、运行实施机制以及各行各业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展现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在全国范围和全体规模上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的全貌。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越南本土化研究专家的研究成果,包括近三十篇学术论文,是从实践和理论的角度,对越南各个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胡志明思想,越南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越南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实践创新,以及中越政治、教育等方面异同等进行的分析研究。可以帮助人们系统了解越南几十年来的历史进程,尤其是了解马克思主义越南本土化相关情况,这对于促进中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更有借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