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人类至高的学问,因为它研究的是国家之善的问题,即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他提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社会(群体)生活。故而,人类社会生活怎样安排与组织才是公平合理的,即所谓 正义 ?便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政治学虽然是许多学科中较为晦涩难懂的学科,但也是普通人应该了解的一门重要学科。《政治学》一共分为八卷,在书中,作者系统地提出了人类社会中的基本政治问题,并进行深刻阐述与解析。如论述国家(城邦)的目的、起源、产生、衰败及保全的原因,政体的分类、变革和维持,理想城邦及其构建,公民的教育等。本书是全面、系统地论述政治问题的著作,是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开山之作,被视为政治研究体系的典范。
《政治学通识》是作者在复旦大学政治学课程讲义的基础上修改润色而成的。本书力求成为一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政治学普及入门读物。这部书正是为那些对政治和公共事务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而写的。通过本书,作者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加深对中国政治与世界政治的认知,帮助读者理解政治学领域的重大议题、主要理论与基本方法,帮助读者养成健全与系统的政治思考能力。
这是一本总结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青年学者教师成长历程的文集。 书中回顾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青年学者的成长历程,梳理其学术成果和成长规律,对于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探索中青年学者成长之路,可以从中发现一系列值得总结的突出成就和发展特点,以期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借助于斯大林与罗斯福、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往来书信,《克里姆林宫的信件》打开了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一窥三位领导人的思想和个性。他们在二战期间只见过两次,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书信建立的,他们的通信构成了二战战略格局的重要部分。 《克里姆林宫的信件》提供了二战史研究的新视角,并为后人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复杂的政治军事外交关系提供了高层和原始的素材,使得若干重要历史事件从中可以找到答案或线索: ◎ 斯大林为何不相信德国会进攻苏联? ◎ 是谁开创了三国领导人之间书信往来的外交模式? ◎ 英美原定于1942年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为何延迟至1944年? ◎ 为什么当时在卡廷事件上美英对苏联采取了模糊的态度? ◎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为何要下榻苏联驻
奴隶制助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奴隶贸易有关的种植园主、造船厂厂主和商人积累了巨额财富,在欧洲建立了银行和重工业,并将资本主义的影响扩大到了全世界。埃里克·威廉斯在本书中提出了这些强有力的观点,认为英国政府在1807年废除奴隶贸易主要是出于经济考虑,而不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 威廉斯将经济史观与道德论证结合起来,研究了奴隶制在助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驳斥了经济和道德进步的传统观念,指出了非洲奴隶贸易在欧洲经济发展中的中心地位。除此之外,作者也提出,成熟的工业资本主义反向助力了摧毁奴隶制。在确立商业资本主义的剥削及其与种族态度的联系时,作者采用了历史主义的观点,为未来的研究定下了基调。 作者的深刻批判领先于时代多年,成为研究大英帝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奴隶制的基础。本书也成为理解现代性与后殖民
文稿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重要载体,要有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要从全局的高度和领导的角度思考和把握问题,力求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把方向、议大事、谋全局的原则,体现从宏观思考问题、指导实践的要求。作者长期在中央纪委和中央办公厅从事文稿的起草工作,积累了大量政治性文稿的起草经验。2019年版出版以来,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2023年初,作者对书稿进行了修订,具体如下:一是对全书进行了提升;二是在调研篇增加了怎样看待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调查研究怎样才能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等内容;三是在参考篇增加了地方和基层机关干部起草文稿及调查研究的体会文章,提升了本书的实用性。
本书是一本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著作。全书共28章,分别对党的创新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育人研究、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研究、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等内容进行了梳理阐释。这些内容也可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构过程中的具体内容来理解把握,这些研究成果会对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书中对2022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形成的系列热点,深入分析其中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规律,对推动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收录雅典十大演说家之一埃斯基涅斯遗世三篇演说辞。公元前346 前345年,第二次出使马其顿后,德谟斯提尼与其同派政客提马耳科斯一道,控诉埃斯基涅斯为腓力收买而出卖国家利益。《控诉提马耳科斯》即埃斯基涅斯对提马耳科斯的反击,他指控提马耳科斯操持贱业、挥霍家产,依法应丧失发起此类控诉的权利。《为奉使无状事》则是埃斯基涅斯就德谟斯提尼的指控发表的同名法庭演说,为自己的行为和主张进行辩护,终以三十票的优势赢得诉讼。公元前336年,德谟斯提尼的支持者克忒西丰提议向他授予金冠。埃斯基涅斯指控克忒西丰的提案违宪,驳斥其中的几个技术性违规之处,攻击德谟斯提尼,是为《控诉克忒西丰》篇,却终败诉,出走异邦。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选编了“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自2022年5月30日上线以来至9月6日成立百日期间推出的202篇原创文章,内容原汁原味,涵盖理论洞见、传统文化、媒体锐评等多个领域,全面生动呈现了“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风格。此外,同步推出音频书和电子书,满足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
本书深度考察了日本对西方社会思潮的文化认同和吸纳,及其对明治日本社会产生的启蒙作用。系统梳理了各种社会思潮在明治时期日本的表现、演变、特点。这些思潮包括民权思想、自由平等思潮、立宪主义思潮、议会政治思潮和政党政治思潮、皇权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等。同时,也研究了这些社会思潮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和正面与负面的影响。本书作者在运用大量19世纪的手资料的基础上,深度考察了明治时期日本各类社会思潮的源流、表现、具体政治主张;详细梳理了代表各种社会集团的不同利益诉求的不同思想的相互论争,以及这些社会思潮对日本近代化进程的不同作用和深远历史影响;分析了各类思潮的推动和影响,造成了日本近代社会发展出现的多元、复杂的状况。
本书是《笔墨当随时代》的续作,分为上、中、下三册,收录了“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2022年9月7日至2022年12月31日发布的245篇原创文章,内容不作删减,保持原汁原味,涵盖理论解读、传媒观察、热点评论、人文历史、解密档案等多个领域,凸显了“浙江宣传”直面热点、解剖难点、亮出观点的办号态度。其中,多篇文章是网络爆款,在舆论场上产生强烈反响。
在40多年的改革进程中,我们积累了许多经验,他们大多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有些是程序上的,对改革的成败至关重要。重视操作上的细节,方能赢得成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仅在于能及时提出正确的理论,而且具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实施能力。这是我国的改革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本书力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改革经验做出一些概括和分析,并运用笔者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对改革以来的理论创新和改革经验做出一些阐释,以作为一个拥有57年党龄的老党员对我们伟大的党的百年华诞的献礼。
本书为《宁可史学文集》卷《史学论集上》,本册汇集了作者52年来研究成果中的精华部分,包括四十余篇已刊和未刊的论文,多角度多层次地阐述了相关史学问题,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其中包括宁可先生早年对许多历史理论问题的见解,这些研究观点从宏观的视野分析历史事物的因果关系。例如,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关于农民战争和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等相关问题的讨论;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的讨论,这些观点曾引起史学界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也有改革开放以后,宁可先生的重要理论研究。例如,历史科学理论与历史理论区分问题,有关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问题等。 这些研究和观点有的澄清了当时史学研究中的根本性概念问题,加深了学界对中国社会经济史一些根本问题的认知,对现实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很多研究后来成为史学界的共识。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经验总结,更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实践中,关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认识的凝练和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社会保障制度的理念、社会保障制度的道路、“扶贫开发”与“精准脱贫”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的认识和观点,这些认识和观点构成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理论。 本书系统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功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目标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理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道路理论以及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在
《民法典》通过后,很多问题都需要认真、深入的研究,使其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裁判规范能够得到准确适用,在调整民事法律关系上发挥更好的作用。共有权是所有权的一种类型,是重要的物权,在《民法典》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学习好、掌握好《民法典》关于共有权的规范,对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避免承担民事责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夫妻共有财产、家庭共有财产、共同继承的遗产以及合伙财产都是共有财产,共有权中还涉及优先购买权。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都是被关注的物权问题,关乎生活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对共有权依照刚通过的《民法典》的规定精神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书概括介绍了伯恩施坦主义的理论根基、思想脉络以及后世诸多资产阶级学者在其影响下出现的各种 变种 ,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其进行了剖析和批判,有助于破除 中国需要补资本主义的课 等错误观念,抵制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宪政民主等错误政治理论观念与社会思潮,对于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本书是《笔墨当随时代》《与时代肝胆相照》的续作,分为上、中、下三册,收录了“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发布的186篇原创文章,内容不作删减,保持原汁原味,涵盖理论解读、传媒观察、热点评论、人文历史、解密档案等多个领域,凸显了“浙江宣传”直面热点、解剖难点、亮出观点的办号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