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人类至高的学问,因为它研究的是国家之善的问题,即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他提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社会(群体)生活。故而,人类社会生活怎样安排与组织才是公平合理的,即所谓 正义 ?便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政治学虽然是许多学科中较为晦涩难懂的学科,但也是普通人应该了解的一门重要学科。《政治学》一共分为八卷,在书中,作者系统地提出了人类社会中的基本政治问题,并进行深刻阐述与解析。如论述国家(城邦)的目的、起源、产生、衰败及保全的原因,政体的分类、变革和维持,理想城邦及其构建,公民的教育等。本书是全面、系统地论述政治问题的著作,是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开山之作,被视为政治研究体系的典范。
《政治学通识》是作者在复旦大学政治学课程讲义的基础上修改润色而成的。本书力求成为一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政治学普及入门读物。这部书正是为那些对政治和公共事务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而写的。通过本书,作者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加深对中国政治与世界政治的认知,帮助读者理解政治学领域的重大议题、主要理论与基本方法,帮助读者养成健全与系统的政治思考能力。
这是一本总结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青年学者教师成长历程的文集。 书中回顾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青年学者的成长历程,梳理其学术成果和成长规律,对于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探索中青年学者成长之路,可以从中发现一系列值得总结的突出成就和发展特点,以期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政法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模式的基本框架。本书聚焦政法传统的历史生成及其制度构成,构建了政法体制中政党、人民、法律的三维框架,在分析了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的特点及其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政法法学的知识贡献,丰富政法法学的研究进路,进而超越意识形态之争,使得政法法学成为能够对具体部门法议题有所贡献的研究范式。
奴隶制助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奴隶贸易有关的种植园主、造船厂厂主和商人积累了巨额财富,在欧洲建立了银行和重工业,并将资本主义的影响扩大到了全世界。埃里克·威廉斯在本书中提出了这些强有力的观点,认为英国政府在1807年废除奴隶贸易主要是出于经济考虑,而不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 威廉斯将经济史观与道德论证结合起来,研究了奴隶制在助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驳斥了经济和道德进步的传统观念,指出了非洲奴隶贸易在欧洲经济发展中的中心地位。除此之外,作者也提出,成熟的工业资本主义反向助力了摧毁奴隶制。在确立商业资本主义的剥削及其与种族态度的联系时,作者采用了历史主义的观点,为未来的研究定下了基调。 作者的深刻批判领先于时代多年,成为研究大英帝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奴隶制的基础。本书也成为理解现代性与后殖民
文稿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重要载体,要有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要从全局的高度和领导的角度思考和把握问题,力求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把方向、议大事、谋全局的原则,体现从宏观思考问题、指导实践的要求。作者长期在中央纪委和中央办公厅从事文稿的起草工作,积累了大量政治性文稿的起草经验。2019年版出版以来,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2023年初,作者对书稿进行了修订,具体如下:一是对全书进行了提升;二是在调研篇增加了怎样看待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调查研究怎样才能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等内容;三是在参考篇增加了地方和基层机关干部起草文稿及调查研究的体会文章,提升了本书的实用性。
本书是一本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著作。全书共28章,分别对党的创新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育人研究、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研究、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等内容进行了梳理阐释。这些内容也可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构过程中的具体内容来理解把握,这些研究成果会对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书中对2022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形成的系列热点,深入分析其中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规律,对推动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收录雅典十大演说家之一埃斯基涅斯遗世三篇演说辞。公元前346 前345年,第二次出使马其顿后,德谟斯提尼与其同派政客提马耳科斯一道,控诉埃斯基涅斯为腓力收买而出卖国家利益。《控诉提马耳科斯》即埃斯基涅斯对提马耳科斯的反击,他指控提马耳科斯操持贱业、挥霍家产,依法应丧失发起此类控诉的权利。《为奉使无状事》则是埃斯基涅斯就德谟斯提尼的指控发表的同名法庭演说,为自己的行为和主张进行辩护,终以三十票的优势赢得诉讼。公元前336年,德谟斯提尼的支持者克忒西丰提议向他授予金冠。埃斯基涅斯指控克忒西丰的提案违宪,驳斥其中的几个技术性违规之处,攻击德谟斯提尼,是为《控诉克忒西丰》篇,却终败诉,出走异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