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已近百年、执政超过七十年的中国共产党深刻地改变着中国,极大地影响着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读者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为此,我们出版了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书系(典藏版)。 本书系包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挑战?》《中国共产党如何反腐败?》《中国共产党如何治党?》等五种图书,约百万字,百余幅图片。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揭示中国共产党取得诸多成功的秘密;《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梳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方式及成效;《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挑战?》讲述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八个方面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如何反腐败?》展示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历程及成就;《中国共产党如何治党?》总结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建设和发展的。 本书系用故事讲思想,尽可能引
20世纪即将过去。我们回首100年来走过的历程,惊奇地发现,这100年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同步,而且惊心动魄,大落大起,大悲大喜,出现一个又一个的曲折,也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于是,我们在三年前就产生出研究这个课题的冲动,今天终于完成这部书稿。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论述马克思主义自清末进入中国近百年来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除了介绍马克思主义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传播和各阶级阶层、各党派团体对它的态度和研究情况之外,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个曲折、两个辉煌。在本书撰写过程中,北京图书馆给了我们许多帮助,该馆阅览部主任苏爱荣同志还在百忙中为我们编写了《百年来马克思主义著作主要中译文出版年表》,这无论对我们还是对广大读者,以及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事业,都是一个重要的贡献。本书出版成功,离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这一革命道路的起点。该书辑录了曾参加井冈山斗争的老同志罗荣桓、谭震林、杨至诚、黄克诚等所撰回忆文章及涉及井冈山斗争的相关信函近90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代表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开辟了一条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独特道路。本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针对1927年毛泽东、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井冈山这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阐述共和国的将帅们在这一中国革命摇篮的斗争与革命历史。
《党史研究丛书:折戟沉沙温都尔汗·林彪事件》第一次全面讲述和分析了九一三事件的来龙去脉。作为一个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立下显赫功勋的军事将领,一个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共和国元帅,怎样走上副统帅的宝座,成为毛泽东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又为什么要谋害他吹捧最力、跟随最紧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林彪的阴谋是怎样破产的?为什么要叛国出逃?中央党校党史研究专家王海光教授,收集详实的材料,在《党史研究丛书:折戟沉沙温都尔汗·林彪事件》中对上述问题的来龙去脉作出了详尽可靠的阐述,对建国后与林彪相关的党内斗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力求还原历史的真相。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实用性。 1996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已经编辑出版了5卷,按时间段分别为1978-1996年、1996-2000年、2001-2007年、2007-2012年、2012-2017年,本卷为前5卷的续编。 本卷收录了2017年10月至2022年10月党中央,中央纪委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制定的部分现行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共127件,反映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规治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
《中国观察:欧洲、日本与美国的视角》评估了欧洲、日本和美国的中国观察家在过去十年中对中国经济、内政、外交及国家安全等几个领域的研究成果。由这些领域的专家执笔的分析,比较了各区域的汉学家们针对当代中国的复杂性所采取的不同的研究焦点、方法和结论。其中,世界各地的中国观察家在以下问题上展开了激烈论争: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中国政治变革的前景、中国在国际形象和军事实力提升的同时对世界构成“威胁”的程度。
林文勋编著的《唐宋社会变革论纲》既是我对唐宋社会变革问题研究的一项成果,同时也是我关于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研究的一项成果。总的思路是,试图以中国古代“富民社会”体系为理论基石,对唐宋社会变革问题作一个宏观层面的探讨。全书的理论核心是中国古代“富民社会”体系,中心内容则是分析和揭示商品经济与唐宋社会变革间的内在联系。
《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作者从事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研究近20年心血的结晶,《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收集了肖爱民教授在这方面的研究文章20多篇,也收集了其妻子于应华副研究馆员从事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方面的多篇文章,在成书过程中,作者根据时代的变化对其中一些文章的标题和内容进行了适当修改,并增添了尚未公开发表的新成果。
党委工作,使命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党委既是党中央与基层党组织及广大党员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中间环节,又是对所在地区、单位进行统一领导的政治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党委工作,对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 本书从党委工作导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制度建设等重要工作实务,党委主要部门工作实务,党委及其职能部门做好事务性工作实务四个方面,准确地阐述了党委工作的内容、工作方法和操作规程,并且把理论、原则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广大党务工作者取得工作实绩的“党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