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清初政治史探微》(以下简称《探微》)包括前编和后编两部分。前编是我的博士论文《满族八旗制国家初探》(以下简称《初探》),后编由三篇文章组成。《初探》的任务是解决八旗制格局之上的国家形态。为此,首先要对八旗制有我自己的界定。在我看来,八旗是满族发展到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特殊历史环境的产物。八旗既是社会组织的形式,同时又是满族社会和国家的基本格局,故而我将满族国家称之为八旗制国家。建立在八旗制之上的国家主要机构与八旗制本身的矛盾统一运动,构成《初探》一以贯之的线索。从时间跨度而言,《初探》大致涵盖了太祖、太宗两朝,即入关前满族国家政治的主要内容。后编三篇文章,是《初探》的续篇,分别论述多尔衮摄政时期、清世祖福临亲政十年以及康熙初年四辅臣阶段。三篇的宗旨只有一个,就是探讨入关后
该书是学者文集的第六卷。内容涉及政治学、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内容包括有民主制度的发展、近代文明的新趋势、民主革命论以及自由与平等之间等。 《文集》一至四卷在2004年刊行以后,沈志佳士又继续搜集了我的其他文字,择其可以与大陆读者见面的,编成第五至第十卷。广西师范出版社不辞烦难,在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续刊这六卷新的《文集》,其敬业的精神是令人感动的。让我再一次对沈博士和出版社表示我的最诚挚的感谢。 我的专业是历史学研究,所以这六卷所收的论文仍然贯穿着吏学的观点。但是就所涉及的范围而言,这六卷则比前四卷要广阔得多。整体地说,在我的思考和研究中,中国文化传统怎样在西方现代文化挑战之下重新建立自己的现代身份(modern identity),一直是重点之一。这当然是清末,特别是五四以来,中国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