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独立自主: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中篇为和平发展:开创全方位对外关系新格局,下篇为合作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书梳理和总结70年来外交战线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对于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积淀和形成一系列优良传统、宝贵经验,化解和处理未来面临的问题、遇到的风险挑战,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哲学星空中明亮耀眼的双子座,它们不仅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辩证法的基本理论,而且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经验与领导方法。问询实践,调查研究;深化认识,创新观念;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直面矛盾,乐观入世;分析矛盾,解剖麻雀;解决矛盾,协奏钢琴是其主要内容。结合书中的案例,这些理论与方法呈现为富有灵性而可操作的智慧。 《方法与智慧―― 实践论 矛盾论 新读》重点服务于各级的工作需要;对于高校师生研读《实践论》和《矛盾论》有参考价值;对于哲学爱好者有学习哲学的入门向导之用。《方法与智慧―― 实践论 矛盾论 新读》由陈世珍所著。
60年沧桑巨变,哪些话语已经消失?哪些话语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本书循着60年共和国的足迹,挑选那些直指人心或一针见血的语句,把60年间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联缀起来。通过新鲜生动的语言,使大家在治乱兴衰的历史经纬中看到丰富多彩的细节,看到更为具体和更个性化的历史画面;使大家能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社会基因,更好地明白—— 在这60年间,中国人到底经历过什么?面对过什么?以及更为重要的,他们思考过什么?
中国两千年来阳儒阴法权力政治的奥秘 韩非子『法、术、势』政治思想千年历史解读 国家与社会双向锁死的历史命题 揭示中国古代社会陷入兴亡周期循环的怪圈的答案 历代君王驭民修身之术 培养油彻事务本质的视野和眼光
本书是林贤治先生近些年思考现代中外知识分子人生与命运的文章结集。作者以典型的个案分析,来追寻现代思想的脉动,寻找人文精神的归宿和指向。在作者看来,这些不同国族的知识分子都带有共同的精神质地、相近的命运,呈现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曲折和诡谲。作者观察敏锐,材料厚实,文思激扬,语言富有张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思想史与精神史的经典之作。
本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文库》丛书之一,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关于中国外交战略与实践,尤其是中美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分为四部分:部分共6篇文章,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研究中国外交面临的国际形势背景和外交环境;第二部分共8篇文章,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探讨了中国外交政策及外交实践;第三部分共7篇文章,主要研究中美关系缓和与建交问题、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核不扩散问题、南海问题及中美建交40年的历史经验研究;第四部分共7篇文章,着重研究了中国海洋权益及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博弈问题,并对毛泽东、周恩来对中国领土主权安全的巨大贡献进行了探讨。
元朝是西藏地方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一段,开创了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发展史上的新篇章,在中华民族形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书以汉藏文史料为基础,充分吸收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对元朝治理西藏的各项制度和政策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从而试图厘清元朝治理西藏的体制和政策的演变轨迹、元朝管理西藏地方宗教的政策制度及其与各教派的关系、元朝在西藏实施的各项政令以及在西藏地方建立基层组织等方面的问题。
《明代官员谥号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明代官员谥号。谥号是对中国古代帝王、后妃、贵族、公卿显宦和有特殊贡献的人死后之称谓,这种称谓的主要内涵是概括他们生前的品行和业绩,并赋予善恶褒贬之意。“谥”字本身就具有“称”或“号”之意,人死后有谥号的,多称谥号而不再称生前之名。因此,谥号也叫易名典或更名典,是古人避讳生前名号所致,亦即人死后不能再用生前之称谓。谥号是根据谥法而来的,谥法是议立谥号所遵循的规范和细则。具体而言,谥号用字是在谥法规定的用字及其释义范围内,结合死者生前的品行和业绩,选择具有特定含义的字或固定的词语,以表达对死者的褒扬、贬斥或哀矜,并作为评定谥号的依据。谥号用字多少因时代因人而有差异。魏晋南北朝以前无论什么身份的人,多用一字谥,也有二字或三字谥的,但很少。官员谥号的
本书作者1977-1980年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国务院研究室主任胡乔木同志的秘书,由于工作原因,近距离地接触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一些高层决策过程。在本书中,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对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之前的背景、会议期间的进展,以及会议文件的形成等三个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重点叙述了会上关于若干重大历史遗留问题、个别领导同志的错误问题、真理标准的问题、中央人事安排问题的讨论,特别是邓小平“主题报告”的形成情况。既具有宏观的历史高度,又不乏微观的历史细节,有助于读者全面、准确地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意义。
能写善讲是领导干部的能力和基本工作方法。写不好、讲不好最终会影响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工作的开展,甚至是个人的前途。提高领导讲话稿写作水平对于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改善加强领导工作,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塑造良好的领导形象等都具有重大的作用和积极意义。 本书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现代领导干部公务活动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讲话和写作能力为目的,详细阐述领导讲话稿主要类型的写作方法,收录各种场合中最常见的领导讲话稿。在内容上力求做到实用性、科学性、启迪性和规范性的统一。每一类型的讲话稿既有写作要领,又有例文参考,既是编著者长期以从事领导讲话高写作的工作体会,更是许多领导干部讲知成功的经验。在例文的引用上,我们坚持选择的,适合各个层次,特别是适合基层
本书以总书记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示精神为指导,以总结经验、面向未来、为中国探索长治久安之道为主题,以中国传统治理的历史经验、中国革命的遗产、新中国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为视角,李零、金一南、胡鞍钢、潘维、韩毓海、李稻葵、温铁军、张文木、邓小南、杜晓勤、李玲、张宇、卢周来13位享誉国内外的名师大家,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回答了“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我们几千年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什么是革命”、“中国革命的遗产是什么”、“什么是我们建设与改革的基本经验”、“为什么新中国发展的前后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什么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要啃的‘硬骨头’”,详细解读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和中国文化,深刻阐述治国理政
本书共分五篇二十四章。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共设四章,主要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关商品经济的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人本假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其中,有关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人本假设理论是本书的主线。这是因为,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建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发展,归根到底都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本性决定的。从人的需要出发,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运行机制,共设四章。主要阐述社会市场经济的内函特征、运行规律、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则。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建立和完善
作为周恩来口中“精干的人”和陈毅点中的“将才”,吴建民被誉为一位“搞透了外交”的外交官。 让世界正确认识中国,不能指望西方媒体基本公正客观地报道中国,更不能指望他们主动填补历史遗留的意识形态鸿沟。把中国的真实情况,包括中国文化精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内外政策等等介绍出去,首先在于发挥中国人自己的国际沟通能力。 本书集中记录了吴建民大使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在一些国际会议上的公共外交活动,体现了他处事不惊的理智与智慧、平易近人和稳操胜券的落落大方。这些正体现了吴建民先生的温和绵里藏针,机智而犀利,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为贵”的精髓。总之,本书通过他犀利的语言表达体现了一个古老东方大国外交官的神采与风度。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精装版)由李剑农成名作《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及补写的篇章合刊于1942年。在取材与叙事方面颇具特色,长期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为政治学史之经典著作。该书所述,起自鸦片战争,止于北伐战争,将这近百年来中国的政治变化分为三个段落。此书可谓为一部中国近代政治通史,作者详细阐述了各个段落中国政治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史料之丰富,论述之详尽,实为其他同类书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