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借鉴 关系理论与方法,通过档案研究和话语分析,考察了18世纪晚期以来精英发明的关于美国文明特性、地缘政治身份和 角色的叙事如何塑造美国的自我理解和外交政策,特别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形成的新 身份叙事作为一种帝国话语在冷战时期如何推动了“西方”的形成,激发了美国的对外干预,振奋了美国人的精神,并加快了冷战终结的进程。本书为外交史研究提供新的阐释维度,有助于深化对美国外交政策和 战略形成过程的理解。
本书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意义与总体策略,并从“一带一路”建设中贸易合作与人民币计价结算货币地位的提升、对外投资与人民币境外供求的扩展、金融支持与合作提升人民币载体货币和储备货币地位三个重要角度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路径。同时,本书在对“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困难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本书揭示了“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将“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这两大对外经济倡议或战略结合起来加以考察,探讨了“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方向与新途径。这有助于开辟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和货币金融合作的新局面,有助于中国在突破大国发展困境过程中寻找到重要突破口,有助于为推进人
《经典教材教参系列:战后国际关系(1945-2010)》分析和梳理了六十多年来国际关系几个主要方面的变化,即《经典教材教参系列:战后国际关系(1945-2010)》所分的层次:国际格局、大国关系、地区力量兴起、非传统安全问题和联合国组织。
本书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际关系史》的修订版。这次修订保持原版结构合理、线索清楚、文字流畅的特点,又根据学术界的新认识,补充了古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史,使教材内容更为全面。对近现代部分作了压缩,删减了一般性史实,使内容更为集中,还增加了大量的地图和插图。修订后的教材不仅可以作为历史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等专业的教材,也适合其他有兴趣的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