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何以会选择工业化,何以会选择官僚化,聪明人为什么并不一定会选择聪明的政策,科学技术何以成为生产力,本套丛书试图找到答案,而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是知识分子利用自己的思想有事,干预权利与金钱博弈的契机。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著的《规则、博弈与公共池塘资源》从制度理论角度研究公共池塘资源的难题,在政治、经济、行政、公共政策分析等诸多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运用多中心学派开发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分别从三个角度对公共池塘资源的问题进行了考察:理论的、实验的与实地的。
本书是作者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撰写的涉及公共管理论题的五十篇论文和报告的结集。这些论文和报告,以“中国关怀”与“国际视野”相耦合的哲学观为统领,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全国性和地方性实地调研所获得的“第一手”信息和资料,对公共管理的诸多论题进行了细致精深的学术开掘和务实管用的对策探寻,构建了新范式,创立了新命题,做出了新论证,提出了新见解,提供了新建议,具有重要的阅读咀嚼价值、思想启迪功能和研究借鉴意义。
本世纪初,上海市民政系统为进一步提高社会福利机构养老服务水平,遵照“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求,在执行MZ 008-2001《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和《上海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在全国养老机构中率先开展了 9001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认证。经过5年的努力,已有数十家养老机构通过了900l认证,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改善养老机构管理、提高养老服务对象满意度并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初步成效。本书以几家养老机构的“贯标”经验为主,并组织对养老机构“贯标”有丰富经验的咨询和审核机构共同参与编写。供需要建立并实施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养老机构贯标时参考。本书也可供相关咨询、认证机构人员在咨询及认证社会福利养老机构时使用。 本书以几家养老机构的“
本书主要是从社会救助的制度层面上介绍社会救助,其内容可以归纳如下:部分包括前两章,以简洁的语言评介社会救助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渊源,回顾中外传统社会救济历史,揭示社会救助的性质、功能与作用;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第四和第五章,分别介绍目前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中9种重要制度的概念、建立与变迁过程、主要内容与实施机制、实施的基本情况,总结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包括第六、七、八、九和第十章,分别论述了社会救助的程序、机构、体制与运行机制、资金、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五个方面的问题,从理论与实务两个角度进一步展开对社会救助制度和政策的评析;第四部分包括第十一、第十二两章,对社会救助能力建设与体系建设做了回顾与前瞻。
《我国政府机构人员编制改革的现实审思与策略取向》是作者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政府机构编制改革综合研究”的研究成果,重点研究了我国政府机构编制改革中的难题,并探寻以精细化解决具体问题的方式促成编制机构改革宏观目标的实现。 《我国政府机构人员编制改革的现实审思与策略取向》分上下两篇,共10章,在全面探究政府机构人员编制管理的现实状况、主要成就、基本问题及可借鉴理路的基础上,提出以“微管理”作为我国政府机构人员编制改革的逻辑视线,进而分析我国政府机构人员编制改革“人职适配”结构、“量质同构”标准、“调试结合”过程的创新路径及撤除行政副职的关键突破点等。 《我国政府机构人员编制改革的现实审思与策略取向》适合行政管理及相关方向的研究者和高校师生、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和决策者阅读参考
《公共管理与法律(第2版)》是一本分析联邦法院在政府的各个层次上全面介入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教学参考书/教科书——以个人在现实社会服务的复杂情境中,如何面对公共管理者并对所涉及的法律展开讨论为基础,提出了相关的法律关系问题。内容集中于一线执法、公共人事管理以及监狱和公共精神健康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所涉及的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