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三卷,记述了胡耀邦同志从投身革命,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团中央工作和地方工作,到组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再到积极参与制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直至去世光辉而伟大的一生。 胡耀邦同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胡耀邦强调要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把改革贯穿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展现出全面推进改革的决心、魄力;胡耀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推动科技、教育、文艺、新闻等各项工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胡耀邦强调要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纪,整顿党的作风,坚定不移同不正之气和腐败现象作斗争 胡耀邦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学习胡耀邦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为我们继
随着中哈两国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宣言,民间的交流合作也日益加深。本文集是中哈两国高端智库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图书馆的合作成果。本书整理收集了纳扎尔巴耶夫关于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等问题的讲话、答记者问、专著文选等。早在独立之初的1992年,纳扎尔巴耶夫就制定了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确立了独立国家建设的基本原则。在自由主义盛行的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的关于建立法治社会、社会市场经济的战略为哈萨克斯坦确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方向。特别是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还提出了以族际和谐、民族统一、社会现代化和明智的宗教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意识形态,对于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和谐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外政策方面,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就地区安全、发展问题提出许多影响
就在这本反映斯大林生平的传记将要收笔之时,作者在书桌前被一记暗斧从脑后了结了生命。殷红的血洒满书稿,苏联红军的缔造者托洛茨基用他的生命,为斯大林这个人作了重要的圈点……
就在这本反映斯大林生平的传记将要收笔之时,作者在书桌前被一记暗斧从脑后了结了生命。殷红的血洒满书稿,苏联红军的托洛茨基用他的生命,为斯大林这个人作了重要的圈点……
本书依据吴冷西同志手稿校订整理。 吴冷西(1919—2002)是中国新闻界著名领导人,自1952年起任新华社社长,1957年至1966年又先后兼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中宣部副部长,1982年任广播电视部部长。长期伴随在毛主席身边,见证了许多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过程。 他是中共党内重要的笔杆子,从1959年起参加党中央、国务院重要会议文稿的起草工作。1975年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和《毛泽东选集》材料组领导成员,并负责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写作的常务工作。 吴冷西奉调主持《人民日报》工作时,毛主席提醒他,要对困难有充分的估计,要准备碰到最坏的情况,要有“五不怕”的精神准备,也就是“一不怕撤职,二不怕开除党籍,三不怕老婆离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杀头” 。 毛主席还对他说:“如果在《人民日报》呆不下去,就回到
......
《解读毛泽东决策思维模式》不是纯粹的学术研究的专著,也不具有毛泽东的独家史料可曝。作者是依据着一种新的思路,对现有已公开的毛泽东的曾经作出过的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史实,从决策思维的角度重新进行梳理,以图得出一些不同于他人的认识和看法。
《毛泽东周恩来与长征》是王朝柱精选文集之一。 长征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无穷尽的 精神力量,而且就像是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长征自身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作为军事家角逐的战场,它打出了战 争史上最为壮丽的篇章;同时,它还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写出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作为政治家表演的舞台,它再现了各种不同的形象;同时,它还在这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折射出了古国文明中的治国思想。 《毛泽东周恩来与长征》以毛泽东、周恩来两位历史伟人为切入点,高视角、全方位地揭示长征的奥秘,展现伟人的风采。
《从历史看组织》一书是著名学者许倬云谈中国历史上的组织制度以及各朝宰辅功过的口述录,讲述的年代从先秦开始直到清代。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将各个朝代的组织经验和管理技术娓娓道来。作为一本联系古今的图书,我们通过阅读该书能够从古代治国的历史中汲取可供参考与咀嚼的经验,对于现今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也颇有受益。
海伦·斯诺曾经指出:“对于毛泽东来说,成功就是赢得人心凝聚人心。”这一结论,鲜明地概括了毛泽东的成功之道。 毛泽东善于赢得人心、凝聚人心,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他洞悉历史发展潮流,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走向,始终与人民群众的意愿心心相映。他把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按照正确的方针路线,以恰当的政策策略,分期分步骤地适时加以实施。这中间凝结着他不同凡响的智慧和独有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