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册 邓小平实录全套4册
“人的本相常常迷失,历史的本相也常常迷失。”从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宣布“复行视事”,再从蒋经国掌握台湾军政大权,到1988年去世,近四十年间,蒋氏家族四代同堂,五世其昌。如今,廓清迷雾,这个“第一家庭”的真实面目渐次鲜明。身为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贴身侍从,翁元忠诚服务于蒋氏家族长达四十三年。他见证了蒋家的兴袁荣辱、沧桑变迁,目睹了蒋家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太多的记忆萦绕在脑海,太多的恩怨情执缠绕在潜意识深处。”他将带你走进蒋介石和蒋氏家族的私密生活,披露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谜团。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当我们回首共和国六十年历史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沧桑之感。反映这个国家的奋斗历程,我们既需要史诗般的宏大叙事,也需要个人的娓娓述说,因为一个国家的历史,不只是若干概念的静态勾勒,更应是一个个鲜活的公民个人记忆的汇集。
《沉默的胡杨:邓缵先戍边纪事·1915-1933》以一个人物邓缵先为原点,为我们展开了民初的广东与新疆、客家与维吾尔族、新疆的治世与乱世等不同层面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画卷。作者遍查中国相关资料档案馆,亲访邓氏后人,在分析大量史料和实证的基础上,为我们生动再现了这位曾被历史湮没的近代客家杰出先贤、中华民族援疆爱国英雄。
彭德怀(1898—1974)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湖南湘潭人。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中共湘鄂赣边界特委委员,红三军团总指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总指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中央人民政府人民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将军自述丛书:孙毅将军自述》内容主要包括:少年时代、日益贫困的家庭、上学读书、逆境求职、总算谋到一职、兵荒马乱、寻职,又遇难题、参战、再受挫折、绝路逢生、兵站投友、弃旧图新、认识了赵博生、读赵博生日记、再次投奔赵博生、独树一帜,救国救民、交枪不交人、把精神传下去等等。
本书主要记述我党隐蔽战线的创始人和领导者周恩来创立、领导中央特科工作的卓越贡献。中央特科是专为保卫党的组织安全最早设立的情报、保卫工作机构,是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党的战斗堡垒。在当时那样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特科对于保卫党的中央机关、获取情报、惩处叛徒、建立无线电通讯联络、巩固党的组织、推动武装斗争的发展等方面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新华秘记》详细记述了袁世凯称帝时的各种逸闻及袁世凯的私人生活,某些具体情节的描写,乃出于作者的发抒,但忠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民情。 作者文笔流畅,注意对人物的描写和刻画,读来饶有兴味。 本书是《近代史料笔记丛刊》之一。本书记录了袁氏的官场秘闻、私人轶事和家庭生活细节。书中某些具体情节的描写,出于作者的发抒,忠实地反映了当时民间对袁世凯的憎恶情绪,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舆情。作者文笔流畅,注意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和刻划,尤其是对袁世凯的权诈、桀黠、残暴、阴险以及对洪宪帝制推波助澜的各种人物的记述都颇为生动,读来饶有兴味。
《杨得志回忆录》尽可能具体地介绍一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斗争历程;介绍一些所接触到的、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战友和人民群众;介绍一些我们党、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领导革命战争的实践活动。
曾任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的王芳,是一位传奇式人物:早年,他担任锄奸科长、保卫部长、敌工部长。解放后,杭州是最喜欢去的地方,当时王芳担任浙江省公安厅厅长,肩负保卫工作重担,成了的“大警卫员”。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又因经手侦破“18号案件”——揭发江青匿名信案件,熟知江青的不可告人的丑史,被江青点名押解北京、武装看管审查达七年之久;后经亲自批示,王芳这才获得自由。“四人帮”倒台之后,王芳担任预审组长,后又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检察员,参加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的审查工作。“两案”结束后,出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1987年重履公安,担任公安部部长兼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第一政委。 往日,出于职业习惯,王芳对自己的过去守口如瓶。如今,王芳离休多年,为了保存珍贵史料,公安部指定王芳
本书是中国新文艺大系参考书系一,全书共收集了十九篇专稿,作者都是当代知名的学者、研究者、作家。他们在这些文章中再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定年代的真实情况。从真实性情上来说可称史料,而从文学性上来说可称绝妙文章。“联动”、“红成”、“串联”、“红鲁艺”、“革联”……我们将面对的是这一个个似乎远在千年以外的名词。
作为本书基础的首先是弗拉基米尔·普京本人的回忆,另外还有与他相交多年、十分了解他的人们的回忆。除此之外,书中还使用了一些档案材料,其中有一部分是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本人提供的。尽管普京总统和他的夫人柳德米拉·亚历山德罗芙娜一向公务十分繁忙,但他们还是抽出时间多次接见作者。这些足以证明这位新任俄罗斯联邦总统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兴趣和关注。
《邓小平小道》作者采访了曾与邓小平朝夕相处的江西新建托拉机修配厂的厂长、车间主任、工人以及照料邓朴方的阿姨;采访了曾经接待过邓小平调研的地方负责同志;采访了那段艰难岁月中与邓小平相见、相处的同志。由凌步机等编著的《邓小平小道》记述史实的过程中,力求探索伟人在困厄中的心路历程;展现邓小平身处逆境仍表现出的一种令人起敬的伟人风范、紧定信念和崇高境界;阐述他在调研中闪烁着睿智之光的话语与建设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脉相承之处,将邓小平调研中的话语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理论联系起来,与党的历史贯穿起来,以展现邓小平有关理论的发展脉络。
明朝救时宰相于谦 (1398-1457), 历任监察御史、兵部右侍郎、兵部尚书等,青年时代曾写下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一著名的《石灰吟》诗篇。在30余年的为官生涯中,清正廉明,兴利除弊,刚正不阿。在明正统十四年(1436年),身为兵部尚书,率军大败入侵的瓦刺人,到得北京保卫战的全胜,被《明史》称赞为“英迈过人,历事三朝”,“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