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以前,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指挥下,在东北大地上发起了全歼国民党军的辽沈战役。战役的关键在解放锦州,全歼被封闭在东北 境内的47万蒋军。而解放锦州的前提条件,是在塔山一线阻击国民党“东进兵团”的陆、海、空军联合作战增援锦州。第四纵队全体指战员团结奋战,坚守塔山6个昼夜,阻击东进敌人,使其未能越雷池一步。锦州解放了!在东北境内的47万国民党军队的失败,发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东北境内47万国民党军队全被歼灭。 本书力求能历史地客观地真实再现塔山阻击战的日日夜夜。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原四纵队许多老首长、老战友们的帮助和指导,特别得到广州军区联勤部政治部的支持和帮助。
20世纪以前,人类直接从自然界采集、拾取病原体及媒介用于战争;微生物学问世后,生物战进入由实验室培养细菌用于战争的阶段;20世纪中期遗传学的发展和基因工程的进步,推动生物战进入病原体改造利用阶段。在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生物武器类型、生物战方式、生物军备状况和国家生物战政策等表现出不同的历史特点和国别差异。本书依据多方面的历史资料和痕迹线索,揭示、描述了世界范围生物战的基本面貌,并作出相关历史结论。
《海上对抗纪实》一书记述了在尼古拉耶夫城建造的那些的舰船,书中对first代航母“莫斯科”号直升机巡洋舰、第二代航母“基辅”号、“明斯克”号、“新罗西斯克”号、“戈尔什科夫”号(即“巴库”号)重型载机巡洋舰(装载垂直起降战斗机和直升机)、第三代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重型载机巡洋舰(装载短距滑跃起飞苏 -27K 歼击机和直升机)的设计和建造均有较详细的说明。
《火炮历史的见证(馆藏火炮鉴赏)》将工程技术成果,注入人文的内容,让冷冰冰的铁家伙,变得富有脉动和体温。书中以馆藏火炮集粹的形式,从博物馆学角度以物说事,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兵器的文物价值和意义。通过调查、收集、求证、研究而获得的成果。在本书中,作者选取了130余门火炮,图文并茂地逐门介绍基本情况、研发背景、战技诸元、优劣比较以及往事典故等。
《中国战术史》是我国部通史体制的中国战术史。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全面分析影响战术发展的因素,按照历史朝代顺序,逐朝逐代对战术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勾画出各个朝代的战术特征,全面、系统、客观地揭示了中国战术发展规律,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藤原彰是日本著名的进步历史学家,被学界誉为近现代日本军事史的开拓者、奠基人。1941年他被征入伍。本书是他根据亲身经历所写的。书中通过对侵略战争的反省,以不争的事实有力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丑恶面目,他们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用历史学家的眼睛来看“天皇军队”和侵略战争的实际状态的这一独具特色的从军记,是一部具有意味深长、发人深省之内容的著作。从藤原彰先生在《中国战线从军记》中的叙述和介绍,,我们知道了一些以前因为抱有某些偏见,或因资料欠缺而研究不够或不甚了了的情况,特别是关于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战场上如何与日军进行艰苦战斗的有关情况及其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问题。藤原彰先生在本书相当详细地叙述了在湖南、江西一带与中国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十七集团军司令长官杨森直接指挥的第四十四军
资本主义从来不单单是个经济学议题。哲学家、政治家、诗人和社会科学家几个世纪来一直不断地在争论资本主义的文化、道德、和政治影响,百花争鸣。《市场与大师:西方思想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思想在西方意识形态中如何形成的一本精彩的历史书籍。历史学家杰瑞·穆勒广泛地研究了意识形态中资本主义思想产生的作用及其未来影响,包括霍布斯、伏尔泰、亚当·斯密、埃德蒙·伯克、黑格尔、马克思、和马修·阿诺德,以及二十世纪的共产主义、法西斯和新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这是一本关于资本主义思想史的引人入胜且通俗易懂的好书,这些思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意义。
本词典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地域遍及全球,战场包括亚洲、欧洲、非洲等;时限以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本身为主体,上溯至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尤其是作为大战前奏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及各种国际冲突和局部战争,下至1946、1948、1949年纽伦堡、东京、伯力国际法庭对德、日战犯的审判;举凡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人物、事件、会议、组织、武器、战役、行动计划和代号等,均予收录;书中插有主要战役地图,主要人物照片等;书后列有人名译名对照表、战斗序列表、重要战役表和重要国际会议表等附录。
候补文官属于官僚阶层中的一部分,也是清代社会群体之一。在晚清,特别是咸丰军兴以后,由于政治变迁和社会转型,候补文官群体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分布于中央和地方各省,直接参与行政和社会事务,与晚清政治之间有直接、持久和深刻的互动影响。本书以晚清候补文官群体为研究对象,借助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候补文忱与晚清政治的互动关系为基本框架和主线,概括候补文官群体的基本特征和在晚清的基本状态,分析他们的职务活动,甚至非职业务活动对晚清政治的影响。同时探讨候补官员群体在从事政治事务时,他们自身所发生的变化,并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从候补现象严重化以及候补冗官问题难以克服的角度,管窥中国专制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特征。本书研究的时间跨度为1851-1911年。
美国海外军事基地体系及驻军情况已引起国内国际关系学者的研究兴趣,但目前国内尚无学术专著对美国冷战结束以来的海外军事基地体系调整进行长时段、分地区的分析与评价。本书系统梳理了1998—2012年美国海外军事基地体系的调整与演变历史,有利于人们拓展对地缘政治理论的认识,厘清美国海外基地及其驻军的未来发展趋势。
本书为五册同系列书籍中的本,书中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的主力战舰。格登?威廉生描述了帝国海军中战列舰的设计、改进和作战的历史。“西里西亚”号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号在大部分时期只是被作为训练船使用,直到战争后期,这两艘战舰才参与了对东普鲁士地区苏联军队调动时的炮击行动。“沙恩霍斯特”号的服役经历非常成功,在北角的海战中沉没。“格奈斯诺”号则作为一艘封锁船结束了自己不体面的服役经历。“俾斯麦”号的服役经历虽然短暂,不过却非常辉煌。“提尔皮茨”号在挪威海域声名狼藉的独自守夜也在这本书中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