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军事学一级学科的基本教材。2007年新版《军队指挥学》,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毛泽东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毛泽东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些列重要论述为指导,以我军有关军队指挥的条令条例和各种规章制度为依据,以《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指挥内容为只要参考,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着信息化战争的时代背景,体现信息化条件下军队指挥的特点,紧密结合我军指挥领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军队指挥理论的研究成果,特备是1989年版《军队指挥学》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力争体现时代特点,反映我军特色,展示最新成果。全书共12章,系统研究了军队指挥概述、军队指挥演变、军队指挥环境、军队指挥方式、军队指挥保障、军队指挥评估和军队指挥艺术。
本系列丛书共分为7册,分别为: (1)《百战归来:名将的成名战法》 (2)《空战英豪:王牌飞行员的天空》 (3)《决战大洋:传奇舰长的海战》 (4)《大浪淘沙:消逝的经典兵器》 (5)《经天纬地:不可不知的战场环境》 (6)《威武外挂:古今军队的服饰标示》 (7)《师出有名:武器装备的命名》 其中《百战归来:名将的成名战法》讲述了古今中外著名将领们所参与的著名战役,并对战役战法进行详解;《空战英豪:王牌飞行员的天空》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空战英雄的故事;《决战大洋:传奇舰长的海战》讲述了从古至今的著名海战及海战指挥官;《大浪淘沙:消逝的经典兵器》讲述了那些曾经在战场上耀眼过,但现在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经典武器;《经天纬地:不可不知的战场环境》对军迷广为关注但市面书籍较少的战场环境导致战役成败
《权书》是北宋苏洵的呕心沥血之作,是传世的论兵名篇之一。《权书》集中体现了苏洵治国平天下的思想,集治道、兵法、史论为一体,具有广泛而深厚的思想内容。作为兵书,《权书》从更高的层次甚至从帝王的角度俯视全局,但又涉及细枝末节,用之既可以将将,亦可以将兵,在千年后的今天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郑京辉主编的《权书图说精解》除全文收录了《权书》全十篇外,还从姊妹篇《几策》和《衡论》中择要收录了六篇有益于当代人为人处世、竞争致胜的文章,构成了本书第三篇中的原典。《权书图说精解》以贴切的插图、简洁的注释、严谨的译文和精到的解读,详细论述了为将者治军、攻伐的谋略以及君主治国、御臣的策略,对当代读者尤其是各级管理者运筹帷幄、竞争致胜、建功立业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鲍威尔在1938年主编了《中国的抗战》和《抗战一年大事记》,用书籍记录历史的方式,想“为这划时代的大战,逐日记下一些重要的事实”。鲍威尔深切同情中国人民,并对中国的抗战充满了信心。这两本书还刊登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其中包括反映日军侵略中国、残暴杀害无辜平民以及展示中国人民抗战活动的照片等等,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反映了抗日战争的方方面面。《密勒氏评论报》出版的这两本书在记录日本侵华的史实方面也比较客观,尊重事实,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职业化是当今世界军事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制度,它是提高军事指挥人员素质的有效措施,也是提升军队战斗力的必然要求。外军军官职业化制度已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有许多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毛泽东军事思想深化研究和创新发展丛书:论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斗争实践和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和表现,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对于我们新时期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军事思想,对于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书是作者结合刘伯承元帅在担任军事学院院长期间对《孙子兵法》的阐述,并结合自己长期学习研究《孙子兵法》的体会撰写而成的。此书1985年10月出版,目前已第六次再版,受到读者广泛好评。此书还译成外文,在世界数十个国家出版发行,深受外国军事学家的好评。
本书为美国陆军组织管理体制丛书中的一册,主要内容包括3部分:军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地介绍了美国陆军主要的人事管理系统;文职人员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了美国陆军文职人员管理系统;军事设施指挥与管理,主要包括美国陆军军事设施管理司令部组织结构、军事设施管理的重要职位、军事设施管理职业发展以及军事设施管理战略等。通过本书,读者不仅能全面了解美国陆军的人力资源和军事设施管理体制,更能深入了解美国陆军的组织职能和运行机制。 本书可供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研究使用,也可供广大读者阅读、参考。
《评估理论和方法及其军事应用》结合作者马亚龙、邵秋峰、孙明、黄俊卿、盛卫超多年的研究实际,系统论述了各种评估理论和方法以及军事案例应用,共分10章,包括评估概述、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的处理、评估指标权重、多属性评估方法、多元统计评估方法、不确定性评估方法、其他综合评估方法、评估结果的综合、评估理论和方法应用。 《评估理论和方法及其军事应用》既可作为军事装备学、军队指挥学、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等专业的研究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又可作为军事装备论证、研制、试验与管理研究的参考资料。
《国防后勤学》是2011年度全军后勤理论研究重点课题、军事科学院计划课题。作为第一部站在国家层面,将国家后勤、社会后勤和军队后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研究的理论专著,是学习研究胡锦涛同志关于军民融合式发展重要思想而形成的创新成果。全书力求构建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国防后勤理论体系,全面深刻揭示国防后勤的本质属性,进一步探索和总结国防后勤建设的基本规律。
胡光正主编的《军队组织编制管理教程》是在军事科学院研究生教材编审委员会统一领导下,以钟志明、胡光正主编和陈东登、何雷副主编的《军队组织编制管理概论》为基础改编而成。改编后的本书共分十三讲,内容包括:绪论,军队组织编制管理的发展演变,军队组织编制管理规律和要求,军队组织编制管理的基础建设,军队组织编制规划,军队组织编制调研,军队组织编制论证,军队组织编制决策,军队组织编制执行,军队组织编制监督,军队编制单位管理,军队人员编制管理,军队组织编制法规管理。可作为军事科学院硕士研究生的教材使用。
西柏坡精神是与西柏坡紧紧连接在一起的,这是因为党中央在西柏坡,党的很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西柏坡,西柏坡同井冈山、延安一样是革命圣地。但是,如果仅仅考察西柏坡的地理环境、战略地位、风土人情,研究西柏坡军民的精神风貌,并据此概括西柏坡精神,那是不接近的。因为,西柏坡和井冈山、长征路、延安的特定的时代条件和地理环境不同。
职业化是当今世界军事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制度,它是提高军事指挥人员素质的有效措施,也是提升军队战斗力的必然要求。外军军官职业化制度已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有许多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国际关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这一领域中,理论史的研究和教学是相对薄弱的,同时也缺少学科的理论经典和解读经典的传统;然而,国际关系学者有时又倾向于从古代经典中寻找当代国际关系学说的思想依据和理论起源,其中古希腊思想家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得到了最多的关注,他被称为“国际关系学科之父”,他的著作则被视作“国际关系研究中得到认可的经典之作”。为此,《人性、战争与正义:从国际关系思想史角度对修昔底德的研究》试图对修昔底德的国际思想进行研究,借此考察国际关系研究与经典之间的问题:经典是如何被阅读的?经典应当被如何阅读?经典如何对理论作出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