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生成与恐怖主义:以“塔利班化”为个案》从如下几个层面展开:第一部分是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本书的假设是“反抗失败的历史实践”——“民族身份受损”——“崇尚暴力规范”。第二部分是理论依据与理论逻辑,具体解释“实践”如何影响“规范生成”;第三部分是案例检验;第四部分就是本书的结论。本书认为,只有解决暴力滋生的根本原因,从根本上关注弱势群体的情感需要,才能破解以暴制暴的困局。
虽然恐怖主义活动由来已久,但是2001年美国“9·11”事件的发生敲响了新世纪恐怖主义进攻的“号角”,非国家行为体可能发动的恐怖袭击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和重点防范对象。而在一个拥有大量核武器及核材料的世界,恐怖主义与核在非国家行为体身上的结合无疑会给社会、国家的稳定以及人类文明本身造成巨大的威胁,尽管目前还没有发生此类核恐怖主义事件,但是对此世界各国都应该高度警惕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防范乃至打击。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主编的这本《应对核恐怖主义: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与核安全》在此问题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能够增进大家对核恐怖主义的认识和提高对其的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