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拥有三十万字的论述、千余幅精美图片的《刀兵相见》,是一本从冷兵器、火器两方面考究明清至民国期间轻武器研发成果的兵器类图书。书中带了很多珍贵的图片资料,以及各种造型奇特的兵器。我们从图片强烈的视觉冲击中走进文字的字字珠玑时,那种激荡人心雄浑深厚的感染力便极强的冲击着我们。其实每一件兵器,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配饰,其背后总是深藏着一段曲折的历史。作者以敏锐的视角,深厚的洞察力,窥探兵器背后的故事。又如那把锋利的“戚家刀”,曾无数次劈开昔日倭寇氤氲东南的迷雾,而这消失的历史都原封未动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历史再现性便成了《刀兵相见》独特性价值之一。《刀兵相见》另一独值在于其编排逻辑性。有意识的将兵器类别归结为冷兵器和热兵器两大类。而在冷兵器的介绍中作者又细腻的将其分为短柄冷兵器
在五十年前中国航天创建时,科学家钱学森亲笔撰写了导弹概论一文,向中国航天人讲授了堂航天技术课。本书将钱学森当年讲课的手稿和打字油印的小册子进行了整理和重新编排,并搜集了部分图片,加入了当年亲耳聆听过钱学森讲课的部分老同志的回忆,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的珍贵作品。
《重装集结:二战德军半履带车辆及变型车全集》收录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和详细的文字资料,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军队所装备使用的各种型号半履带作战车辆进行完整地剖析。书中内容涵盖德军各种半履带车辆的研发始末、装备情况以及战例战史,文献资料性很强。不仅作为军事科普读物,对于喜爱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读者来说,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空管二次雷达》共12章。章介绍民用航空的由来、空管及其协议、空管雷达类别等。第二章介绍询问和应答工作原理,及二次雷达探测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对策。第三章介绍询问信号和应答信号,s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兼容性。第四章分析二次雷达系统性能,重点是威力图。第五章介绍天线和射频通道的组成与特点,以及射频传输线基本特性。第六章介绍发射机的组成及特点,以及关键部件技术原理及性能等。第七章介绍接收机的组成及特点,以及中频信号采样原理。第八章介绍应答处理器。第九章介绍点迹航迹处理器。第十章介绍性能测试和故障检测,以及天线性能测试。第十一章介绍了s模式询问/应答探测目标的过程。第十二章介绍二次雷达在四个方面的运用。 《空管二次雷达》可作为大专院校电子工程等有关专业本科和培训资料,也可作为二次雷达工程技
本书共分5章:第1章介绍了米-8直升机研制的背景和从米-8到米-17的发展之路;第2章介绍了米-8主要设计特点和米-8MT(出口型为米-17)直升机;第3章介绍了米-17系列直升机的主要改型;第4章介绍了米-17系列直升机选装设备;第5章介绍了米-17系列新型号米-17B-7及发展计划。 本书另有6个附录。附录1为《米-8/米-17主要型号示图》;附录2为《米-8/米-17主要型号技术数据一览表》 ;附录3为《米-8/米-17故障统计表》;附录4为《新型直升机安萨特(AHCAT)》;附录5为《米-17-B5技术使用维护标志》;附录6为《俄汉直升机缩略语》。 本书可供从事研究、设计、制造、维护米-8/米-17系列直升机的参考资料,同时也是直升机爱好者的收藏读物。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