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可以陈列在书架上的坦克博物馆,3D复原技术,给读者带来震撼、立体、直观的视觉体验,展现 坦克 这一技术兵器的演变历程。 ◆逼真的数字化复原 从一战时期驰骋战场的菱形坦克,到二战时期成为*奇的T-34、 虎 式,到冷战时期的引发潮流的T-72、 豹 1、M1,再到当今融合火力、机动力、防护力和信息力于一体的第三代、第四代主战坦克,再现其战场雄风。 ◆*业的外观内构解析 聚焦坦克这一技术兵器,*业、硬核、细节满满,侧视图、三视图、线图、细部图,一睹坦克的里里外外、方方面面,以严谨可靠的数据表、示意图,详解坦克性能诸元,又将子型号、改进型,以及各个坦克家族的血统谱系娓娓道来。 ◆严谨的编写绘制 ZVEN可视化中*围绕这场数字化复原进行了长达5年的绘制和编校,为接近坦克实体,累计调整3D模型3000余次,投入编辑、制作和设计
这是一本关于二战地面武器的视觉百科。书中*选11个二战参战国的超过285种有代表性的武器装备,运用3D建模技术和大量线图与彩绘图,真实再现它们令人血脉偾张的酷炫外形和精细内构。翻开这本书,读者不仅能鉴赏二战武备的独*之美,也能了解到这些战争利器的结构特点、技战术性能、战场地位和发展源流,更能透过这些武器的设计理念、性能特点了解什么是机械化部队,以及二战是一场怎样的战争。 大度12开全彩印刷,可180 展平,宛如一座摊开在案头的武器博物馆 内含472张3D渲染高清大图,近距离鉴赏11个国家的超过285种地面武备 202张结构线图和剖视图,57张原理图解,让你由内而外看懂二战武器 用15个章节详说二战武器发展脉络,揭示机械化战争的核心奥义与制胜之道
本书讲述了从最初的I型坦克到最强的第四代坦克的发展轨迹,包括了从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大部分坦克资料,用大量珍贵的全彩照片和详细的说明文字为我们展现了坦克发展的历史进程。更有现代坦克的战争专题,详细剖析坦克在战争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从坦克的诞生到今天不过百年,期间的发展却是历史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赏心悦目的高清图片,博采众长的精彩诠释,本书精选了67种代表刀具、26位刀匠和7大刀具品牌,详细介绍了每种刀具的外形、风格、制作工艺等,从历史性、知识性、实用性等不同角度全面体现了举世闻名的100种名刀的传奇故事,体现了刀具的收藏及鉴赏魅力。
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航空发动机的专著,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航空活塞式发动机,航空涡轮轴、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航空涡轮喷气、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原理、结构和性能,同时介绍了它们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本书适用性强,可供航空、航天,民航、空军、海航、陆航以及通用机电行业从事动力装置研究、设计、生产、使用、管理等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航空爱好者阅读。
坦克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有“陆战之王”的美称,它是一种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强大的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是战争中威力极大的武器。本书全面介绍了世界的坦克,从其性能、研发历史、技术参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方位的介绍,让广大读者对它的发展以及相关知识有一个整体了解。同时,本书还配备了大量的实物图片,能让读者朋友们更全面、更直观地去认识各种世界的坦克。本书内容丰富、图例清晰,非常适合军事爱好者阅读,同时也可用作游戏、模型设计相关行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清宫武备即清宫军备,指清宫的武器装备。包括清朝皇帝、王公大臣、八旗官兵等使用的甲胄、武具、火器、庐帐等。“武备”一词在清代诸帝谕旨中是论述最多的内容之一。清朝帝王严守祖制,重视武备,体现出崇武、尚武、习武的传统。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有万余件清宫遗留的武备实物。《清宫武备兵器研究(彩色图文版)》力求全方位介绍清宫武备状况,力求史料与实物有机结合,向读者展示清代宫廷这一领域的基本情况。
制导雷达是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设备,负责完成对来袭目标的探测、跟踪和识别,同时对拦截导弹实施全过程控制,直至摧毁来袭目标。 本书从制导雷达系统工程设计要求出发,提出了制导雷达系统的设计方法,讨论了选择雷达工作体制、确定系统组成、分析计算系统性能、确定系统各部分的技术指标等关键问题。本书还专门讨论了制导雷达系统的精度分析、总体设计、可靠性维修性设计和系统试验技术等内容。作为应用实例,本书针对两种典型的中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制导雷达和中远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多功能相控阵跟踪制导雷达,介绍了它们的设计原理、系统组成、系统工作过程和各主要分系统的关键技术,并讨论了固态有源相控阵技术和新一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制过程中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 本书总结了作者多年制导雷达研究工作中的工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