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兵法(中彝对照)》属滇东北方言乌蒙古代彝族军事类典籍。系手抄本,属无名氏之作,成书年代没有记载,但末页附有“李荣”重抄于“民国九年(申年)四月初二(丑日)抄完”的记载。《彝家兵法(中彝对照)》原出武定县东坡乡以哧叨村,属自称纳罗颇的彝族毕摩李自成所有。20世纪80年代初由其献存于武定县民宗局。迄今为止,查全国各地现存彝文文献书目,均未发现《彝家兵法(中彝对照)》的其他版本和类似内容,故已成为孤本,其价值不言而喻,是一部难得的彝文文献珍本,也是研究古代彝族军事思想的重要典籍。
孙膑是一位有社会影响和历史地位的军事家,是一个敢给国君和宰相下评语的人。孙膑是一位揣摩高手,攻心高手,其影响横跨兵家、纵横家。征服了人,征服了神,征服了帝王,征服了百姓,征服了正人君子,征服了山王草寇。亦兵,亦纵;亦仙,亦道;亦人,亦神。孙膑的影响比孙武子、鬼谷子更广泛,更深入人心。方磊编著的《孙膑兵法与文化》是研究孙膑兵法的著作,集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身,综合了孙膑兵法的几种不同版本的注释,含有白话译文,略有作者新的校注和见解。书稿后附有与孙膑兵法相关的史料,如与孙膑文化传播与宣传相概述关的遗址、与孙膑有关的诗词戏剧、后人根据孙膑传说演绎出的小说话本等。读者对象为兵学、军事学爱好者。
《中国兵书通览》共分上、中、下三篇,对兵书的价值,从军事学术、哲学、科技史料、管理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并将那些至今仍有重要价值的精华从浩繁的兵书中撷出,以利借鉴。对近百部兵书的内容和主要军事思想进行了提要钩玄,使我国兵书要籍的内容和思想得到充分的展现。《中国兵书通览》不仅对于实际军事工作者和军事科学研究工作者来说,是一本不可缺少的读物,而且对于哲学、历史、科技、管理学、版本学、目录学等学科的研究者以及企业家来说,也是很值得一读。
中国式兵法是着眼于“主观的人”的斗争思维,而西方经典战争理论,则以“客观的物”为研究对象。这两种思想体系互见优劣,各有千秋。兵法就是适用于我们现代人的关于经营、争夺资源的思维方式与实施手段。兵法的价值就在于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正确认识兵法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路径。人类出现以来,所有的大事件,无外乎出于三项本源:利益的扩张;欲望的达成;信仰的伸张。总之,就是资源的运作。兵法研究的也正是资源的化运作。那么如何将兵法的化倾向解读为现代人可以使用的正常化的思维方式呢?如今的世界,人们不必去现场,通过媒体就能看到来自现场的画面;现代的金融战争,其激烈与残酷性也不亚于炮火连天的战场,这就给了很多人直接印证古今这些兵法“含金量”的机会。“兵法”这个词有一个抽象概念。就是指兵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