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军故事丛书:王必成故事》内容是出身大别山贫苦农家的王必成中将,十几岁参加红军,作战机智勇猛,数年间从传令兵晋升为师级干部。抗战年代,在茅山抗日根据地打出“王老虎”的威名,挺进苏北,回师江南,同日伪顽进行殊死搏斗,与叶飞、陶勇并称“叶王陶”而名震大江南北。解放战争中,他指挥所部在苏中、莱芜连战连捷,孟良崮上击毙张灵甫,豫东战役活捉区寿年,准海战场痛击黄百韬兵团,渡江后直捣杭州,并受命卫戍南京。抗美援朝战争中,指挥第九兵团参加了金城战役。和平年代,他致力国防和军队建设,总结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精心培育“南京路上好八连”优秀典型。“文革”中,坚持抓训练,稳定部队,对林彪、“四人帮”两个反党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罗荣桓(1902—1963)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湖南省衡东县人。早年组织通城秋收暴动,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曾任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红四军军委书记兼政治委员、红一军团(兼东路军)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扩大红军突击队总队长、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委员、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山东分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兼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华中局第二书记兼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最高人民检察署署长、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和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民兵
现在的年轻人说起蒋百里,可能得说他有一个女婿叫钱学森,他有一个副官叫蒋纬国,他有一个表侄叫金庸。他的名气在日本比在中国还大,日本人记得他的《国防论》和他的抗日战略理论。在这位只讲武不动武的陆军上将面前,他们说:“一个蒋百里就两次打败了整个日本陆军。”次,蒋百里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时轻松夺魁,在所有日本毕业生面前把日本天皇佩剑取走了,他的同学荒木贞夫之流后来是打太平洋战争的日军主要将领。第二次,八年血战之后,看蒋百里的抗日理论,日军正是按照他在其持久战理论中指出的那样,推进到湖南后陷入中国战场的泥沼中,不能自拔,直到投降。 蒋氏租上是藏书大家,蒋百里自幼饱读诗书,后义融中西文化于一体,无论军事、书法、文学、美术还是外交,样样比肩高手。蒋百里青少年时主编的《浙江潮》,其思想之尖
《郭汝瑰回忆录》是郭汝瑰的回忆录,详述传奇险难人生,同时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多次战役有精当分析,对国民党高层政争缠斗也有精要点评。 郭汝瑰,出身名门,先为黄埔五期,又入陆军大学。抗日战争中,率旅参加淞沪会战,与日军反复争夺七天七夜而阵地不失,名扬军界,备受陈诚赏识;长沙会战中又得薛岳青睐;成为蒋介石心目中的军界精英。其实,这样炙手可热的人物,曾是中共党员,抗战中已与中共高层建立联系。在国共争锋紧要关头,由于郭汝瑰进入国军中枢决策层,经常向蒋介石提供作战方案,听取指令,因而有机会将大量最高机密转交中共。他隐藏很深,又多谋善算,受当局信任,在糜局、危局中始终官运亨通。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任命郭汝瑰为兵团司令,防堵解放军入川。郭在宜宾通电起义,破坏了蒋固守大西南的计划。蒋介石
《转战淮海刘瑞龙》,以淮海战役为背景,比较全面地记述了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瑞龙,转战淮海的革命业绩。史料翔实,事迹感人,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本好书。细细研读,慢慢品味,会受到不少感悟和启迪。
十大元帅轶事 《十大元帅轶事》选取了朱德、彭德怀、刘伯承等十位元帅战争年代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精彩片断,撷采了共和国成立后他们的人生际遇,并叙述了他们鲜为人知的情感历程。 十大将军 金戈铁马,驰骋沙场。运筹帷幄,出谋划策。 功绩永存,威名永在,雄风传世,后代流芳。10位将军是从枪林弹雨中崛起的将星,他们百战杀场,威名远扬,叱诧风云,将平凡的人生演绎得如火如荼,成为风流千古的传奇人物。然而,他们出身不同,性格各有特色,或严肃不苟,或幽默诙谐,或义气,或强悍,或直言不讳,或独思慎言,或虎虎将风……但是无一例外的都是睿智、勇敢、摧之不垮,战无不胜,挟兵百万如潮涌,赫赫威名传天下。 本丛书还有《十大司令员》、《十大参谋长》、《红色政委传奇》。
《战士》共10章,讲述了雷锋从应征入伍、初到军营到成为军中模范代表,再到身后成为影响后世的 “永生战士”的历程,近距离剖析了一个形象诞生的全过程。全书运用大量与雷锋有关的日记、诗歌、讲话、报告、书信、珍贵照片等史料,全面翔实地为读者再现了一个鲜活、可爱的雷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