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昔底德:神话与历史之间》涉及的神话和历史似乎是两个几乎不相容的计划的产物,修昔底德本来计划以日志的形式写作一本有关军事学和政治学的教科书。实际上人们通常也没将它看作其他什么东西。但是这项工作在进行过程中逐渐抛弃了这个枯燥无味的计划,而呈现出另外一种轮廓。然后,这种轮廓由于受到旧模式固定套路的干扰,因此是不连贯的;就像一连串突出于海面的火山岛,无论从角度还是从距离来说,只能进入鸟类的眼中,却不能进入巡航水手的视线,因为它们看起来与沉没的山峰并无不同。 修昔底德(约前471~约前400),古代希腊历史学家。生于雅典一个富裕而显贵的家庭。公元前424年当选为将军。同年冬,斯巴达将领布拉西达斯进攻雅典在爱琴海北岸的重要据点安菲波利斯,修昔底德指挥色雷斯舰队驰援被围困者不力,城陷后获罪流放
这套大型丛书,汇集了名家研治抗日战争史的精心之作,时间上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下迄于1945年9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内容上包括“政治系列”、“经济系列”、“军事系列”、“综合系列”等。每书专门研究一个方面或一个问题,既深入透彻,亦全面具体,许多结论、观点都突破了过去学术界的习闻常说,显现当代学人的求真求实的学术情怀。全套书构成对整个战争的全面、真实的大写真。可读性强,许多史事的反映都出乎意料,大量征引的资料都鲜为人知。的确是人们了解中华民族和现代崛起和了解抗战史研究的成果的力著。
《凝固的史诗人民英雄纪念碑图记》内容简介:这是一座丰厚的政治、历史、义、化、艺术载体,人民英雄纪念碑,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国家级的公共艺术工程,从1949年9月30同毛泽东丰席亲自奠基,到1958年5月1日正式落成,历时8年有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耗时最长的大型艺术项目,也是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心血的艺术精晶。她不仅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形象载体,更体现出一个新兴国家的建国理念,堪称新中国的开篇大作。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美术评论家、雕塑家王朝闻称赞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纪念性与创造性的对立统一,雕塑形象的生动性与概括性的对立统一,吸收外国经验与坚持中华民族艺术风格的对立统一,爱国主义与反对因循守旧的对立统一”。
意大利战争(1494~1559)是欧洲中世纪末期与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意大利历史的分水岭,在欧洲政治史、外交史和军事目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不仅带来了欧洲外交与军事领域制度性与技术性的重大变革,而且开启了近代欧洲靠前争衡的序幕。这场几乎影响整个西欧的持久战争促成了欧洲政治意识形态的嬗变,促使16世纪初的西方历史著述进入了一个新旧交替、“群星闪烁”的时代,涌现出了以马基雅维里和圭恰迪尼等“1494年一代人”为代表的众多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蒲利民著的《意大利战争研究(1494-1559)》将意大利战争置于欧洲靠前关系历史的宏观背景之下,对意大利战争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16世纪欧洲靠前关系图景。
本书共分七章,主要对驻防城的概念内涵、等级序列和军事实力、时空结构、形制状况、设施和分布、内部结构、典型个案进行论述,着重探讨驻防城的宏观时空发展结构和形制、设施及内部结构。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神策军是唐代中后期北衙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唐廷直接控制的一支主要武装力量,也是唐代后期政坛上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对唐代后期政局和历史发展走向影响巨大。本书全面细致地考察了神策军的起源与演变、兵源及组织体系、神策中尉的性质、神策城镇问题、神策军的收入问题、神策军的职能与任务等,进而以中晚唐帝位更迭为线索,以文、武、宣、懿、昭五朝为个案,分析皇权与宦官权势的博弈,旨在揭示神策中尉统领神策军制度在中晚唐政局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近代日本的崛起,首先是日本海军的崛起。日本海军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分别战胜了大清北洋水师和俄国远东舰队以及波罗的海舰队以后,就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了一支的海军,二战前拥有亚洲、世界第三的海军力量,是日本称霸世界的急先锋,而日本也跟着跻身于列强之林。这支海军在唯唯诺诺中建立,在炮火狼烟中消失。从偷袭珍珠港到大和号“菊水”特工的穷途末路,这支近乎疯狂的赌徒似的军队,不惜押上“百年国运”,将手伸向了原本不属于他们,而且也不会属于他们的东西。结果当然是输掉了“百年国运”。日本人用事实证明了所谓“百年海军”只是一个传说,因为他们花了不到40年的时间,日本海军就进入了世界强军之列。但是他们却没有能够证明“只有强大的国力,才能拥有强大的海军”……
战书,即战争文书。由于战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与社会前进、倒退、国家兴亡、人民福祸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因此,战书就成为各种文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笔锋所指,落笔轻重,着墨深浅,遣辞造句,生死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战书是政治、军事、文化、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是一种战斗力。正因为如此,战书的写作往往由决策者执笔。或者请大手笔,精心撰写。凝结着高超的谋略思想和战争智慧,表达了决策者深思熟虑的重大决策,代表着一种社会力量,是研究战争不可忽视的重要文献。本书从中国历代战争文献资料中选出42篇,作为通过翻阅中国历代战争文书,认识中国历代战争的一个窗口。这些战书所涉及的战争,都是中国战争史上较为重要的战争,涵盖了战争从开始到结束的8个环节,具有全局性和重要性。
《倭寇战争全史》记录了明代倭寇武装集团席卷和荼毒中国沿海、台湾、琉球、朝鲜甚至东南亚的事件,以及明帝国的能臣名将唐顺之、俞大猷、戚继光等率兵抗击倭寇的历史,对于当时倭寇侵袭和抗倭所涉及的风物也进行了图文并茂的介绍。